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封建迷信,人人有責。
——非魚說
♪ 點擊上方圖標,即可收聽音頻
要下大雨了?
當金鑾殿內的光線突然暗下來,遠處還傳來好似雷聲的低震,宋真宗趙恆的第一反應是這句話。
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轉眼就要下雷雨,天氣變化無常,但也不是什麼怪事兒。趙恆看向身旁的幾位大臣,用眼神示意他們繼續彙報政事。
不對勁。
那震動越來越大,聲音也越來越迫近皇宮,趙恆眉頭緊鎖,叫來身旁伺候的太監,讓他打開殿門,看看外面是什麼情況。
「吱呀」一聲,殿門緩緩拉開。
外面的景象足夠讓所有人瞪大眼睛。
只見天上湧起一大團黑雲,像天狗食日一樣漸漸吞掉了整個太陽,天一下子黑了下來,這團黑雲直壓壓地從天邊飛過來,伴隨着詭異的震顫。
有眼尖的宮女太監當時就喊了出來!
這哪裡是什麼黑雲?分明是一大群蝗蟲!
剛剛聽到的不是雷聲,是成千上萬隻飢腸轆轆的蝗蟲同時拍打翅膀,發出陣陣嗡鳴。
眼看着這群蝗蟲就要衝向金鑾殿,宋真宗趙恆臉色發白,緊接着又很快羞愧發紅,他又氣又惱,大聲質問身旁的大臣:
「怎麼回事兒?蝗災不是已經滅掉了嗎?你們是成心讓我被天下人恥笑嗎?」
可以說,此刻這群蝗蟲的出現,徹底撕破了趙恆為自己精心編織的「祥瑞」美夢。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天繼續為您帶來趣話帝王史系列第四十五講,來看看宋真宗是如何被一群蝗蟲搞得「社會性死亡」的。
01
躺贏
宋真宗趙恆,在宋朝皇帝里名氣真不算特別大的。
但他寫的兩句話,你一定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那就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兩句話出自他寫的《勸學詩》。
別看這兩句話流傳得這麼廣、認可度這麼高,趙恆本人的歷史風評卻特別差。
可以說,縱觀所有北宋皇帝,他的黑粉數量大概僅次於宋徽宗。
要知道,後者可是貪圖享樂導致「靖康之變」的亡國之君。
其實,趙恆一開始是個與世無爭的普通皇子。
他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子,前有兩位哥哥,其中,皇長子趙元伍是太宗最得意、最喜歡的一個兒子,從小就機靈,頗受寵愛。
二哥趙元佑,同樣是一表人材、能力出眾。
所有人,包括趙恆自己都以為,將來的皇位要麼傳給皇長子趙元伍,要麼傳給皇二子趙元佑,怎麼也輪不到他趙恆頭上。
然而,命運就是這麼離奇,他的大哥得了瘋病,一把火差點兒把皇宮給燒了,惹得太宗大怒,把他貶為了庶人。
二哥呢,吃了愛情的苦。他的正妻和小妾爭風吃醋,小妾下毒想害死正妻,沒想到這杯酒剛好被倒霉蛋二哥喝下去了,皇位競爭者又少一個。
總之,這皇位就是突然落到趙恆頭上了。
至道三年,太宗駕崩,趙恆君臨天下。
他這小子運氣還不錯,經過兩代人的積累,這份家業還算豐厚,想當個積極有為的皇帝,算不上太難。
但是,趙恆很快就發現,人生不是有了個好開局就能一直一帆風順下去的。
02
封禪
在繼位初期,趙恆也確實是認認真真上班,年輕人嘛,還是很有志向的,但他幹着幹着發現,自己好像不是當皇帝這塊兒料。
說得難聽一點兒,他能力就是不行,再怎麼努力,也不過是吃父輩的老本。
所以到了執政後期,整個大宋從邊防到內地、從政治到經濟、從天道到人事,出現了全面的危機。
後來,更是發生了一件事。
由於北邊的遼國老是來騷擾,趙恆不想再費力氣打架了,乾脆跟他們簽了個條約,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這個條約的內容也很簡單粗暴:我們倆以後結成好兄弟,我給你一筆錢,你別來打我了。
其實,這個條約的性質大家都懂,百姓們開始嘀咕,這怕是不平等條約吧?以至於簽下這個條約的宋真宗,往壞了說,簡直是半個亡國之君啊。
再加上他政績也不怎麼樣了,趙恆的統治有點兒岌岌可危。
正在這個時候,宰相王欽若站出來了。
他手拿笏板,衣袖一擺,對着趙恆說:
「官家,咱們大宋可是泱泱大國,華夏正統,那遼國是什麼北蠻?
可是咱們現在也打不過他們,簽了這個條約,要想面子上過得去,如今只有一個辦法。」
宋真宗眼睛一亮:什麼辦法?
王欽若又緩緩吐出四個字:
「泰山封禪。」
什麼叫泰山封禪呢?
所謂封,就是祭天;禪,就是祭地。在中國古代,封禪是一種象徵統治者受命於天的祭祀活動,能夠加強統治者權威。
封禪一般都在泰山,因為我們的歷史觀里有個三皇五帝的概念,三皇之首的伏羲就在泰山辦過道場,所以泰山是最能強調統治者正統身份的地方。
但這封禪又不是去泰山旅遊,領着一行人燒個香磕個頭就算了,它有自己的一套完整流程,君主要沐浴齋戒之類的,可以說是相當的繁瑣。
這也就算了,最難辦的地方在於,封禪之前必須天降祥瑞。
換句話說,首先得有個名頭,向全國老百姓證明:
今年真是個好年頭,沒有一點兒災禍,所以咱們的皇帝完全有資格在今年去泰山封禪。
否則,幹嘛浪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搞祭祀呢?
趙恆大喜,拍拍手說,這真是個好主意,但想着想着,他的笑容漸漸消失。
也是,這祥瑞是說有就有的么?
03
蝗災
王欽若不愧是個人精,他看出了趙恆的擔憂,暗自笑了笑,捏着鬍子對趙恆說:
「官家吉人自有天象,祥瑞的事不必過於擔心。」
此刻,王欽若的心裏早就打好了一套溜須拍馬的算盤——
老天爺不降祥瑞,還不能自己編么?
於是乎,在他的暗中發力下,朝廷官員開始散布着有關祥瑞的消息。
他們一會說,天上突然出現祥瑞的星星,一會又說,不得了,咱們的首都開封府竟然出現了一對兒仙鶴。
然而,這大中祥符九年,也就是趙恆在位的第十年,北宋爆發了一場罕見的特大蝗災。
這次蝗災先發生在河北這一塊兒,成群結隊的蝗蟲吃光了北方田裡的糧食,但還是沒吃飽,於是它們撲棱着翅膀,一路向南方蔓延。
這是一場巨大的蝗災,蝗蟲之多,以至於可以橫渡黃河、淮河和長江三條大河,說是一場巨大的黑風暴也不為過。
地里的糧食沒了,糧價自然飛漲,根據史書記載,當年,河東的小米、大豆、小麥每斗價格漲了七八倍,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飯。
成群的災民只能被迫離開家園,走上逃荒的道路。
在這種情況下,還怎麼吹祥瑞呢?
沒想到地方官員竟然不要臉地上報朝廷:我們這雖然鬧蝗災,但這蝗蟲好像知道您是聖天子,不好意思吃糧食,活活餓死了!
還有官員花式改編蝗蟲的死法,說它們集體跳到太湖里自殺了。
多麼拙劣的謊言啊,可此刻的宋真宗趙恆還偏就吃這一套。
也許是關於祥瑞的馬屁已經太多,趙恆自己也迷失在所謂的祥瑞里了,他真的以為,自己的神威戰勝了這場蝗災,所以沒做出任何治理蝗災的舉動。
沒想到,鋪天蓋地的蝗蟲飛到了皇宮,趙恆彷彿被人當場打臉,真是大型「社死」現場。
後來,趙恆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把蝗災消滅,但他本就沒有多少的皇帝威嚴,這下子更是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