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南辛村,這裡住着一位貧窮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做劉子赫,剛剛滿15歲。
這天劉子赫上山砍柴,回去的時候遇到了同村的孩子曾大牛。
曾大牛叉着腰說道:「你把柴火放下,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劉子赫自然不願意,這是他辛辛苦苦砍的柴,憑什麼要給別人。
不過他的拒絕換來的只不過是曾大牛和同伴們的拳打腳踢,最後連他砍的柴也被搶走了。
而他之所以被大家欺負,都是因為他的父親劉老漢。
劉老漢老實本分,他從來不與人結怨,可是人善被人欺,他經常受到欺負。
有一次村長要沒收他家的土地,這下劉老漢憤怒了。
他說:「你要真敢這麼做,我一定不會放過你!」
劉老漢目露凶光,可是村長卻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反而一再刺激他。
村長說:「就像你這樣膽小的人,就是借你十個膽子你也幹不成什麼事!」
村長忘記了,泥人也是有三分血性的,只是沒把人逼急了。
當晚劉老漢就拿着刀找到村長,他還是希望村長能留下他家的土地。
村長不同意,劉老漢徹底地憤怒了,他拿起刀來就將村長殺死了。
這殺人償命,劉老漢被斬首,而村民們則是對劉家人惱羞成怒。
劉家在村子裏不得不低頭做人,所以即使柴火被搶,劉子赫也只能將委屈往肚子里咽。
劉子赫委屈,他只能和家裡的老牛訴說,這次也不例外。
老牛在聽完劉子赫的講述後,它突然開口說話:「孩子,我知道你這麼多年受了許多委屈。」
「我明天就要死了,你到時候拿着我的牛角去找李木匠,你會得到一樁天賜良緣。」
劉子赫一想到老牛會死,他就難過起來,他就要失去唯一的朋友了。
可令劉子赫沒想到的是老牛會被別人殺了,等他趕到的時候,只剩下牛角和牛骨頭了。
有幾個村民正在剔牙,他們得意地說:「這牛肉真是太好吃了,只可惜他們家就只有一頭牛。」
劉子赫緊緊地握緊了拳頭,這些人欺人太甚,自己總有一天會向他們討回來的。
劉子赫拿着老牛的牛角就去找了李木匠,而李木匠在看到牛角後很高興。
原來李木匠有個女兒叫阿玉,她長得如花似玉,心靈手巧。
李木匠很高興,他就等着女兒長大他就能享清福了。
天有不測風雲,阿玉生了重病,只能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
找遍了城裡的郎中,他們都是束手無策,這讓李老漢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位郎中說:「如果能找到一頭會說話的老牛,並且取下它的牛角做藥引,你女兒的病興許還有救。」
這可讓李木匠犯了難,他要上哪裡去找會說話的老牛啊!
他將這件事同一個朋友講了,正好朋友會算卦,他就幫李老漢看了看。
朋友說:「你不必着急,過幾天自然會有人找上門來,你的女兒也會得救的。」
李木匠本來對朋友的話將信將疑,當劉子赫拿着牛角找上門來,他這下是真的相信了。
因為醫治及時,阿玉也很快地就痊癒了,李老漢很高興,他更感謝劉子赫。
得知劉子赫的身世後,李木匠很是同情,他決定收劉子赫為徒,他要將手藝都傳授於他。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一般都的手藝人都會將手藝傳授於親近的人。
即使是收徒那也是相當嚴格的,像劉子赫這樣的孩子是沒有機會接觸這些的。
有了手藝最起碼吃喝不愁,於是劉子赫便和李木匠學習起了手藝來。
兩年後劉子赫出師了,李木匠看他勤勞又肯吃苦,於是便將女兒阿玉嫁給了他。
雖然日子不是很富裕,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劉子赫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不過劉子赫對當年自己在村子裏被欺負的事一向是耿耿於懷,他還是想要多賺些銀子讓那些輕視自己的人好好看看。
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很快一個機會就擺在了他的面前。
他去城西的張員外家裡去做活,張員外的兒子張奎和他的侄子張德經常在一起打架,每一次都是大打出手。
張員外以前沒孩子,於是便將侄子過繼過來延續香火。
沒料到第2年他居然有了親生兒子,這可是把他高興壞了。
不過此時的侄子也不能送回去,他只能將兩個孩子一起養着。
兩個孩子雖然都是錦衣玉食,張員外外自然是偏向他的親生兒子。
他曾不止一次說:「我的家產可是要留給親生兒子的,外人休要染指。」
因此矛盾也產生了,從小兩個人就看彼此不順眼。
這不他們又當著所有下人的面打了起來,他們是為了爭一塊硯台才打架的。
張德的好友送給他一個硯台,張奎就想要。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父親平時沒少給你東西,我是他的親生兒子,你也是時候報答了。」
張德不肯,這才打起了架,還是張員外過來將二人拉開。
張員外說:「早知道我會有自己的兒子,我當初說什麼也不會過繼的。」
劉子赫看着富貴人家生出了這麼多事端,他覺得像自己這樣的普通人也很幸福。
晚上劉子赫睡不着,他便在張員外家的花園難過,正當他欣賞景色的時候,卻發現從東北角傳來了聲音。
劉子赫怕府里的下人發現,正好旁邊有顆大石頭,他便躲在了石頭後面。
他看到了張員外的侄子張德,而地上躺着的是張員外的親生兒子張奎。
管家對張德說:「只有你將他殺死了,才能繼承張員外的家產,否則你一分錢也拿不到。」
張德下了很大決心,他拿起了棍子就朝着張奎的腦袋接連打了幾下,很快張奎就沒了氣息。
劉子赫哪看過這樣的場景,他當即就嚇得倒在了地上,同時也驚動了張德和管家。
兩個人將劉子赫拉了出來,並且將他制服。
管家說道:「今天你要是敢聲張出去,你家裡的妻兒老小可都活不成了。」
緊接着張德從衣服里掏出了幾張銀票:「這裡有500兩銀子,你拿回去就當沒看到今晚的事。」
後來在兩個人的威脅下劉子赫只能答應閉嘴,並且一起將張奎的遺體扔在了亂葬崗。
隨着張奎的失蹤,張員外自然也沒有心情修繕房子,劉子赫便返回了家中。
他拿出500兩的銀票遞給阿玉,阿玉接過來一看也大吃了一驚。
她連忙問丈夫:「你這銀票哪裡來的?」
在她看來丈夫根本就沒有本事一下子賺500兩銀子,恐怕這筆錢並不好花。
劉子赫不敢欺瞞妻子,他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跟妻子講了。
阿玉聽完後對丈夫說:「你太糊塗了,這樣的錢花了你的心能安嗎?」
「而且萬一有朝一日東窗事發,你又怎能獨善其身?」
劉子赫也覺得後怕,可是他已經成了幫凶,自己還能有機會嗎?
阿玉想了想,她在丈夫的耳邊說了幾句話,劉子赫點了點頭。
幾天後人們驚訝地發現,張員外家的門外聚集了很多螞蟻,很快螞蟻就組成了幾個字。
「殺我者,乃是張德和管家,我的遺體就在亂葬崗。」
很快捕快就根據這幾個字在亂葬崗找到了張奎的遺體,這也進一步做實了殺人的就是張德和管家。
迫於無奈兩個人只能承認是他們殺了張奎,很快他們就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大家都沒有想到居然會因為一群螞蟻而破了案,有的人說:「這就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他們做的壞事連螞蟻都看不下去了。」
人們不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是阿玉讓丈夫做的。
夫妻倆做好了糖水,然後用毛筆在張員外的府門口寫下這幾個字。
螞蟻感知到了那裡有糖水,這才會按照糖水的軌跡排列整齊。
他們這樣做也算是幫張奎討回了公道,而劉子赫也終於安下心來。
夫婦倆看着500兩的銀票,他們最終決定是將銀票燒掉。
正當他們準備燒銀票的時候,一位道長敲開了他家的大門。
道長說:「這銀子你就留着吧,這是你們應得的。」
原來張奎去世後一直為自己的冤屈得不到伸張而着急。
而劉子赫幫助他討回了公道、這一切他都看在了眼裡。
雖然他曾經是那兩個人的幫凶,不過他也是迫不得已的,張奎理解。
於是張奎便讓鬼差捎信給道長,麻煩他告訴夫妻二人自己的感謝。
因為張德給的銀子也是張員外家的,所以這筆錢就作為答謝夫婦的銀錢。
夫妻二人很高興,他們只是順水推舟做了這件事,沒想到卻得到了這麼大的回報。
他們用這筆錢買了房子,又做起了生意,日子別提多紅火了。
發達以後,劉子賀便打算回村去看看,他要讓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都對他另眼相待。
他將生意交給其他人打理,然後就帶着妻兒老小回到了村子。
劉子賀的家已經變得破敗不堪,他又找人重新修繕了房子,這下村民們都知道劉子赫如今有錢了。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還是那句話:莫欺少年窮。
這些年村民們的生活並不順利,乾旱加上饑荒,很多人連像樣的飯都吃不上。
劉子赫家裡做了不少飯菜宴請全村的村民,村民們拖家帶口都來到了劉子赫的家,他們也說了不少恭維的話。
「我早就知道你是個有出息的孩子,你看如今你的日子過得多好!」
另外一個村民說:「你是我從小看着長大的,小時候你可願意和我玩兒了。」
劉子赫雖然是笑臉對人,但他內心卻是冷笑,這群人的德行他還不知道嗎。
當年他們聯合村長一起欺負他們家,不然父親也不會忍無可忍闖下了大禍。
不過他看了一圈,劉子赫發現這裡少了一個他。
他裝作漫不經心的說:「曾大牛現在在哪呀,也不知道他日子過得怎麼樣了。」
有人告訴他,曾大牛現在的日子過得很不好,唯一的兒子生了重病,他連治病的銀子都拿不出來。
當年這曾大牛經常欺負他,自己的柴火也讓他搶走了,這麼多年他一直記在心上。
如今他過得不好,劉子赫可是樂開了花,不過劉子赫還是決定要羞辱他一番。
按照村民的地址,劉子赫找到了曾大牛的家,他的家很破舊。
曾大牛的兒子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但是曾大牛一眼就認出出了劉子赫。
他也聽說了劉子赫如今日子紅火,再也不是那個被自己欺負的男孩了。
曾大牛說:「你是來看我笑話的嗎?」
劉子赫確實是這麼想的,不過他沒想到曾大牛會落到如今那個光景。
就像是你還沒找仇人報仇呢,仇人卻先倒下了,這讓劉子赫心中十分不快。
突然他靈光一現,他開口說道:「只要你三叩九拜的上山幫我砍三天柴,我就給你50兩銀子。」
劉子赫這是在羞辱曾大牛,他也沒指望曾大牛會答應,沒想到他卻一口答應下來。
曾大牛為了自己的兒子,他什麼苦都願意吃。
第2日他就在村民的指指點點中三叩九拜的上了山,果然一連砍了三天的柴。
最後一天他氣喘吁吁的將柴送到了劉子赫家,曾大牛本以為會得到50兩銀子。
誰知劉子赫卻賴起賬來,他說:「這些柴火是你欠我的,如今你還了也算理所應當。」
說完他就關起門來,不再理會曾大牛。
妻子阿玉說:「雖然他欺負過你,但是你這個玩笑開的有些大了,你也不怕引火燒身。」
劉子赫卻彷彿沒聽到一樣,他認為妻子又怎能懂得自己的委屈呢,如今他終於暢快了一回。
第2日曾大牛又找到劉子赫,希望他履行諾言,只要給了50兩銀子,讓曾大牛做什麼都行。
可是劉子赫想也沒想的就拒絕了,還將他趕出門外。
一位村民趕來說:「你快回家看看你的兒子吧,他好像不行了!」
等曾大牛趕回家,他的兒子已經閉上了雙眼,再也不能喊他父親了。
曾大牛悲傷欲絕,都是他這個做父親的沒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兒子死去。
劉子赫回家,他卻看到妻子從箱子里拿出了一件壽衣,劉子赫不明所以。
妻子說:「當初你的父親就是被人欺負而反擊的,如今你也做了這麼過分的事情,恐怕要大禍臨頭了。」
「曾大牛雖然做的不對,但你卻不能拿人家兒子開玩笑,因為你他連兒子最後一面都沒見到,你覺得他會放過你嗎?」
這時的劉子赫也知道自己這件事做過分了,他拿出50兩就要給曾大牛送去。
妻子說:「已經晚了,我們還是要想想怎麼逃命吧!」
夫妻倆人連夜收拾東西,然後帶著兒子坐上了馬車。
馬車還沒等到村口,就看到曾大牛在那裡截住了他們。
因為常年幹活,曾大牛的力氣很大,馬車也被他打翻在地。
劉子赫趕緊跪地求饒:「是我錯了,我不應該欺騙你,求求你放過我們吧!」
有村民聞訊趕來,但他們都是遠遠的看着,沒有一個人願意上來幫忙。
曾大牛說:「我的兒子已經死了,現在我什麼都不怕。」
說著他就拿起了一把劍,一家三口都受了傷,就在這危機時刻,劉子赫的兒子說了一句話。
「叔叔,我看見您的兒子了,他在那邊過得很好。」
「他勸你放下恩怨,不要再糾纏過往,三年後你會娶妻,而他也會回來的。」
正是因為這句話曾大牛放棄了復仇,他向劉子赫的肩膀刺了一劍,他們的恩怨一筆勾銷。
劉子赫將那50兩銀子留了下來,這是他承諾的,也是曾大牛應得的。
他和妻子看着這冷漠的村莊,決定這輩子再也不回來了。
三年後曾大牛果然娶妻生子,兒子長得和哥哥幾乎是一模一樣。
劉子赫也終於如釋重負,從那開始他不再糾結過去,選擇和家人幸福的生活,直到90歲去世。
總結:莫欺少年窮,別人落魄的時候不要落井下石,也許你也有求到人的一天。
窮寇莫追,當一個人處於絕境,千萬別去招惹他,否則很容易引火燒身。
得饒人處且饒人,即使報仇也要看什麼場合。
事情別往絕處做,寬容待人免危險。人生道路何其長,留有餘地家宅寧。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的原創民間故事,切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