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2024年04月02日16:55:24 故事 1402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文|獵奇研究院

編輯|獵奇研究院

【本內容為短篇虛構小故事,請理性觀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前言

人們常說的隔代親,在我看來親不親最重要的還是跟孩子的教育方式一樣,當然我也是到了70歲,才算是看明白了。

有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人的執念而已,是一廂情願,就拿我的孫女和外孫女來說,我跟老伴兩個人拿同樣的心對待她們,但是最終卻有差別。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其實活到了我的年紀跟多事情都應該看淡了,但是對於這件事情我依然耿耿於懷,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卻止不住去想。

我總在想,究竟是孩子成長的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才最終導致我孫女和外孫女截然不同的成長軌跡。

孩子們在我膝下慢慢長大

與我那個年代的大部分家庭不同,在那個人人家裡都有七八個孩子的時代,我跟我的老伴一致決定只要一兒一女。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可以說,我跟我的老伴思想都是相當超前的,雖然是在農村長大的,但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挺強的。

別的不敢說,當時村子裏面有個什麼新鮮玩意,全村人都面面相覷不會整的時候,我已經鼓搗上了。

就拿村子裏最早引進了一輛拖拉機來說,當時因為教村子裏人開拖拉機的老師到別的村子去了,機器到了之後一直沒人敢動。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於是我自告奮勇擺弄了起來,雖然中間費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最終還是成功讓這個東西動了起來。

當時其他人還用人力畜力在田間地頭的時候,我已經率先開着拖拉機下地了,而且工作效率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自那之後,村子裏人都知道我愛動腦子,有什麼整不明白的東西都喜歡問我一嘴,我也始終樂在其中。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直到家裡的一兒一女都到了成家的年齡,先成家的兒子想要跟著兒媳婦搬出去住,其實就是住到女方家裡。

這事兒放到現在根本算不上什麼事兒,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大部分的人家都不能接受,自己唯一的一個兒子住丈母娘家。

雖然我也知道這事兒好說不好聽,但是那個時候我就已經看得很開了,跟老伴商量之後,住在城裡還有利於孩子以後事業的發展。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於是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我成為了第一個支持兒子住在丈母娘家的爹,在村子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了。

而到了女兒成家的時候,因為是遠嫁,要嫁到比較偏遠的窮苦地方,很多人也都不理解,我竟然會同意這門親事。

但是當時的我就深刻理解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對於孩子們的婚事我都是讓他們自己做主,從不搞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由戀愛」,只是在當時那個年代還沒有興起而已。

兩個孩子成家之後,幾乎是一前一後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就這樣我也就有了一個孫女一個外孫女。

因為他們都要忙於自己的事業,實在是沒空照顧這兩個孩子,於是照顧孩子的責任就又落到了我跟老伴的身上。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或許是年齡大了,又或許是真的隔代親,我記得我兒子女兒小時候,如果不聽話的話我也會動手教育。

但是對於孫女和外孫女這兩個奶呼呼的小孩子,我實在是沒有什麼理由去動手教育她們,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等到了兩個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我就經常會送她們上下學,雖然我年齡也不小了,但是只要她們說累了,我就總是會一手一個把她們托舉起來,帶着回家去。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每次老伴看到我又背着她們兩個的時候,就總是埋怨我,讓我注意自己的腰背,而我總是說沒辦法,要背就得兩個一起背。

事實上,對於我的孫女和外孫女,我可以說完完全全做到了平等對待,甚至還經常囑咐老伴,讓她置辦的所有東西都要備兩份。

有時候路過村子口的小賣部的時候,孫女想要火腿腸,外孫女想要雞翅膀,我乾脆火腿腸和雞翅膀一人一份。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由於孫女和外孫女兩個年齡相仿,我跟老伴給她們買的所有東西都是一模一樣的,要不是長得不一樣,還真容易被人當成是雙胞胎。

隨着孫女和外孫女的年齡越來越大,眼看就要小學畢業了,女兒和兒子也都回來,開始商量把孩子接回去上中學的問題。

雖然我知道總有這麼一天,但是當得知孫女還外孫女都要被接走的時候,我這心裏還真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一個人躺在院子的搖椅上,吧嗒吧嗒地抽着焊煙,腦子裡不住得回放曾經背孫女和外孫女的畫面。

也不知道是孩子們長大了,還是我真的變老了,現在我再也沒辦法背起來她們兩個了……

就在這個時候,孫女和外孫女像是商量好了一樣,悄悄跑過來,一個給我捶背一個給我捶腿,笑盈盈的看着我。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儘管院子里的燈沒開,但是我依然能夠透過月光看到兩個小精靈一般的眼睛,忽閃忽閃地盯着我。

孫女和外孫女說以後出去上中學,但是她們只要放假,就會回來看我的,說完伸出小手要跟我拉鉤。

就在我們爺孫仨人達成協議的時候,老伴此時站在門口,嗔怪地說著,就只回來看爺爺,難道就不想她這個奶奶嗎?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孫女和外孫女看到奶奶吃醋了,立刻跑過去追着老伴也要拉鉤,我們幾個就這樣在夜色里追逐打鬧,歡笑聲溢出了院子,吵醒了村頭的老狗。

從孫女和外孫女被接走之後,我的生活就像是被按下了放慢鍵一樣,整個生活節奏全都放慢了下來。

閑不住的我跑到鎮上給自己辦了一張手機卡,有事兒沒事兒的時候就給女兒和兒子家裡打過去,主要也是找孫女和外孫女聊聊天。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每年暑假的時候,孫女和外孫女就會被送回來,而因為是在各自的家裡生活,她們的衣着打扮差異也越來越大。

而我跟老伴能夠明顯感覺到的是,隨着孩子們長大,隨之改變的不僅僅是她們的樣子,她們的性格也改變了不少。

直到高中畢業的那一年,孫女因為成績不好而落榜,兒子兒媳一味的說教讓孫女的性格更加叛逆起來,我連打十幾個電話也不接。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而因為距離太遠許久沒有回來看我們的外孫女卻趕回來報喜,說她考上了心儀的大學,第一時間就回來告訴我跟老伴。

從直觀的感覺上來看,外孫女雖然長大了,性格依舊開朗討喜,而且跟我之間的關係一點兒也沒有生分。

但是孫女卻好像不願意跟我親近了,我偶爾會進城裡買點東西,正好可以去看看孫女,但是每次她都應付一兩句,就回自己房間了。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原本我只是以為那段時間孫女的心情不好,但是等到我70歲壽宴的那一天,我才最終看透了,人與人終究還是有着不同。

70壽宴讓我看透很多

我70歲壽辰的時候,正是外孫女大二的時候,原本按照我的性子來說,根本不想大辦特辦,就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個便飯就好了。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但是我的那個外孫女非要給我訂一個酒店,說是70歲算是大壽了,一定要隆重一些,甚至還想要請司儀來主持。

別看我已經70歲了,但是身子骨硬朗,而且還很喜歡趕時髦,智能手機這些對我來說用得相當熟練。

當我聽到視頻電話里外孫女要給我請司儀團隊的時候,嚇得我手機差點沒拿穩,連連擺手表示不要。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最終在我的堅持之下,我們兩個各退一步,70歲壽宴可以在外面訂高級酒店,但是不請司儀團隊。

在掛掉了外孫女的電話之後,我又給孫女打過去,但是沒有人接,於是我打開微信,給孫女留言,囑咐下個月要來參加壽宴。

但是看着我跟孫女的聊天記錄,我不由地心生悲涼,基本上都是我主動發消息,而孫女珊珊遲到的回復也只是寥寥數字。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沒有考上大學的孫女,一氣之下自己報考了外地的一個大專,聽兒媳婦說前段時間孫女好像在學校里談了一個對象,但是好像分手了。

現在孫女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我也只能通過兒子兒媳隻言片語了解,再不濟就是看她的朋友圈,但是前些時候她的朋友圈就停更了。

一直到我的壽辰,所有人都到場了,外孫女還特意穿上了她新買的一件禮服人群之中數她最耀眼。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原本我只是想要簡簡單單吃個飯,但是看到外孫女這麼正式,於是我也就拿出了自己買了很久但是不捨得穿的衣服出席。

看到我到場,外孫女蹦蹦跳跳上前來,攙着我的胳膊親切地喊着外公,這一幕就像是當年在月光下,院子里一樣。

只是與那時候相比,少了一個人,於是我四處張望,問外孫女見她姐姐了沒有?外孫女表示沒有見到,大學之後她們聯繫就很少了,而且給她發消息也不回。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聽到外孫女的話,我兒媳婦探了一口氣,說她這就去聯繫,隨後就拿着電話出去了,說讓我們先開席。

雖然家裡人基本都到齊了,但是基本上也沒有多少人,我家裡的親戚比較少,而且我全都認識,只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看着面生。

於是我就問這個小夥子是誰?我這一問,小夥子立刻就站起身來,畢恭畢敬的樣子介紹起了自己。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得知原來他是我這個外孫女的同學,而看着這兩個年輕人緊張局促的樣子,我立刻就會意,怪不得外孫女非要大辦這場壽宴。

隨後外孫女摟着我的胳膊,介紹起了她的男朋友,因為擔心還沒有畢業,家裡長輩會反對,因此才想要趁着這個機會介紹給大家認識。

而且外孫女還湊到我的耳邊告訴我,這個宴會現場就是小夥子親力親為整的,就是為了討我的歡心。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因為小夥子知道,在我外孫女的心裏,最重要的家人除了父母之外,還有我這個外公,因此對於我的壽宴,小夥子是真的很上心。

當然我也知道,如果不是打心眼裡認定了這個男孩子,外孫女也不會帶他到這種場合。

看着這一對有心的年輕人,我哪裡有不祝福的理由呢?再說了我也不是那種老頑固,一向十分開明的我當即招呼大家坐下。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直到宴席結束,我的那個孫女也都沒有出現,雖然當天的宴會十分熱鬧,但是結束之後,我的心中卻也無限悲涼。

結語

明明是同樣一起長大的,但是沒想到最後還是外孫女跟我的關係始終沒變,而我一直挂念的那個孫女,卻與我越來越疏遠。

我曾對孫女與外孫女同等對待,直到70歲後我才明白,兩者終有差別 - 天天要聞

高樓大廈林立,我的院子也已經變成了小別墅,只是我再也沒有見過記憶中那種明亮皎潔的月光。

究竟是哪裡出現了問題,才發生了這樣的差異呢?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裏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裏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裏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的士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