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老張今年65歲了,有一個老伴和一個在外打工,都26歲了還未結婚的兒子。
老張一生務農,老實巴交,忠厚善良,是一個三腳踢不出一個屁的人,用鄰居們的話說,人老實的搗十錘,他這個人搗十一錘。
子承父業,兒子除了長相俊帥,也是在眾人眼裡窩窩囊囊的人。
一家人守着十畝承包地,種着小麥和玉米。
農閑的時候,老張帶著兒子去板廠里打工,平均一天能掙二三百元。
一家人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張老漢說,攢下錢來,給兒子蓋屋說媳婦。
四鄰聞聽,譏笑四起,咱村裡那麼條件好的人家都找不到兒媳,就憑他家那個窮樣,誰家的閨女嫁給他兒子作媳婦。他的話如痴人說夢,不靠事理。
眼看兒子一天天長大,都20多歲了,還沒討上媳婦,光棍一人。
三輩子單傳,可不能讓兒子這輩子斷了根,張老漢和老伴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村裡好心人勸張老漢,放手吧,別把孩子握在手心,在家上哪找媳婦。
張老漢聽從好心人的建議,讓兒子跟親戚去了廣州去工廠打工。
在廣州幹了幾年,兒子真談了個廣州女朋友。
逢年過節,兒子領回家來,那女孩兒除了個頭略顯有些矮,人長的乾乾淨淨,大方有禮,引得村裡人紛紛稱奇。
癩蛤蟆吃上天鵝肉,老張家墳頭冒出了青煙絲,村裡人都這樣評議。
兒子有了媳婦,張老漢首先想到的是給兒子蓋房子,以後好娶媳婦。
張老漢向村裡提出了申請,村裡表示同意。
村幹部也知道,張老漢的那幾間破瓦房還是三四十年蓋的,七漏風八漏氣,也實在該蓋新的了。
張老漢的前後左右鄰居都是二層小樓,唯獨他家裡還是30年前的舊瓦屋。
村裡幹部告訴張老漢,建房前還要徵得四鄰同意。
張老漢拿着建房申請書,挨門挨戶拜訪四鄰。
四鄰都是一句話,你蓋就是了,我們都表示同意。
鎮城建辦工作人員到了現場,又為張老漢建房繪好了圖紙。
按照農村人建房的習俗,張老漢選定了良辰吉日,開始建設房子。
誰知開工沒幾天,鎮城建辦工作人員又臨張老漢建房現場,責令停止施工。
張老漢不明白怎麼回事,城建辦工作人員告訴他,有些人打電話舉報你建房不履行協議。
城建辦的工作人員拿着皮尺這兒量量,那邊算算,南邊瞧瞧,北邊看看。
城建辦工作人員臨走之時,留下話語,什麼時候施工,我們告訴你們村裡幹部。
張老漢哪見過這場面,嚇得他戰戰兢兢,他淚流滿面委屈說,四鄰可都表示同意,協議書上可都有他們的簽字。
三天過後,村裡幹部告訴張老漢,可以繼續施工,建設房子。
半年時間,張老漢的三間兩層小樓拔地而起。
四鄰看了都一聲不語,村裡人私下說,他們都心生醋意。
自己哪兒不比張老漢差,兒子都三十上下了,還娶不上媳婦。
也難怪四鄰有異議,這兩年好事怎麼都讓他一家人攤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