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奇案,案情曲折離奇出人意外,真相大白髮人深省自我反思

「火紅的狼」將把發生在豫北地區的民間傳奇故事,向大家慢慢訴說、一一道來,喜歡的請加個關注,點個贊。

很久很久以前,在太行山腳下,有一個古村,叫陽樊村。據說,陽樊村誕生於春秋時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村落,村子背靠太行山,村前面是一條常年流動的小溪,村子周圍是很大一片平地,旱澇保收,村子裏的人衣食無憂,過着平靜安逸的生活。

到了明朝時期,陽樊村卻因為一個奇特的殺人案消失了

明朝嘉靖年間,臘月十八,陽樊村張燈結綵,整個村子一片喜氣洋洋,原來村裡有一戶人家娶媳婦,又是唱戲,又是扭背妝(豫北地區當地的一種民間舞蹈)、敲大鼓,熱鬧非凡,直到後半夜才偃旗息鼓。


到了第二天早上,只聽到娶媳婦這一家忽然傳來了撕心裂肺的哭聲,村裡的人趕忙跑到這一家看看發生了啥事,原來是新郎官死在了新房的炕上。

人命關天,縣裡的趙知縣接到報案不敢慢怠,率領一群官差當天晌午就來到了陽樊村,首先對現場進行了仔細查看,只見死去的新郎官神色如常,十分安詳,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臉上隱隱顯示出一絲詭異之氣,讓人心生寒意。趙知縣命仵作仔細查驗死者身體,發現死者全身既無外傷,也無內傷,只是在死者脖頸處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紅點,若隱若現,如果不是仵作仔細查看,還真發現不了。

趙知縣又仔細盤問了新娘子,只見一夜之間成為寡婦的新娘子,哭哭啼啼,眼睛紅腫,神情哀傷,向趙知縣稟道:早上起來,發現丈夫還在炕上蒙頭大睡,一直到吃早飯了還不見起炕,叫了半天也沒有動靜,感覺事情不好,趕快喊來了公婆,發現丈夫早沒有了氣息。


趙知縣見新娘子面色坦然,對答無懈可擊,看不出任何異常。

隨後,趙知縣又在村裡盤查詢問,了解到新郎一家老實本分,沒有仇人,新娘子正派賢惠,從無不安分之事,排除了姦情仇殺。趙知縣一干人在村裡查了幾天,毫無頭緒,找不出任何線索。只得以新郎新婚操勞過度,突發重病而亡,暫時結案。

到了年後,正月十九,趙知縣剛吃過早飯,手下人又來稟報,說陽樊村又有人報案,又是昨天剛完婚的新郎暴斃而死。

趙知縣立即率領衙役官差們馬不停蹄趕往陽樊村,發現這一家和年前發生的那一家完全一樣,死者也是脖頸處有一個細小的紅點,同樣也查不出任何頭緒,找不到任何線索,只得暫時結案。


此後半年內,陽樊村又陸續發生了三起新郎暴斃命案,趙知縣斷定這是連環凶殺案,但死者神秘暴斃,作案人殺人動機不明,作案手法蹊蹺,趙知縣和縣衙的差人們想盡辦法,也查不出任何蛛絲馬跡。

一時間,陽樊村謠言四起,百姓人心惶惶,再也無人敢娶親了。衛輝府聞聽連環殺人案遲遲不能告破,赫然震怒,要求趙知縣限期破案,搞的趙知縣茶不思飯不想,整日神情獃滯,焦頭爛額。

無奈之下,趙知縣貼出告示,聲稱能提供線索幫助破連環殺人案的,必有重賞。

過了幾天,衙役來報,說牢里有個在押小偷能提供連環殺人案線索,趙知縣聽了,連忙讓衙役把小偷傳來,小偷把知道的案情線索一五一十向趙知縣說了個乾淨。


又過了幾天,陽樊村又一戶人家高掛紅燈籠,敲大鼓,唱大戲,又要娶媳婦了。

村裡有人善意提醒,這時候連環殺人案還沒有破,還敢這樣明目張胆地娶親?娶媳婦的這家人沒有聽進去,照樣熱熱鬧鬧地辦喜事。

當天晚上,到了後半夜,賀喜鬧洞房的人全都散去,新郎新娘也熄燈睡覺了,黑漆漆的夜空中,一個黑影輕手輕腳翻牆跳到院子里,左顧右盼之下,見沒有動靜,從懷中掏出吹管,從新房窗戶外吹入了迷藥,等了片刻,知道房裡的人都昏睡後,這才輕輕地打開房門,無聲無息地來到了新人的炕前,黑影從懷中掏出一個竹筒,倒出一個大蜈蚣,慢慢把蜈蚣放到了新郎頭邊,眼看蜈蚣就要咬新郎的脖子,猛然間之間新郎忽然坐起,用一個小布袋罩住了大蜈蚣。


這時房門打開,院子里燈火通明,四周衝出一群人,正是趙知縣和衙門的人,火把照耀下,眾人把黑影抓住,發現是個老漢,這老漢見此情景,低頭不語,無話可說。

原來,提供線索的小偷在之前一戶人家娶媳婦時候,想趁着夜深人靜時偷一些值錢弟兄換酒喝,不料還沒有動手,見一個黑影躡手躡腳來到新郎房外,起初還以為是同行,沒有吭聲,後來見黑影吹迷藥、拿蜈蚣傷人、揚長而去,被小偷看得清清楚楚,嚇的靈魂出竅。之後在一次偷竊中,小偷失手被抓坐牢,也不敢說出黑影殺人的事,直到後來,見縣衙里貼出了告示,這才鼓起勇氣報案。

連環殺人案告破,趙知縣為了穩定人心,決定在陽樊村設公堂公審。


前來陽樊村聽審的群眾人山人海,把公堂圍的里三層外三層,大家仔細打量作案人,只見這個老頭六十多歲,一身青衣短褂,昂首挺胸,面無表情。

趙知縣把驚堂木一拍,開始審案,作案老頭倒也痛快,直接承認了陽樊村的殺人案都是自己所作,並把案情一五一十竹筒倒豆子說了一邊。

周圍圍觀的群眾聽了這個老頭的作案過程,無不咬牙切齒,紛紛要求趙知縣對作案老頭動大刑。

趙知縣沖圍觀群眾揮了揮手,又繼續問道:這些死者和你素不相識,你為何要對他們下此狠手?


老頭嘆了口氣說道:我遠道而來,走到此處,想在村裡討口飯吃,無奈村裡人沒有丁點善心,沒有一個人願意給我一口飯,後見人結婚,就去討杯喜酒,哪料那個主家放出惡狗咬我,我身上被惡狗咬傷了好幾個地方,周圍的人不但不幫我,反而哈哈大笑看笑話,這個村裡的人真是可恨。所以我把怒氣發泄到了村裡的新郎官身上,你們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們好過,只要是村裡娶媳婦,我都趁後半夜把蜈蚣放出來,咬死新郎官,看看你們還能不能笑出來。

周圍的群眾聽到這個老頭這樣處心積慮對付村裡人,無不怒火衝天,再次大喊大叫,要求對老頭動大刑。

趙知縣為了平息眾人怒氣,隨高聲叫道:你乞討不成,又被惡狗咬傷,村裡人確實有錯,但你不該如此草菅人命,並且連續作案,實在罪大惡極,來呀,大刑伺候。


衙役們早就憋了一口氣,先是猛抽了一頓鞭子,把老頭抽得遍體鱗傷,接着是上夾板,老頭十指連心終於挺不住了,哀嚎起來:你們知道我是幹啥的嗎?我是丐幫香主,你們有膽量就打死我吧。

眾人聽到他是丐幫香主,一片驚呼,趙知縣也是大吃一驚。

丐幫那可是天下第一大幫,天下丐幫是一家,幫眾幾十萬之多,無論是鏢行、武館各門各派都無人敢惹,甚至是官府也對丐幫忍讓三分,丐幫香主,在丐幫裏面身份尊貴,手下可是有幾千幫眾的,豈是農村老百姓敢招惹的。


老頭繼續說道:我是丐幫執法堂香主,每年都要巡遊天下,處置幫里違反幫規的幫眾,走到這個村裡,原想討一碗飯吃,就要到懷慶府去,沒有想到成了這樣。

趙知縣又問道:你殺了第一家新郎,已經出氣了,為何接連殺死後面的幾家新郎?

老頭惡狠狠說道:這個村裡人心不古,沒有善心,不行善事,他們死有餘辜。

圍觀人群大喊:殺了他,殺了他。

趙知縣大怒說道:你草菅人命,濫殺無辜,押入死牢,待秋後處斬。

老頭獰笑着說道:老叫花死不足惜,我丐幫幾十萬幫眾一定會來複仇,哈哈哈。


當天夜裡,縣衙牢房裡忽然燒起大火,大火一直燒了半夜,據說老叫花燒死了。

陽樊村的人害怕丐幫前來報復,陸陸續續投親靠友,遷到了外村,半年的時間走了個精光。

陽樊村就這樣消失了。

後來,陽樊村周圍的村裡人也慢慢反思自己,開始積德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