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新婚夜,男子走錯洞房,新娘大喜:你怎麼才來

宋朝年間,清溪鎮上最富裕的一家要數吳曦吳員外,早些年間,吳員外一家從北方搬遷過來,看到清溪鎮山水絕美,就安家落戶這裡。這些年,吳員外是個生意天才,用手中的錢財,涉足了酒樓、糧面、布匹等行業,掙得盆滿缽滿。

這一天,吳員外巡完店,剛出門就看到不遠處吵吵嚷嚷,吩咐手下看看是何事。不一會兒就得知,原來上溪村的秀才悅霖自賣自身,要償還債務安葬父親。吳員外一聽是潘霖,立馬跑過去。

原來這潘霖,不僅是當地有名的孝子,還是學識豐富的秀才。只可惜家貧,早年母親去世,因為治病欠了很多債務,父親辛苦掙錢,岳琳學習之餘也做些抄書的兼職,幫助父親掙些家用。可惜屋漏偏逢連陰雨,由於常年勞累,父親也卧床不起,看了很多醫生,吃了很多葯,就是不見起色。

看潘霖自賣自身的樣子,應該是父親新逝。吳員外之前聽過潘霖的才名,愛惜人才,所以不等下人彙報完,就撥開人群走過去。

潘霖跪倒在地上,神情蕭索,瘦骨嶙峋,旁邊是自賣自身的牌子。吳員外把潘霖扶起來,告訴他別愁錢財的問題,他來付錢,帶着潘霖回了家。

吳員外和潘霖交談了一番,驚嘆對方的才學,尤其是數學天賦,過目的數字,基本不會忘卻,甚至會根據事情,提出根本的問題以及合適的建議。吳員外慶幸自己挖到了寶,和潘霖簽了三年的合約,只需要給自己做事三年,員外幫潘霖償還家裡的外債,以及安葬父親。

潘霖知道,這是吳員外幫自己,一般的人家,就是簽了賣身契,哪有三年五年歸還自由的情況,於是對吳員外感激不盡。

等辦完了事情,潘霖就開始在府上做事情了。

吳員外知道潘霖工作結束,還會學習,就安排了一處清靜的院子給他居住,這樣,一天結束後還能早點回去複習功課。

潘霖對吳員外的照顧都記在心上,更加努力地工作。除了核實各個店鋪的賬目,還處理各個店的難題。除此之外,還會挑些伶俐的店長活計,進行培養。畢竟自己在這做的時間不長,打算多培養些人,好能在幾年後接手自己的工作。

一晃兩年多過去了,這些年,吳員外的生意更上一層樓,除了原有的生意,潘霖還幫忙開拓新業務,擴大了吳員外的經濟版圖。吳員外高興得不得了,有一天在慶祝新店開業時,甚至提出,想把女兒嫁給潘霖。

潘霖見過員外家的大小姐,長得貌美如花,知書達理,潘霖從沒想過,自己窮小子能娶上這樣的千金小姐。看着喝醉的吳員外,想着是酒後隨便一說,也沒放在心上。

誰知吳員外是個爽快人,第二天酒醒後立馬和夫人說了自己的想法,又問了女兒的意思,原來女兒早就心儀才華橫溢長相儒雅的潘霖,於是當即找到潘霖,提了讓兩人結婚的想法。

潘霖高興得不行,說日後定當好好學習考取功名,不負今日之恩。

都說無巧不成書,哪知世上的事情,有時候比書上的故事還離奇。

正當吳員外張羅婚事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多年不見的人。

這天,一個身着長衫的年輕人,風塵僕僕地趕到,拿着信物說要履行當初的諾言,要迎娶吳員外的千金女兒。

吳員外當場愣住,拿着玉佩看了半天,忽然想起17年前的事情。原來來者叫林一乾,是老友林升的兒子。

早年,吳員外吳曦還不是員外的時候,在丞相家做官家。由於丞相家資財雄厚,吳員外又擅長做生意,家裡的產業都交給自己打理。有一次辦完事情回家,被歹人尾隨,性命攸關的時刻,府里的看門人林升路過,救了自己。從那一天,吳曦吳官家和林升林看大門的成了好友,由於自己職權大,對林升頗為照顧。

後來政治風雲變幻,曾經叱吒風雲的丞相倒台,倉促中委託吳曦處理了錢財,解散了家僕。

分開前一天,吳曦和林升吃散夥飯。吳曦感念兩人交情,拿出不少銀錢給林升,林升感動得痛哭流涕,兩個人都喝多了,林升說,不知道兩人以後還能不能見面,自己育有一子,看着聰慧,想着將來讀書考取功名,現在吳夫人懷孕,如果產女,想結成兒女親家,如果產子,結成異性兄弟。

喝醉的吳曦爽快地同意了,當下拿出隨身帶玉佩,給了林升,還說自己要回老家清溪鎮,去那裡找自己即可。

哪知喝完酒後,就忙着搬家,長期跋涉。後來安家定居後開拓事業,如果今天不提這事,估計到死都想不起來。

吳員外又問了林一乾很多問題,才得知,原來林升自歸家後,拿着積攢的銀錢,還有吳曦贈的金銀,置辦了田產,也買了店鋪做生意,林一乾幼年的時候生活挺富足,後來家鄉遭遇旱災,生活逐漸困頓,生意一蹶不振,被同行打壓,生意賠了,變賣了田產還債。前段時間父母病逝,交給自己這個玉佩,說要自己到清溪鎮找吳員外,完成當初的結親承諾。

吳員外內心五味陳雜,看着滿眼誠摯的林一乾,再看看旁邊安靜的潘霖,恨不得抽自己幾個大耳刮子。

吳員外是真心喜歡潘霖,女兒也喜歡他,這麼多年知根知底,人品信得過,即使將來高考不中,在自己的幫襯下,也能給女兒不錯的生活。但是自己又不是那種說話不算數的人,並且林升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還給了對方信物,如果不信守承諾,對不起死去的恩公。

吳員外內心兩方交戰,還是潘霖開口,讓吳員外先安排林一乾住下,一路過來應該吃飯休息都不能隨心。吳員外連忙稱是,讓下人安排林一乾,說晚上擺酒席為林一乾接風洗塵。

等林一乾走了,吳員外和潘霖四目相對,還是潘霖先開口,「吳員外,小生感念您對我照顧良多,況且您有娃娃親在前,我這於情於理,都不能搶了這婚事去。您安心準備林相公和令愛的婚事吧。我也去忙,有需要我的地方,您儘管開口。」

吳員外長嘆一聲,擺擺手讓潘霖去忙了。自己回去,把這個事情跟夫人還有閨女都說了。女兒一聽要嫁給一個不認識的外鄉人,不是嫁給心悅的人,當場哭着跑了。夫人在旁邊罵吳員外,喝點黃湯,就不知道正事了,女兒的婚事自己都不知道,就許諾出去了,罵了半天,但是也知道事情沒有轉圜之地,只能打起精神去安慰女兒。

晚上宴請林一乾,吳夫人也出來了,雙方見了面。看到對方相貌周正,又問了些問題,看對方不是奸佞小人,也略略放了心。

林一乾提出,想完成父親的遺志,儘快完婚。吳員外推辭不得,答應下來,說選個黃道吉日就操辦婚禮。

婚禮選在半年後,因為是獨生女兒,林家那邊也沒有親人家產了,吳員外夫婦想着不讓女兒受苦,就讓他們婚後生活在自己家。

因為考慮到潘霖的感受,就沒有讓他參與婚禮準備事宜,只讓他忙店裡生意和用心學習。因為不能選潘林做女婿,甚至一度和妻子商量讓潘霖做義子,將來家產分他一部分。但是考慮女兒和潘霖的情感,先說把這事情放一放,等女兒結婚後,彼此沒有感情了再說。

一切緊鑼密鼓地準備着,哪知忽然家僕來報,說是女兒出去上香,路上遇到了劫匪,幸虧林姑爺和潘霖遇到,救了小姐一命,林姑爺受傷了,現在在醫館呢。

吳員外夫婦嚇得魂都快沒了,也沒顧上去問為什麼正好碰到他們兩個,急匆匆地去醫館看望三人。

原來小姐吳夢月因為不能嫁給潘霖,心情煩悶,丫鬟桂枝提議說去城外的光明寺上香,萬一事情能有轉機呢?即使沒有轉機,也求菩薩保佑姑爺將來能善待自己。心煩意亂的吳夢月就帶丫鬟去上香了,哪知回程路上,突然竄出幾個劫匪,小姐丫鬟嚇得花容失色,這時候林一乾從天而降,和劫匪打了起來,可是人多勢眾,林一乾不是對手,一個劫匪拿着刀正要砍到車夫身上,一個石頭砸了過來,原來是潘霖到了,潘霖帶了幾個手下,救下來吳夢月主僕和林一乾。劫匪看着救援趕到,慌不擇路地跑了。

林一乾胳膊上被砍了一刀,刀口挺深,血流了一地,他們直奔醫館。

吳員外到了後,林一乾已經包紮好傷口,吳夢月正給林一乾喂湯藥,潘霖在外間和手下討論事情。

看着林一乾身上的血跡,吳員外抹了一把眼淚:「當初你父親救了我,現在你救了小女,兩代人的恩情,我們吳家還不完啊。好好養傷,還等着辦喜事呢。」

林一乾連忙稱是,而之前排斥林一乾的吳夢月好像也開始接納了林一乾,不僅親手喂葯,還做了衣裳給他。

這讓兩個人的感情迅速升溫。

這段時間潘霖好像更忙了,有時候彙報完工作就走了,礙於之前的糊塗事,吳員外也可以拉開和潘霖的距離。

轉眼半年過去了,潘霖的合約時間也到期了,潘霖說,忙完這個婚禮就回去安心學習,吳員外給了潘霖一大筆錢,作為這段時間工作的獎勵。看着潘霖沒有推辭就收下了,吳員外心裏才好受些。

婚禮當天,家裡張燈結綵,連縣令老爺都到場祝賀了,吳員外臉上分外有光,熱情地招待大家。都入席了,也沒見潘霖過來,吳員外心裏不痛快,但是顧不上找他。

話說兩頭,等禮成後,新娘送入洞房,新郎在前面敬酒。這時洞房窗口敲了三下,丫鬟桂枝出去查看,突然被打了一悶棍暈倒在地。很快,大門打開,進來了一個男人。

吳夢月掀開蓋頭,一看是潘霖,驚喜地說:「潘郎,你終於來了。」

潘霖點點頭,拿出一粒丸藥,對她說,「小月,先吃了這顆葯,一會兒你點起這個熏香,然後就按計划行事。不要怕,我躲起來,就在這房間里,有情況我會隨時出現。」

吳夢月吃了丸藥,點好了熏香,就幫潘霖躲了起來。約莫半個鐘頭,外面傳來了腳步聲,大門打開,不是新郎官還是誰。

新郎林一乾掀開新娘子的蓋頭,神情地看着吳夢月:「娘子,我何德何能,能娶到你。你放心,我會對你呵護寵愛,不讓你受一點委屈。」

吳夢月羞澀地點點頭,然後起身,從一個暗格里,拿出一套筆硯,只見那硯台通體黑色,圓形中間,凸出來一個小島狀,而那支筆,通體白色,一看就是上乘的玉。筆放在硯台上,正好觸碰到中間小島,做工古樸雅緻,一看就不是俗物。

「林郎,你看你說的筆硯可是這套?」

林一乾眼睛都不眨,驚喜地接過來細細觀摩,吳夢月又問了幾遍,林一乾才回過神來,連忙說是,還直誇吳夢月真好,跟岳父要過來了。

哪知吳夢月接着問,林郎,你幾次三番,直接或者間接,打聽這套筆硯,這筆硯到底有什麼秘密嗎?

林一乾腦子好像恍惚起來,然後感覺不受控制,「對啊,這筆硯可是最關鍵的,我無意中聽說前丞相有筆寶藏,讓吳曦秘密轉移了,藏寶圖和鑰匙,就在筆硯中呢,哪知吳曦這個糊塗的,竟然就輕鬆的把這個寶貝給你了。」

.......林一乾腦子逐漸恍惚,說出來更多的秘密。

這時,潘霖突然出現,搶走了筆硯,拉着吳夢月走出房間,一下子好幾個官府的人衝進去,把林一乾抓了起來。

看着被抓的新郎官,吳員外大驚失色,忙問怎麼回事。縣令不慌不忙地放下酒杯,直接把廳堂當做縣衙大堂,審判起林一乾。

原來這林一乾不是真的,真的林一乾在好幾年前就病世了,這個人叫林三寶,是林一乾的族兄,從小遊手好閒,打架鬥毆,後來外出遊歷,學了一些本領,結交了一些同類的人。看族叔家產頗厚,打起來主意,設計陷害林升變賣財產,後來一次喝酒,無意聽說林升還有個富貴朋友,曾經在丞相府上做官家。於是裝作關心的樣子,經常那些酒菜糧食接濟,有次喝醉酒,就問林升一些事情,得知一樁兒女姻緣,還聽林升說什麼寶藏的關鍵是一套筆硯,一黑一白。再問其他的,林升就呼呼大睡了。

林三寶就心生一計,冒充林一乾來求娶吳家女兒。找到了林升說的玉佩,還有其他的一些證明身份的東西,為了掃除顧慮,悶死了林升。一個孤寡老人死去,沒有掀起半點波瀾,族裡人一起安葬了林升。

林三寶就來找吳員外了。本來潘霖要放棄婚約,但是考慮到吳夢月的幸福,想替對方把把關,就偷偷觀察「林一乾」,哪知卻發現了很多端倪。「林一乾」說自己是讀書的,但是卻從沒見對方看過書,自己曾說過一個典故,對方一點沒聽懂的意思,潘霖就知道對方在偽裝,又派人跟緊他,哪知看到他經常偷偷出城,和一些土匪在一起,後來還發現和吳夢月的丫鬟桂枝暗中有來往,那次出城遇到匪寇,就是「林一乾」做的局,讓丫鬟桂枝慫恿去指定的寺廟上香,安排了人在路上搶劫,好來個英雄救美,讓吳夢月對自己芳心暗許。

潘霖把發現的情況告訴了吳夢月,兩個人就此演戲,發現「林一乾」還有丫鬟桂枝,經常問吳夢月關於筆硯的事情,為防止對方看出端倪,就假意說東西貴重,跟父親商量作為陪嫁物品。

婚禮前,潘霖把計劃和縣令說了,縣令正好赴約,就順便安排了人手,潛伏在婚房外面。還通過關係得到熏香,說是可以讓對方致幻吐露真言,提前給了解藥,讓潘霖和吳夢月服下。

林三寶身負多個命案,立馬判刑關了起來,還有丫鬟桂枝,受林三寶的蠱惑,背叛了小姐,一起抓走了。吳員外看着發生的一切目瞪口呆,看着手裡的那套筆硯,無奈的笑了,丞相家的財產,自己是暗中處理了,一部分變賣一部分轉移,都讓丞相家人帶回老家了。自己只是得到了一大筆辛苦費,根本沒有所謂的寶藏,鑰匙等。當時和林升喝酒,當時說,要成為人上人,還是讀書才上關鍵,筆硯總比算盤、比看門棍強。雖然丞相倒台,但是一輩子呼風喚雨,受人尊重,而自己一輩子辛苦,林升也是。哪知話傳話,就成了筆硯是藏寶圖和鑰匙,而這套筆硯,也是根據林三寶說的,一黑一白,潘霖找人臨時打造出來的。

婚禮上綁走了假新郎,吳員外看着站在一起的潘霖和吳夢月,直接宣布,重新辦場婚禮,新郎是潘霖。

皆大歡喜。潘霖後來考取了功名,和吳夢月過了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