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喪母,9歲喪父,為謀吃食湖南9歲男孩抱「雙親遺像」沿街乞討

真人真事,每天一個真實故事

一起遍嘗人生冷暖。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湖南的一個小男孩小偉,

他三歲的時候母親因白血病去世;

九歲時,他親手遞給了父親麻繩,

親眼目睹身患重病的父親上吊自盡在它面前。

從此之後小偉為了溫飽,懷抱着雙親的遺像上街乞討。

小偉

2015年九歲的小偉坐在家門口,

用木棍在地上百無聊賴地劃拉着,

湖南的五月天氣奇怪得很,天氣變換着,

有時候一天就好像過了四個季節。

今天的天灰濛濛的,看的人有些壓抑。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身後被稱作「家」的屋子破破爛爛的,

就好像隨意用草和石塊胡亂搭起來的一樣,

在明媚的春色中尤其顯得破敗,

像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無力地支撐着最後的生命。

「小偉,小偉過來。」爸爸有氣無力地呼喚從牆縫裡擠了出來,還夾雜着幾聲劇烈的咳嗽。

小偉一向是聽話懂事的孩子,聽到爸爸的喊聲立馬跑了進去。

「喏,給你10塊錢,去村裡的小賣鋪買一捆繩子回來,要是有剩的錢你就拿着買吃的吧。」

聽到有錢花還得了?

平時連飯都吃不飽,今天居然可以買零食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偉開心地一蹦三尺高。

他很快就拿着一捆麻繩和幾塊糖果回來了。

他跑得很快,喘得呼哧呼哧的,

把手裡的麻繩交給了爸爸。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爸爸接過麻繩放在床邊,抬頭看了小偉一眼,

擺了擺手氣若遊絲地說:「出去吧,把門帶上,沒叫你別進來,不然小心你的屁股。」

小偉急忙點了點頭,他才不會進來呢,他要去屋外吃甜甜的糖果了。

坐在屋外的大石頭上,小偉拿起一個糖聞了又聞,

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嚯,這可真甜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格外小心地品嘗着這來之不易的美味,生怕自己的舌頭錯過了每一絲香甜。

忽然,「咣當」一聲,好像是什麼東西歪倒的聲音,

小偉豎起耳朵聽了聽,屋子裏面靜悄悄的,再沒有別的聲音。

怎麼回事?難不成爸爸磕着摔倒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偉站起身正想推開門看看,

突然腦海中閃過爸爸說的話:「沒叫你別進來,不然小心你的屁股。」

小偉打了個哆嗦,爸爸喝醉酒打自己的時候,真的是很可怕啊!

他想了想又重新坐下了,

還是等爸爸叫自己再進去吧。

過了好一會兒,手裏面的糖全都吃完了,爸爸還是沒有叫他,小偉有些等不住了。

小偉

他在屋外大聲地喊:「爸爸,我能進去了么?我肚子好餓啊。爸爸?」

可是他連喊了好幾聲都沒有得到屋裏面的回應,

他想要直接進屋去,又心疼自己的屁股,

思前想後,

小偉決定從門縫裡偷偷觀察一下,看看爸爸在幹嗎

他小心翼翼地探着頭從門縫裡往裡看:

爸爸的頭低着,雙手耷拉着,天哪,爸爸怎麼騰空了?

他一把推開了門,

看見爸爸的脖子被繩子系在了房樑上,就是剛剛他買回來的繩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偉愣了好大一會兒,才撲過去抱着爸爸的腿,他想要把爸爸救下來,

可是,瘦弱的他怎麼可能抱得動一個成年人呢?

小偉只能一邊抱着爸爸的腿嚎啕大哭,一邊使勁的往上托着爸爸。

小偉的哭聲引來了周圍的鄰居們,鄰居們看到這樣的場景也是嚇壞了,趕忙把小偉爸爸從繩圈裡救了下來。

可是為時已晚,小偉爸爸還是咽了氣。

在床上還放了一封爸爸的遺書,上面寫着:「我生前沒有住過新房子,在我死後,希望能火(燒)棟新紙房給我。

爸爸離開了,沒有留下一分錢,

小偉

只給小偉留下了一床破爛的被褥,一間縫隙遍布的屋子和那一捆剛剛買來的麻繩。

還是在村幹部和鄰居的幫助下,小偉爸爸才得以入土為安。

小偉抱着兩張遺照坐在半面牆壁前,

昨天下過的一場大暴雨將小偉家那早已搖搖欲墜的家衝垮了。

破房子里的小偉

屋子倒塌了,爸爸沒了,小偉也徹底沒有家了。

小偉坐在變成廢墟的家前面,抱着兩張黑白的照片,他知道自己變成一個孤兒了。

他的目光向其中一張黑白的照片看去,

照片上的女人是在他三歲時就去世的媽媽。

手持父母遺像

在小偉的記憶中媽媽的樣子很是模糊,

腦海中只記得媽媽在家裡的床上閉上眼睛不再作聲響。

聽家裏面的人和鄰居說,

媽媽是在他三歲那年患上了白血病然後去世的。

本來小偉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裏面,

家裡的日子雖然不富裕卻倒也平淡快樂。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偉是家裡的老二,

小偉有一個哥哥,為了減輕家庭生活的重擔,早早就輟了學外出打工。

一家人的日子雖過得平常艱苦倒也勉強維持。

可是在小偉三歲的時候,

媽媽突然發起了高燒,與之相伴的還有牙齦出血和流鼻血。

吃了很多退燒藥和消炎藥依舊不見好。

後來,在大醫院的檢查下,小偉媽媽被查出患上了急性白血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歷都不高的一家人搞不明白醫生口中的專業名詞,

只知道,家裏面勉強維持生活的平衡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給打破了。

無奈,因為無錢醫治,小偉媽媽只好從醫院回到了家,整日養在床上,苦苦掙扎着。

為了治病,家裡欠下了一大筆外債,親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

但是還是堵不上治病的巨大缺口。

爸爸為了掙更多的錢去給妻子治病,也為了還債,

只好去做了煤礦工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當時的條件下,煤礦工作是一個危險的工作,

不僅有塌方的危險,工人的防護措施也不是很到位。

工作雖然危險但是工資水平也很高。

小偉爸爸急迫的想要攢錢給妻子治病,所以經常超負荷的工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僅每日正常上好自己的班,還去幫別人頂班,以此賺得額外的收入。

可是小偉媽媽的病情惡化的很嚴重,在得病後不久散手人寰。

留下了孤苦的兩個兒子和捉襟見肘的家。

而小偉爸爸也因為長期防護不到位的工作患上了空洞性雙肺結核,

這是一種有傳播性的疾病。

而且小偉爸經常是咳血,呼吸都非常困難,喪失了勞動能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偉也很少和爸爸近距離接觸,兩人總是遠遠地

爸爸不工作了,家裡的一大經濟來源喪失掉了。

小偉的哥哥工資也是少得可憐,小偉哥哥因為小時候長期營養不良,長得很是瘦弱,

幹不了很靠力氣的勞動,所掙的錢也只是勉強養活自己的三餐。

小偉和爸爸只能靠着村委會每年給家裏面提供1000元左右的困難補助金生活,

可是,這些錢對於一個患了急症的家庭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看着躺在床上的爸爸,小偉很是擔心,

他害怕爸爸也會在這張床上像媽媽一樣離開。

可是小偉沒有想到的是,爸爸會以這樣的方式離開自己,

那麻繩還是自己親手遞給爸爸的。

有溫度的淚水從眼眶裡滴到手上,將小偉的思緒拉了回來。

小偉

哥哥在爸爸下葬之後為了生計就離開了家,

現在的小偉無依無靠,

小偉除了哥哥還有一個舅舅和姑姑,

可是姑姑和舅舅的家裡狀況也不是很好。

小偉的姑姑是他父親同母異父的姐姐,已年近六旬。

姑姑的家裡的表哥還沒娶上媳婦。

圖片來源於網絡

姑父因為做了胃切除手術,只得讓人照顧,做不上體力活。

這對老夫婦在育有4個女兒後才生下了兒子,

這樣的家庭養育負擔已經很重了,無法再收養小偉。

姑姑也是很心疼小偉的處境,

但是奈何她自己的家裡已經是自身難保的地步了,偶爾的接濟還可以,

姑姑

但如果是去撫養小偉,她是真的無力。

舅舅一家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六年前妹妹死於白血病,一年前一個哥哥死於肝癌,

兄妹家庭的都要靠舅舅去接濟,

可舅舅自己也有一大家子要去拉扯,再去養活一個孩子屬實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小偉無處可留,「無父無母的孩子像棵草。」

爸爸去世後,房子也倒了,

小偉在堂叔給的一間房子里落了腳,這房子雖然已經塌了一半,但也能勉強容身。

小偉在姑姑家裡苦苦哀求着,「姑姑我吃得很少,很好養活你留下我吧好不好?」

姑姑家的小偉

姑姑面對小偉說不出話來,

要是有能力,她何嘗不願救救這個孩子,

可是她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小偉住在坍塌了一半的房子里,手捧着爸爸媽媽的遺照,

每天在村子裏走街串巷向鄰居們乞討。

身上的衣服永遠只是那一套,在沒有爸爸媽媽的日子,小偉也只能冷暖自知。

小偉

他不常說話,父親的去世讓本就內向的小偉更是封閉自己沉默寡言。

在他身上是一種不屬於這個年齡的憂鬱。

他拿着父母的相片走到每戶人家門口站一會兒,

不好意思又滿懷期待地希望人家可以給他一點吃的。

別人家門口的小偉

聽說小偉家事情的好心鄰居們看着可憐的小偉捧着兩張照片,實在於心不忍,

有時就會把他叫進來喊他坐下吃些飯。

「在我家門口經常能看見他,一手拿着一張照片,他家的事都聽說過,孩子也怪是可憐,見到他就招呼他進來吃一頓飯,能幫一點是一點」。

乞討的小偉

「他連一粒米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別人給他一點吃的,他就能吃上一頓飯,身上的衣服也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穿過不要了的。」小國偉的鄰居說道。

小偉生活的漣源市在脫貧之前是屬武陵山特困連片地區、省級貧困縣市 ,這裡的人們大多以務農為生,所以鄰居們能做的援助也只是偶爾供給小偉一頓飯。

談起捧着遺照走街串巷的侄子,小偉的姑姑也是難受不已,疼在心裏卻又無可奈何。

姑姑

終於,在村幹部的反映下,

小偉的事情受到了鎮政府的重視,他們為小偉申報了孤兒手續,還送來了9680元的救助金。

媒體們也紛紛趕來小偉家裡報道此事,

小偉和愛心人士的合影

在政府部門的幫助和媒體的爭相報道下,

小偉的悲慘經歷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社會上的好心人都趕來幫助小偉。

有的高中生都將自己的42元零花錢捐給了小偉。

好心人和一些慈善組織為小偉送來了吃的用的和一些學習用品,小偉也在大家的幫助下去了學校。

為小偉送去學習用品

不到一周的時間,

愛心像雪花一樣從全國各地飄向小偉的身邊積攢了三萬多元。

還有建築公司表示要為小偉修繕房屋,給他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小偉的生活終於有了保障。

大家的愛心慢慢匯聚成了一棵參天大樹給孤苦可憐的小偉遮風擋雨,

愛心人士

希望他能夠健康地成長。

面對記者的鏡頭,姑姑吐露了心聲:「我們的家庭狀況確實困難,希望可以有好心人收養小偉,給他一個穩定的生活。」

說著姑姑也用手抹掉了淚水,她也為自己不能幫助到孩子而愧疚自責。

果然不久,在媒體的轉發宣傳下,在海南三亞有一個結婚20年沒有生養孩子的的私企老闆表示願意收養小偉。

受到援助的小偉

還有一位來自銀行的女士表示願意一對一地資助小偉。

得知收養消息的小偉心情很是複雜,在經歷了喪母喪父的絕望之後,

有人要收養他,再給他一個家,這屬實是一個好消息。

但是,他還是想念爸爸媽媽,

報紙報道

給爸爸遞麻繩的情景、爸爸上吊的情景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始終很是自責。

要是自己沒有給爸爸遞麻繩,

要是自己沒有貪戀糖的甜而是進去守着爸爸,

他是不是就能多陪自己一段時間?

這個父親去世之後沉默很久的男孩終於伏在爸媽的照片上嚎啕大哭。

這些天的無依無靠、這些天收到的善良援助,全都化成了複雜的情緒奪眶而出。

手持遺照的小偉

他不想離開這個生活了很久的地方,這裡處處都是他的回憶。

但是為了不讓親人和好心人牽掛擔心,小偉還是同意了收養。

小偉帶着爸爸媽媽的遺照離開了生活了九年的家。

踏上了旅途,小偉來到了一個有海的城市,

獨自一人的小偉

在新的家庭里,新的爸爸媽媽對自己很好,

他有了屬於自己整潔的房間,有了嶄新的生活,

這裡的很多事物對他來說都是分外新奇的。

爸爸媽媽給自己報了很多的興趣班,

他見識了自己以前從未見到過的事物,

小偉現在過得很好。

吃得足,穿得好,再也不用擔心生活和飽暖。

他回到了校園,擁有了新的家庭,

在老師和養父母的幫助下,

小偉慢慢打開了心結,

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

後記

未來屬於他的日子一定是明朗而美好的,

小偉心裏的傷也許會隨着時間慢慢沖淡,

就讓那段灰色的記憶被遠遠地拋在腦後吧,

童年那段手捧遺照走在街上,落魄絕望的日子,

小偉守着爸媽遺照

童年坐在坍塌的屋子下,哭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只有背對黑暗,才能面朝著光。

未來很長,我們能給他的只有美好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