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新婚妻子,偷看男子洗澡,母親對兒子說:你媳婦有問題

明朝時,汝州有個貨商名叫古修遠,主要從事布匹生意,經常往來於開封、汝州、洛陽等地。他為人仗義,做事誠信,生意做得很不錯,家境也屬殷實。

古修遠原配妻子姓胡,賢惠善良,夫妻二人感情不錯,可惜胡氏福薄,生下兒子不久,得了大病,在床上躺了一年多,撒手人寰,那一年,古修遠二十二歲。

胡氏亡故一年後,父親張羅着給兒子續弦,古修遠對亡妻感情頗深,短時間內不願再娶,此事也就擱置下來。

轉眼過去六年,古修遠依舊沒有再娶之意,父母也死了心,不再催促,娶與不娶,自有兒子自己做主。

當年春上,古修遠去開封進貨,打點貨物由貨棧運回汝州,他在城內逗留兩日,單人匹馬返程。行至長葛地界,不慎從馬上落下,摔傷了腿,別說上馬了,就算是走路也有些費勁。

恰好此時,有對老年夫婦趕着驢車打此經過,將古修遠救回家裡養傷。

邱家人關照很周到,令古修遠非常感激,閑談之時,也大概了解了這家人的情況。

老漢名叫邱晨、老伴兒姓王,其實他們夫婦才四十過半的年紀,只是由於早年間丟失一子,思念至極才如此蒼老,看上去像年過六旬的老人。

夫婦倆有個女兒名叫秀蓉,二十齣頭兒年紀,姿色不凡,但觀其髮髻,應該還未出嫁,出於禮貌,古修遠也未多問。

七日後,腿傷基本痊癒,古修遠再三感激後,起身辭別,臨行前拿出三十兩表示感謝,邱晨執意不收。

古修遠是個知恩必報的人,感覺心裏過意不去,自那以後,只要去開封辦貨,都會去邱家探望,逢年過節,也會備下禮物,登門感謝,時間久了,嫣然如親戚般走動。

兩年後的這天,古修遠又來到邱家,邱晨夫婦這次提出一個建議,希望將女兒秀蓉嫁給他為妻。邱晨說道:「為了照顧我們,秀雯一直不肯出嫁,想要招個上門女婿吧,又不容易,她都二十四了,這樣下去怎麼行,我們只希望女兒有個安穩日子。」

這兩年的接觸,古修遠對秀蓉也頗有好感,知道她是個好女子,亡妻胡氏已經故去八年,也該找個伴兒了,於是便沒有推辭,說自己要先回汝州,稟報父母,有他們做主。

次日一早,古修遠就回了汝州,父母見兒子終於開了竅,高興都來不及,哪裡還會阻攔?二人高高興興準備了許多聘禮,讓兒子前去下聘。

一切順利,一個月後,古修遠將秀蓉接回汝州,拜堂成親,為了能讓秀蓉放心,古修遠給岳父母修繕房屋,還強留了一筆錢,讓他們二老生活無憂。

秀蓉賢惠,她體貼丈夫,孝順公婆,疼愛繼子,對還未出閣的小姑子秋蓮也很關愛,進門沒多久就得到公婆肯定,一家人其樂融融,好不幸福。

古修遠的父母都年過六旬,身體還算不錯,兩位老人閑不住,在院子里種了些青菜,幾棵扁豆長勢喜人,整個東牆都爬滿了。

轉眼過去兩個月,這一天,古修遠剛從南召回來,母親就將她叫進自己屋中,小聲道:「修遠,你這個媳婦有些問題。」

「怎麼了娘,是秀蓉惹你生氣了?」古修遠問道。

「不是,秀蓉對我很好,可是我最近發現,她經常借故摘扁豆,偷偷往隔壁老陳家瞅,就說昨天吧,我又見她張望,就過去相問,她見到我趕緊抽身下來,臉色羞紅,很不自然,我走過去往老陳家一瞅,原來是春生在赤着上身沖涼,雖說春生才十六歲,但畢竟是個男子,秀蓉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母親說完,長嘆了一口氣。

新婚妻子偷看別的男子洗澡,換做誰也受不了,古修遠不顧母親阻攔,轉身回屋質問秀蓉。

秀蓉似乎料到丈夫會質問,她沉默片刻,說道:「相公,你還記得嗎?我父母曾經說過,我有個親弟弟十多年前失了蹤。」

「記得啊!你說這個做什麼?」古修遠道。

「十三年前,我們那兒去了個戲班子,我帶着三歲的弟弟秀成去看大戲,誰知道戲沒看完,弟弟就不見了,十幾年毫無音訊,父母因此熬白了頭,想壞了身體,為此事我後悔不已,這些年來不肯出嫁,一來是照顧父母,二來是為自己恕罪。」說到這裡,秀蓉不禁落下眼淚。

她穩了穩情緒,繼續說道:「前些日子,隔壁春生過來幫爹爹種菜,我發現他和失散的弟弟很像,特別是那雙眼睛,而且見到春生後,我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我弟弟後腰處,有塊紅色胎記,酷似小狗,所以我就藉著摘扁豆,偷偷看看,沒有其他想法,就是這樣。」

「哦!原來是這樣啊!看來是我錯怪你了。」古修遠話音剛落,父母和弟弟弟媳來到門前,他們是擔心古修遠發怒,趕緊過來相勸。

來得正好,古修遠將幾人請進屋裡,複述了剛才妻子所言。

弟弟古修義接口道:「哎呀!春生那小子後腰處確實有塊紅記,兩年前在河裡洗澡,我看見過,至於是什麼形狀,我倒是沒仔細看,爹,春生是寶才二叔的親生兒子嗎?」

古修遠的父親說道:「這個我還真不清楚,趙寶才兩口子成婚五六年都沒孩子,後來去寶豐投奔表親做小買賣,他們回來的時候,春生都五六歲了,誰知道是不是他們親生的,不過春生和寶才兩口子,長得確實有些不像。」

秀蓉聽到此處,眼睛一亮,她轉回屋中,在柜子里取出一片銅鎖,拿給眾人道:「爹、娘、二叔,你們有沒有留意,那春生身上是否帶着這樣的銅鎖?」

幾人仔細看了看,都搖頭不知,這時,小姑子秋蓮進門說道:「嫂子給我看一看。秀蓉將銅鎖遞過去,秋蓮端詳片刻,說道:「春生好像有一塊,與這個相似,我記得三四年前,大家在一起玩耍,春生拿給我們看過,後來被他娘奪過去,他娘還打了春生一頓呢。」

「那就是了,那就是了,我爹當年打了兩塊,我和弟弟一人一塊,我這上面刻着「蓉」字,他那上面刻着「成」字」,看來這個春生,保不齊就是我失散的弟弟秀成。」秀蓉此刻又驚又喜。

「那可真是太巧合了,我這就過去問問。」古修遠的父親撂下這句話,拿着那塊兒銅鎖,轉身而去。

片刻功夫,古父一臉氣憤地回來了,進屋怒道:「寶才不在家,他媳婦真是不通情理,我才說了兩句話,就被趕了出來,氣死我了。」

"這也難怪,若春生真是秀蓉失散的弟弟,那老趙媳婦養了十幾年的兒子就意味着要飛走,換做是你,願意嗎?你別忘了,寶才兩口子可就春生一個孩子啊!」古修遠的母親說道。

「若真的是弟弟秀成,我只要帶他回去一趟,讓父母放下牽掛之心,然後就回來,所謂生恩不如養恩大,趙叔趙嬸養育他十幾年很辛苦,應該享受孝道的,我想父母也會同意。」秀蓉一邊說,一邊流下眼淚。

古修遠說道:「此事換做是誰都不好接受,我看這樣吧,還是先讓大家冷靜冷靜,等寶才叔回來了,再做計較。」家人覺得有理,同意這個觀點。

當晚初更時分,古家大門響起,開門一看,竟是趙寶才夫婦和春生,將他們請進屋後,趙寶才讓春生去掉外衣,露出腰上那塊兒狗形洪記,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塊銅鎖。

秀蓉壓抑着激動的心情,拿過來查看,果然和自己那塊兒一模一樣,上面刻着個「成」字,秀蓉此時已經控制不住,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隨後跪在門外,衝著長葛方向喊道:「爹、娘,女兒終於找到弟弟了。」說完後,已經泣不成聲。

趙寶才也被感動,他試了試眼角淚水,說出了春生的身世。

當年夫婦二人成婚五六年都沒孩子,為此事憂心不已,後來二人去了寶豐生活,幾年後的一天,趙寶才在城外發現一個渾身是傷的男子倒在樹邊,一旁坐着個三四歲的男童,哇哇大哭,他上前探視,發現那男子已經沒了氣息。

趙寶才善良,就抱着孩子去衙門報了案,經衙門核實,那個死去的男子,是個採生折割的販子,在鄰縣被差役追捕擊傷,逃到此地送了性命。

衙門將男子屍體胡亂埋在野外,至於孩子是哪裡的,他們懶得過問,趙寶才見孩子可人,自己有無子女,就抱回家收養了。

秀成當年才三歲,除了曉得自己的名字,其他一概不知,趙寶才媳婦將秀成脖子上的銅鎖取下,藏在衣櫃中,然後給他改名春生。

古修遠父親拿着銅鎖過去相問,趙寶才媳婦哪裡肯承認啊,自小養大的孩子,誰願意拱手送人?若是春生知道實情,回到親生父母身邊,那自己怎麼辦?

傍晚趙寶才回家,得知情況後規勸妻子:「你只知道不舍春生,可曾想過他的親生父母,這十幾年是怎樣的牽腸掛肚?將心比心,你覺得這樣做合適嗎?」

趙寶才媳婦並非無良之人,下午只是護子心切,才出言趕走了古修遠的父親,丈夫剛才的話,讓她冷靜下來,思慮一番後,決定說出春生的身世。

真相明了,春生果然是自己的親弟弟秀成,秀蓉喜極而泣,拉着弟弟大哭起來,春生也流下眼淚。

次日一早,古修遠就帶着秀蓉姐弟去了長葛。失蹤十幾年的兒子突然歸來,這樣邱晨夫婦大喜過望,夫妻倆擺下宴席,請街坊鄰居一同慶賀,

半個月後,邱晨夫婦催促三人回去,他對兒子說:「有生之年還能見你一面,這便是天大的緣分,老天對我夫妻已經不薄,不敢奢望其他,再說了,養父母撫養你長大,恩情已經遠大於我們,你應該回到他們身邊,好生孝順,這邊不必牽掛。」

邱晨夫婦深明大義,古修遠很是敬佩,回到汝州後,趙寶才夫婦也很敬佩邱晨的為人,不久後親自前去探望。

古修遠與妻子秀蓉商量後,準備將岳父母接來汝州定居,那樣就陪在兒女身邊了,但這個建議遭到邱晨拒絕。

兩年後,在古趙兩家物色下,趙春生(也就是邱秀成)娶良家女子張氏為妻,成家立室。趙寶才夫婦也是大義之人,他們叮囑兒子,隔上一段時間,就要去一趟長葛,看望親生父母。

自從見到兒子,邱晨夫婦心情舒暢,兩口子無憂無慮,越活越年輕。好心情——比任何靈丹妙藥都要管用,不就是這個道理嗎?(故事完)

【寫在最後】

生恩不如養恩大,趙寶才夫婦、邱晨夫婦,以及秀蓉都說過此話,可以看出,這些人都善良大義,懂得恩義二字,之所以有這樣的胸襟,才會得到完美的人生。

就如邱晨夫婦,仗義救助古修遠,這就是找到親生兒子的起點,說到底,是一片善心,讓他們在有生之年得償所願。

民間故事:斷尾狐狸巧做媒

民間故事:色猴

民間故事:奸 僧

民間故事:奸 醫

民間故事:雪地救孤童,收為養子,多年後方知:子系中山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