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娶少妻,洞房夜新娘遲遲不上床,新娘:那是招陰床

故事發生在北宋熙寧年間,開封府長垣縣有一個名叫游大福的老漢。游老漢是個瓦匠出身,平日東奔西跑,給人修房建屋為生。游大福十分心善,經常拿來米面周濟附近窮人,鄉鄰們對他也是十分敬重。

游大福在二十歲那年,便娶了同鎮女子張月娘為妻,但是不幸的是,在婚後次年,張月娘難產死了,游大福悲傷欲絕,將妻子下葬,自那之後再未娶妻。有一年的冬天,一對逃荒的母女餓昏在游大福家門前。

游大福於心不忍,將她們母女攙扶到家中,又煮好米粥伺候她們。游大福這才得知,那少女名叫翠蓮,兩人是從嶺南逃難而來。就這樣過了幾日,翠蓮的母親因太過虛弱,結果病死。臨終之前,她將翠蓮託付給游大福,希望翠蓮能給游大福生個一兒半女,以報救命之恩。

游大福將翠蓮的母親下葬,然後開始着手自己和翠蓮的婚事。在當時來說,老夫少妻頗為罕見,人們都說翠蓮是游大福從外面青樓買回來的紅塵女子,翠蓮聽罷之後也不生氣。到了成婚當日,游大福請來幾個親朋好友,簡單的吃了一場宴席,算是辦了婚事。

到了洞房夜時,游大福將翠蓮抱上綉床,但是翠蓮嚇得一下跳了下來。無論游大福如何勸說,翠蓮就是不敢上床。游大福說道:「你是不是嫌我老,不中用?當時你娘臨終時執意要將你許配給我,我是一萬個不答應,就怕耽誤你的青春,倘若你不願意的話,他日改嫁他人便是。」

這時翠蓮說道:「恩公,不是這個意思,那床睡不得!那是招陰床!」游大福聽罷之後一個激靈,說道:「你剛才說什麼?什麼招陰床?」翠蓮說道:「你這床是哪裡來的?」游大福說道:「鎮上的李木匠欠我一百兩銀子,他得知我新婚,特意送給我一張床作為賀禮。我看這床挺精緻,給他按五兩銀子算,剩下的九十五兩銀子,他說過幾日便還我。」

翠蓮臉色發青說道:「倘若你在這床上睡三日,連命都沒了,還指望他給你還錢?恐怕這是李木匠為了賴賬,故意要害你的性命!這招陰床是用棺材板所制,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床板下面應該有七枚棺材釘!倘若在這招陰床上躺三日,人的三魂七魄就會被釘散!」

游大福聽罷之後連忙將床板翻過來,果然看見床板下釘有七枚生鏽的鐵釘。游大福怒不可遏說道:「這個天殺的李木匠,當初他有困難時,我好心相助,沒想到現在竟用這種手段害我,我這就找他算賬去。」

翠蓮急忙攔住說道:「恩公不用動怒,這種小人自會有他的報應,你只需將鐵釘扔到火爐,此咒便可解掉。」游大福聽話照做,將鐵釘扔進火爐之中,兩人歡愉半宿,果然沒有發生什麼奇怪的事情。

次日天明,游大福上街買菜,聽聞李木匠欠了一屁股賭債,無力償還,結果自己在家放火自殺了。游大福聽罷之後就是一個激靈,不知是巧合,還是李木匠法術被破遭了反噬。游大福和翠蓮婚後十分幸福,游大福在外做工,翠蓮則在家紡紗織布,而且翠蓮技藝高超,織出的布匹精美無比,拿到集市上能賣不少銀兩。

更令游大福吃驚的是,翠蓮好似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有一次游大福外出做工,外面烈日當空,翠蓮給游大福準備了一件蓑衣,游大福心中不解,翠蓮說道:「聽我的准沒錯。」當時許多工友還嘲笑游大福,結果片刻之後來了一場瓢潑大雨,眾人被淋成了落湯雞,唯有游大福因為穿着蓑衣沒被淋濕,自那之後,游大福對妻子是言聽計從。

婚後次年,翠蓮為游大福生下一個兒子,游大福為他取名叫游魁,他希望兒子有朝一日能夠一舉奪魁。有了兒子之後,游大福更加賣力出去做工。一日,游大福和幾個工友約好去外地做工,臨別之時翠蓮拉着游大福說道:「今天你哪也不能去,好好在家獃著。」

游大福有些着急說道:「我和工友們都約好的,倘若沒有我的話,工地也沒法完工,我早去早回便是。」但是翠蓮就是不撒手,就這樣一直鬧到了中午,游大福有些惱怒說道:「平日你都好好的,為何今日這般胡攪蠻纏,我不出去做工,你們母子哪來的吃喝?」游大福一用力,將翠花推倒一邊,揚長而去。

游大福出去之後這才得知,他那群工友沒等到他便提前出發了,結果在途徑一段山路時,遭遇泥石流,結果一行人無一倖免。游大福後怕不已,倘若不是自己妻子阻攔,恐怕此時自己早已成了泉下之鬼。等游大福回到家之後,妻子翠蓮早已奄奄一息。

翠蓮臨終之前,對游大福說出自己的來歷,翠蓮說道:「恩公可否記得,多年前你曾救過一隻受傷帶孕母狐,那母狐便是我的母親。我們母女前來,是特意報答恩公當年的救命之恩,如今恩公已經有了子嗣,我使命已成,今日我泄露天機救你性命,已經惹怒了閻王,我們來世有緣再會。」

說罷,那翠蓮便咽了氣。游大福哭得是傷心欲絕,將翠蓮好生安葬。此後數年,游大福將兒子游魁扶養成人,游魁也如願考中進士,成了當地的顯貴,游大福最後活到九十多歲才無疾而終。

後記:

游大福多年前的一個無心善舉,得來這麼大的福報,可謂是善有善報。故事雖然荒誕,但是道理一點不假,那就是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鄭重聲明】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純屬文學創作,故事情節人物均為虛構,旨在豐富讀者業餘生活,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