民間故事:嬰兒夜啼,郎中措手無策,一老者路過說給他認個乾娘

南宋宋神宗時期,山東淄博柳葉塘有個胡老七專門賣豆腐,人稱「豆腐七」。胡老七妻子名叫曇花,已有身孕在身,看看十月足懷,曇花姑娘誕下一男嬰。胡老七為之取名胡喜兒。

且說這個胡喜兒自誕生下來那天開始,每日就哭鬧不休,整日里必須要人抱在手裡顛來顛去。

小孩的不安份,這可苦了胡氏夫婦。夫妻倆被這個嬰兒弄得不得安生,連賣豆腐的精力都沒有了。

小孩如此鬧騰,曇花心想:「莫不是孩子有病在身」。於是她抱着胡喜兒來到柳葉塘鎮上找到孫郎中。孫郎中仔細察看了孩子全身,又問嬰兒的哺乳情況,並未發現小孩與其他嬰兒有什麼不同。看着這個剛滿月的嬰兒,饒是孫郎中見多識廣,他也措手無策,只是吩咐曇花夫妻要多拿出一點耐心,注意小孩的動靜。

有名的郎中面對胡喜兒的哭鬧也毫無辦法,胡七兒與曇花無奈,只得輪流照顧胡喜兒。

眼看胡喜兒過了一百天,有三個月大了,胡七兒心想,他的哭鬧應該停止了吧。因為他聽老一輩講,剛出生的嬰兒有的是愛啼哭,但是過了一百天,他就會好轉。可是,這個胡喜兒哭鬧不但沒有停止的跡象,聲音也愈發洪亮起來。

胡喜兒無休無止的哭鬧,胡七兒初為人父的喜悅心情一點都沒有了,他的心情被這個兒子弄得異常煩躁,也異常鬱悶,有時候碰到胡喜兒哭鬧得急了,而一時又哄不好,他也會朝胡喜兒發脾氣。他太累了。

面對胡喜兒這種情況,好心的鄰居也不斷地為胡七兒獻計獻策,有替胡七兒哄小孩的,也有說這個小孩是不是中了什麼邪,勸胡七兒去求神拜佛的………。

為了讓小孩早日停止哭鬧,胡七兒與曇花姑娘想盡了各種辦法,也嘗試了鄰居的各種建議,但終歸是無濟於事,胡喜兒依舊哭鬧不休。

且說這個胡喜兒雖然愛哭鬧,磨人,但長得卻不錯,白白胖胖,尤其是一雙眼晴烏黑髮亮,惹人喜歡。有時胡七兒與曇花姑娘被他的哭鬧惹得急了向他發火,他還會朝胡氏夫婦抿嘴咯咯一笑,胡氏夫婦心裏有怒氣但是見了胡喜兒這番可愛的模樣頃刻之間怒氣又煙消雲散。胡氏夫妻對於這個兒子是又愛又恨。

胡喜兒八個月大的時候,他的哭鬧依舊沒有改變,人卻長得愈發可愛,但胡氏夫婦沒少受折磨。

一日,胡老七照往常一樣挑着一擔豆腐去柳葉塘鎮上去賣。在賣豆腐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一個老年婦人。在與婦人的攀談之中胡老七得知,這個老婆婆的兒媳也在不久前生了小孩。胡老七便向老婆婆請教育兒經驗,並將自家八個月大的小孩自出生之日起就愛哭鬧的事向老婆婆傾訴了一遍。

老婆婆聽罷,問胡老七試過哪些方法?胡老七一一告知。

老婆婆道:「你不如替小孩認個乾娘」。

胡老七問道:「為什麼?」。

老婆婆說道:「有些小孩與親生父母八字不合,所以生下來愛哭鬧,你給他認個八字合得來乾娘,他就不哭了」。

對於這個傳言,胡老七也聽老一輩說過,不過他也聽老一輩講過,一般有兒有女的人家不會接受認「乾兒子」的,因為認了「乾兒子」,對他自家的孩子有妨礙。

胡老七道:「誰會願意接受認乾兒子呢」?

老婆婆說道:「一般人家是不會願意的,你可將你兒子的名字寄在寺院,或是那些無兒無女的人家」。

胡老七道:「這樣的人家哪裡去找」?

老婆婆說道:「是很難找的,而且要花費,不過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你可以擇過日子讓你兒子認四季長青的古樹為乾娘,也可在每年七月初七日攜齋到橋上讓你兒子認七仙女為乾娘」。

胡老七道:「這很玄乎,有用么」?

老婆婆說道:「老一輩是這麼傳說,有用沒用?試了總比不試強」。

聽了老婆婆的言語,胡老七深覺有理。回到家後,胡老七對曇花說了為胡喜兒認個乾娘之事,並將老婆婆的言詞向曇花複述了一遍。

兩個年青人本來就沒有什麼育兒驗經,聽了老婆婆的言語,見又不需要什麼花費,對小孩也沒有什麼妨礙,於是在七月初七日清早,曇花抱了胡喜兒,胡老七攜了齋粑,糖果,來到村邊小溪邊的木橋上,讓胡喜兒認七仙女為乾娘。

說來奇怪,自從胡喜兒認了乾娘之後,既不哭了,也不鬧了,每天安安靜靜。老一輩的傳說,你說神奇不神奇?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當不得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