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大姑姐來電說,她的婆婆去世了。
我們也打算明天去弔唁,我問老公上多少禮金,老公先是一愣,然後反問:「上1000夠不夠?」
我說:「上次她婆婆生病期間,我們都沒有去看他,又只有你這麼一個弟弟,咱們給她撐點面子吧,包個2000。」
老公說:「我覺得不用吧,1000就夠了。」
我說:「你怎麼這麼沒有眼力見兒?你一個做弟弟的,給1000塊錢夠幹什麼的?」
老公還想反駁,我瞪了他一眼,他就不敢說話了。
我接著說:「這樣吧,我給1000,你給1000,加起來一共2000。這樣應該可以了。」
意見達不到一致,最後老公說等一下問問婆婆。
我們來到婆婆房間,把我和老公的意見告訴了她。婆婆皺起眉頭想了一會兒,最後嘆了口氣說:「按規矩是應該要上3000的,但是你們兩個年輕人上班也不容易,就上2000吧。」
我聽了之後鬆了一口氣。老公又問婆婆:「小姐夫那邊給了多少?」
婆婆說:「他們家給了兩千。」
我有些不滿地說:「怎麼他們家這麼小氣?就兩千塊錢還想要場面?這太不尊重人了。」
婆婆趕緊解釋道:「不是你想的那樣。他們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孩子給了500,總共是一千。再加上你小姐夫父母的那一千,總共是兩千。」
我聽了之後心裏不平衡了。想起上次公公生病時他們家只給了1000塊錢,我又覺得他們家有點小氣。
這時候,婆婆突然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們想要場面的話,就給包個三千吧。」
我和老公對視了一眼,都沒有說話。三千塊錢對於我們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只顧自己啊。最後我想了一個辦法說:「我們包兩千吧,這樣既能給你們撐場面又不至於太破費。」
老公也同意了。我們便回到房間準備包禮金。我拿出了錢包,數了數裏面的錢,發現只有一千多塊錢了。我跟老公說:「我的錢不夠了,你能不能先借我五百?」
老公疑惑地看着我:「你不是說你要包兩千嗎?怎麼沒錢了?」
我有些尷尬地說:「我錢包里的錢不夠了。」
老公無奈地搖了搖頭:「你呀,總是這麼粗心大意。算了,我先借你五百吧。」
我鬆了一口氣,把錢遞給了老公。我們把錢裝進信封里之後交給了婆婆。婆婆拿着錢看了許久,突然嘆了口氣:「以後省着點,花錢真是太多了。」
我們包了錢,去弔唁,卻被大姑姐的父親各種嫌棄。我回來把包一扔。
老公不解地看着我:「怎麼了?」
我氣憤地說:「你說咱們給他們家的禮金是不是太少了?」
老公安慰我說:「禮金多少不重要,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我聽了之後更加生氣了:「你倒是會說,你不知道人家那樣子,讓人難受極了!」
我越說越激動,心中的不滿和怒火不斷地升騰。
老公也被我的情緒帶偏了:「我們小姐夫他們給了多少?那老頭生氣了嗎?」
我瞪了他一眼,不滿地說:「他們一家只包1千,老頭沒說什麼!」
老公也有些生氣了:「憑什麼他們一家1千不說,我們兩千反嫌棄?」
我氣得不想和他說話,轉身走進了卧室。
我越想越覺得委屈,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這時,老公也走進卧室,他拿出了一張紙巾遞給我,然後說:「我知道你受了委屈,但是你不要太難過。我們下次可以多包一點,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心意。」
我接過紙巾,擦了擦眼淚,心中稍微平靜了一些。雖然還是有些生氣,但是我覺得老公的話也有道理。我們決定下次多包一些,讓他們看到我們的誠意,也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容易被欺負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一直保持着沉默,沒有再提起這件事情。儘管有時候大姑姐會來電話問候我們,但是我們都沒有提起禮金的事情。我想,也許這就是我們最後的倔強吧。
終於有一天,小姐夫的母親來電話邀請我們去參加一個婚禮。我們到了之後發現大姑姐和小姐夫都在,大家見面之後難免有些尷尬。但是在酒席間,大姑姐突然說了一句話:「這次結婚的是我們家的遠房親戚,所以也沒有準備什麼大的禮金,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我聽了之後心中冷笑,但是表面上還是保持着微笑。心想:好啊,你們家不準備大的禮金,那我們家也不準備好了。
酒席過後,大姑姐的母親叫住了我,她拉着我的手說:「其實你們給的禮金已經很不錯了,只是我們最近有些困難,所以希望你們能夠理解。」
我笑了笑,沒有說話。心想:你也知道我們給的禮金不錯了?那你之前還嫌棄?
回到家之後,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我們決定以後無論是誰家的事情,我們都只給1千。我不想再被別人嫌棄我們的禮金少了。
雖然這樣做有些不禮貌,但是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保護我們自己的利益。如果他們因為這個生氣的話,那我也沒有辦法。畢竟,我是不會讓自己受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