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國君愚蠢行為惹人笑,想當老虎稱霸王

宋國的開國之君叫微子,乃商紂王的哥哥,微子非常仁義,因為看不慣商紂王的殘暴手段,便多次規勸。

後來周朝滅商以後,封微子於殷地,國號為宋,宋國一直奉行仁義之國,微子便是宋姓始祖。

從微子到宋襄公經歷20代,宋襄公是正室生的嫡子,他有個哥哥是妃子所生,兄弟二人雖然是同父異母,但十分友愛。

父親宋桓公病重的時候,按照嫡子繼承製的規定得讓宋襄公接班,可宋襄公卻在父親面前苦苦的哀求說哥哥年長且仁義,請傳位給哥哥。

哥哥堅決不肯,說:「能把君位讓出來的人,已經是最大的仁義了,我的仁義比不上弟弟」。後來哥哥躲到衛國,宋襄公只好當了國君。

在襄公即位後,他又把把哥哥請回來封為相,輔佐自己處理朝政,宋襄公的讓賢和用賢讓他獲得了一片喝彩。後來宋襄公繼續實行仁義治國,事事以仁義為標準。

然而在春秋動蕩時代,光講仁義是不行的,富不國,兵不強,實力不強大別的國家不會服你。然而宋襄公對此渾然不知,他自認為自己的威望很高。

葵丘會盟時,宋襄公看到齊桓公高高在上,一呼百應,他十分羨慕。

等到齊桓公去世齊國大亂的時候,太子昭跑到宋國求助,宋襄公於是就學起了齊桓公的樣子,向各諸侯國發出通知,要求共同護送太子昭回國登基。

但宋襄公的號召力顯然不夠強大,很多諸侯不予理睬,只有衛國、曹國邾國這三個小國派了一些人馬。

宋襄公率領4國聯軍向齊國進發,幫助太子昭平息叛亂,並將他扶上君位,穩定了齊國局勢,完成了齊桓公的重託。這件事情使宋襄公有了點小名氣。

於是他開始洋洋得意,飄飄然做起了霸主的美夢。他哥哥勸他,說自己是小國實力不行,當霸主會招禍。但宋襄公執意要稱霸,他向各諸侯國發出通知,想效仿齊桓公那樣舉行會盟

當時的楚國國力強盛,根本沒將宋國放在眼裡,接到宋襄公的通知後,楚成王心中不屑,暗自想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

等到會盟之日,楚王一聲令下,伏兵四起,宋襄公就稀里糊塗被抓到楚國去了,好在楚王沒想殺他,只想給他點顏色看看,關了幾個月後又將他放了。

受此大辱的宋襄公,心裏非常憋屈惱火,但宋國實力不如楚國,他也只能強忍。

後來聽說鄭國要支持楚國當霸主,宋襄公的怒火終於憋不住要爆發了,他火力全開就去攻打國力衰弱的鄭國。

鄭國趕忙向楚國求救,於是宋楚兩國軍隊在泓水隔河相遇,楚國軍隊仗着人多勢眾,根本沒把宋軍放在眼裡,徑自在宋軍的眼皮底下開始渡河。

宋軍的將領見狀就提議給宋襄公說,敵眾我寡,趁着他們渡河我們出擊打他們,這樣勝算還大一點。但憨憨宋襄公卻一本正經說:「這樣做不仁義」,拒絕了將領的要求。

等楚軍過了河開始列隊布陣,宋軍將領又建議趁他們立足未穩趕緊去衝殺,宋襄公依然說這麼做不仁義。

後來楚宋兩國交戰,宋軍果然大敗而歸,這便是著名的泓水之戰

宋襄公戰敗回國養傷,此時晉國公子重耳剛好流亡到宋國,宋襄公他強忍戰傷熱情接待,還送給了重耳八十匹馬。他之所以這麼做完全還是在效仿齊桓公,因為當初重耳流亡到齊國時,齊桓公也送了他80匹馬。

後來宋襄公箭傷發作,不治而死。他的一生都在努力追求霸主之位,但實際上卻從來沒有真正成為霸主,所謂貓長得再像老虎也不會成為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