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傳說>鐵拐李智懲劉知府

2022年10月14日11:51:23 故事 1505


<八仙傳說>鐵拐李智懲劉知府 - 天天要聞

千百年來,「八仙」的故事在民間久傳不絕。據說八仙之首乃是鐵拐李。鐵拐李姓李名玄,童年時家境十分貧寒,父母終日勞作,一家人依然過着凄苦的生活。

父母百般無奈,只得忍痛將李玄送進宰相家當書童。那是一個風雪交加的早晨,李玄見相府的僕人走進他家,便死死抓住門框,哭喊着不肯離去。

相府的僕人如狼似虎,強行將李玄拖出院門。李玄的父母望著兒子瘦小的身影消失在茫茫風雪之中,耳畔迴響着他那凄慘的哭叫聲,不禁淚如雨下,痛斷肝腸。

李玄進入相府後,終日伺候宰相,疲累不堪。宰相稍不如意,張口就罵,舉手便打。幼小的李玄在痛苦的煎熬中,心中深深地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一天夜晚,李玄為宰相送茶,不慎被門檻絆倒,將茶杯摔碎。宰相大怒,命人將李玄拖下去痛打。

亂棍之下,李玄渾身皮開肉綻,血流不止,一條腿竟被打斷!

宰相又命人將李玄趕出相府。李玄拖着斷腿,哀哭着沿路爬行,幸被一位善良的老人救起,把他背回家中將養棍傷。

半年後,李玄的傷口痊癒,只是那條斷腿已殘。從此,李玄便成了跛子,一瘸一拐地倚杖行走。

不久,李玄拜別老人,回到了家鄉。此時,家鄉正逢旱災,顆粒無收,餓殍遍地,哀鴻遍野,一片凄慘景象。

李玄的父母在飢餓和疾病的折磨下,已相繼去世,李玄撲倒在父母的墳塋上痛哭失聲。鄰居趙老漢見他年少無靠,便將他收留下來。

老少二人以討飯為生,相依為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李玄漸漸長大成人。

一日,李玄在刺骨寒風中乞討了一天,只討得一碗殘湯剩飯。他雖然早已飢餓難忍,但不肯自己吃下,而是將食物全部餵給患病的趙老漢。

入夜,李玄饑寒交迫,難以入睡。他索性翻身爬起,悄悄走出家門,想在村裡討些吃食。可是,夜深人靜之際,家家門戶緊閉,哪裡乞討得到呢!

他在街上轉來轉去,只覺得一陣陣頭暈目眩。他實在忍耐不住,便狠狠心,戰戰兢兢地翻過一家院牆。

他摸進屋內,悄悄摘下飯籃,裏面不見一塊乾糧;掀開鍋蓋,鍋內又空空如也;望望四周,無一值錢的物件,只有這口鐵鍋尚能換些燒餅。

他不禁暗忖:看來,這也是個貧窮人家,可為了活命,自己只好對不住他們了。於是,他悄悄拔起鐵鍋,離開了這裡。

來到街上,他又惴惴不安地想:我李玄苦熬半生,卻從未做過這等醜事,今日為何鬼迷了心竅…他暗自悔恨,想把鐵鍋送還,但此時天色已經微明,難免被人發現……

李玄正在躊躇,忽見一人迎面走來。他慌忙丟下鐵鍋,回身便逃。無奈他行走艱難,未出幾步,便被那人抓住。朦朧中,只見那人五十餘歲,手執拂塵,一派仙風道骨的氣韻。

那人笑道:「我已知道你的心思。你既有改正之意,就不必瞻前顧後。」說罷,將手中的拂塵一揮,天色頓時又變得昏暗下來。那人囑道:「放心去吧!送還鐵鍋,再端回一碗清水見我。我自有助你之策。」

李玄頓悟此人不是凡人,便不再猶豫,趕忙背起鐵鍋,送還原處,接着又從水缸中舀起一碗冷水。

李玄回到那人面前,雙手舉碗跪倒在地:「求仙師指點小民生路。」那人並不答話,接過水碗便朝李玄的竹杖潑去…只聽「噗」的一聲,那竹杖已變成一隻鐵拐。

那人又取出一個葫蘆,遞與李玄:「這葫蘆里裝有濟世良藥,可祛瘟除病。你帶上它普救眾生去吧!」

那人又舉起拂塵,向李玄頭上輕輕一擺,李玄頓時變成了一個中年人,駝背瘸腿,歪脖斜肩,腰別葫蘆,跛腳倚杖一那模樣煞是滑稽而又逗人喜愛。

那人說道:「我已將你度為仙人。你可巡行凡間,懲惡揚善,濟世安良。」言畢,化作一陣清風而去。從此,李玄便開始周遊四方,被人們稱為仙人鐵拐李。

一天,鐵拐李來到南嶽山下,看到路上不斷有騎馬坐轎的紅男綠女向東南方向行去。他想,此地定有喜慶之事。於是,便去向路邊賣酒的老者詢問究竟。

那老者長嘆一聲,憤然說道:「老弟有所不知,前面石門大屋有個大財主叫曠子廉。他良田萬頃,金銀萬兩,是本地有名的富豪。今天他慶賀六十大壽,為擺闊氣,竟用稻米鋪路!真是造孽啊!」

鐵拐李聽了,不禁大怒:「百姓用血汗種出的糧食,他卻當做泥巴踩在腳下,這還了得!我倒要見識見識!」說畢,便向老者拱手告辭。

鐵拐李輕輕吹出一口仙氣,那葫蘆就變作一個破罐。他提在手上,裝作討飯的乞丐,一瘸一拐地向石門大屋走去。

石門大屋的院落十分寬闊,共有九進十八廳,廳廳金碧輝煌。鐵拐李來到大門口,看到門前路上果然鋪着厚厚的一層稻米。

門外有不少乞丐望着地上的稻米,又望望那些橫眉立目的家丁,不住地搖頭嘆息。鐵拐李略一思索,便直朝大門闖去。

幾個守門的家丁見狀,立時擋住門口。鐵拐李說道:「我上有老,下有小,特來討些殘羹剩飯。可憐可憐我吧!」家丁們吼道:「老爺早有吩咐,殘羹剩飯還留着餵豬呢!老叫花子,快滾開!」

家丁們見鐵拐李不肯離去,便一齊擁上前來,噼噼啪啪一陣耳光,打得鐵拐李鼻青臉腫。

鐵拐李並不退縮,又彎腰去捧地上的稻米。家丁們厲聲喝道:「住手!老爺早有吩咐,寧肯將稻米踩碎,也不給你們這些叫花子,免得失了老爺的排場!」說著,又是一陣拳打腳踢……鐵拐李倒在地上,遍體鱗傷,動彈不得。

門外的乞丐們慌忙跑上前來,七手八腳將鐵拐李抬到一旁,勸道:「老人家,我們送你回家吧!人家有錢有勢,咱們怎敢惹他!」鐵拐李憤然說道:「哼,我今天偏要教訓教訓他!」

這時,曠子廉正在廳堂上大宴賓客,幾百桌酒席依次排開,壽麵壽酒、山珍海味源源送上,猜拳行令之聲不絕於耳……曠子廉坐在首席,連連說道:「諸位,請!請!」

可是,他的狐朋狗友們卻面面相覷,無人下箸。曠子廉心中詫異,定睛看時,只見菜盤裡竟有無數死蒼蠅卧於佳肴之上。

曠子廉頓時面如豬血,萬分尷尬,趕忙一面命人將菜肴撤下,一面親自跑到廚房氣咻咻地對廚師吼道:「混蛋,快給我重新做來!」

廚師們只得重做菜肴送上。曠子廉又面露笑容地說道:「諸位不必客氣,請!請!」豪紳們放心地舉箸夾菜,忽見菜肴上又出現一層死蠅,不由驚恐地連呼:「奇事!奇事!」

鄰桌的賓客不知首席出了何事,紛紛過來詢問。曠子廉大為羞惱,心中暗忖:久聞近處有個老叫花子頗具法術,今日幾百桌酒菜都好端端的,唯獨首席出蠅,定是門外有人搗鬼!

想到此處,他急忙起身離座,氣沖沖地走出大門,果然見到一個鼻青臉腫的老叫花子坐在地上。曠子廉上前喝問:「何方老叫花子,竟敢賴在此地?!」

鐵拐李一見此人來勢洶洶、不可一世的架勢,知道必是曠子廉,便大模大樣地說道:「我特意遠道趕來,求你舍些殘湯剩飯,捧些墊腳的稻米。誰知你的家奴不但不準,反將我打成這般模樣……」

曠子廉吼道:「你這無賴之徒,在此耍弄邪術,擾我宴席,今天叫你嘗嘗曠老爺的厲害!」說畢,便抬腳朝鐵拐李狠狠踢去……只聽「咔」的一聲,鐵拐李的肋骨斷了兩根。

鐵拐李卻眉頭也不皺一下,依然不緊不慢地說道:「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曠子廉聽了,愈發惱恨:「左右,還不給我動手!」家丁們得令,如狼似虎地撲上去,舉棍亂打…

鐵拐李圓睜怒目,指着曠子廉喝道:「不怕你有萬頃良田,我讓你賠不起償命錢!」

只見鐵拐李雙眼一閉,口吐鮮血,倒斃在打手們的棍棒之下。曠子廉鼻孔里哼了一聲,冷冷說道:「死個叫花子,如同死個螞蟻。來人呀,將他用破席捲起,扔到亂葬崗去!」說完,返身走進大門。

乞丐們目睹這一慘景,無不義憤填膺。他們商議一番,決定去找巡撫趙申喬告狀。

卻說湖南巡撫趙申喬正在南嶽監修大廟,他聽罷乞丐們的申訴,心中暗想:「本官早已訪得曠子廉驕橫無道,今天正可趁此機會將他懲處。」於是,他命人備轎,立即向石門大屋進發。

此時,石門大屋的家丁們正奉曠子廉之命,找來破席捲裹鐵拐李的屍體。不料,那屍體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彷彿與地面牢牢粘在一起,家丁們使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抬起。消息傳開,引來許多百姓圍觀。

家丁們慌忙向曠子廉稟報。曠子廉趕來看了也大惑不解。這時,忽然傳來一聲高喊:「巡撫大人到!」曠子廉聞聽,心中不由有些慌亂,趕忙上前迎接。

趙申喬走下轎子,並不理睬曠子廉,徑直走到鐵拐李的屍體前,命仵作驗屍。說也奇怪,那屍體此時竟不再粘在地上,可以隨意搬動了。

仵作驗屍時,搜出一張字條來。趙申喬接過細看,只見上面寫道:敬告巡撫趙公祖,李翁不索償命頭。曠家掃地出門去,教訓富豪記千秋。

趙申喬讀畢,聯想起乞丐們的申訴,又對屍體端詳一番,知道死者絕非凡人。於是,他將字條收起,大喝一聲:「將曠子廉拿下!」差役們立即擁上,將曠子廉捆起。

趙申喬喝道:「曠子廉,你自恃豪富,無惡不作,本官判你監禁半年,掃地出門,田地家產一律充公!」百姓們聽了,無不拍手稱快。

百姓們為了感謝「老叫花子」,便集資將他收斂入棺。可是,人們抬起靈柩時,卻覺得輕得出奇。打開棺材看去一裏面早已空空如也。原來,鐵拐李已化作一縷輕煙離去了。

半年後,曠子廉出獄,因家人離散,財產充公,只得沿街乞討,也成了一名叫花子。不久,便凍死在大路上。

再說鐵拐李離開了南嶽,一路雲遊,來到浙江杭州。只見街市上店鋪鱗次櫛比,五行八作,無所不有,人來車往,熱鬧非凡。

鐵拐李在街市上漫步,不覺走到一家診所門前。他見這小小的診所外求醫者甚多,而一些大藥鋪的坐堂醫生卻只有少許人問津,不由感到詫異。

他從求醫者口中得知,這家診所的醫生名叫朱養心,為人善良厚道,童叟無欺;對窮人尤為優待,開方施藥,分文不取,深得杭州百姓的信賴和敬慕。鐵拐李聽罷,略一思忖,便決定親自考察他一番。

第二天,鐵拐李又來到診所門前。他破衣襤衫,渾身長滿瘡癤,臭氣熏人。他一手在身上抓癢,一手伸出向人們乞討。幾個富人見了,忙捂住鼻子斥道:「臭叫花子,滾開!」

朱養心見這跛腳叫花子渾身瘡療,痛癢難耐,便請求醫的人們稍候,將鐵拐李讓進屋內,小心翼翼地為他脫下衣衫,輕輕擦凈膿血,敷上藥膏。

隨後,朱養心從屋裡取出一件半新衣衫給鐵拐李換上。鐵拐李不發一言,只是在跨出門檻時,回首向朱養心點點頭,便一瘸一拐地走了。

幾天後,鐵拐李又來到朱養心的診所。他上身赤裸,渾身的瘡療也未見半點好轉。朱養心見他凍得瑟瑟發抖,趕忙又取出一件新衣給他披上。

朱養心關切地問:「那天我送你的衣衫呢?」鐵拐李低頭不語。「哦,大概是換飯吃了吧?」鐵拐李難為情地點點頭。朱養心即掏出一把銅錢塞到他的手裡,並為他重新敷了藥膏。

可是,一連治療了兩個月,鐵拐李的瘡癤始終不愈。朱養心已無藥膏,正欲勸鐵拐李到別處就醫,但一見他那痛苦愁悶的樣子,便改口道:「你別著急,明天我上采些草藥配製藥膏。你後天再來吧!」鐵拐李這才滿意地離去了。

第二天清晨,朱養心推開屋門,方知夜間降了一場大雪。他不禁猶豫起來:這樣的天氣上山……但又轉念一想,既然答應了人家,就一定要去。他身披蓑衣,毅然登上了紫陽山。

山巒已被大雪封蓋,朱養心走遍紫陽山,也未尋到草藥。正在為難之際,忽見前方一塊巨石上擺放着一張荷葉,他上前拾起,見上面寫着一首順口溜:銅綠銅綠,拔毒治瘡。荷葉井水,乃為良方。

他暗想:莫非是仙人指點?!連忙回到家中,將荷葉浸入井水。不久,井水果然變得碧綠,他便用綠水製成藥膏。

朱養心用銅綠膏很快治癒了鐵拐李的瘡療。鐵拐李依然一言不發一隻從口袋中掏出一張白紙,抓起毛筆刷刷幾下,便畫了一條青龍。他指指正面牆壁,暗示朱養心將畫掛於此處。隨後,便徑自離去了了。

從此,朱養心便有了一手治瘡療的絕技,可稱是藥到病除,前來求醫者與日俱增。這使杭州城內一所大藥鋪的齊掌柜十分嫉妒。

齊掌柜是當地劉知府的內弟,頗具勢力。他暗暗買通一名無賴,在一個狂風大作的夜晚,潛入朱養心的診所放起火來。一時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列火愈燒愈旺。

人們紛紛趕來救火,但火勢太猛,難以撲滅。正當人們為朱養心的性命擔憂時,忽見一股水柱自屋內噴出,其勢如巨浪拍岸,瞬間便將大火熄滅。

隨後,人們驚喜地看到,朱養心安然無恙地步出診所。他告訴人們,是那幅畫上的青龍飛起噴水,將大火熄滅。

人們不禁紛紛稱奇。朱養心此時才恍然大悟:那滿身瘡療的叫花子即是神仙鐵拐李;那銅綠膏的仙方也是他特意贈予的。他遙望東方,暗暗向鐵拐李祝禱致謝……

幾年後,朱養心無病而終,杭州城的百姓不勝痛惜。人們深切懷念朱養心,也只好無可奈何地忍受藥鋪庸醫的敲詐了。

不久,杭州鼓樓附近的小石橋邊,出現了一位專治瘡療的走方郎中。此人粗眉闊嘴,鬍鬚滿腮,跛足駝背,手執鐵拐,坐在一柄大布傘下。

此人其貌不揚,醫術卻頗為高明。一位爛足三年、百治不愈的患者,走方郎中只用了一貼膏藥,便使他恢復如初了。消息傳開,求醫者紛紛趕來。原來,鐵拐李知悉朱養心病故後,人們又受庸醫的欺詐,便憤然而來。

鐵拐李一時名聲大噪,被百姓們稱為「賽華佗」。於是,那些庸醫的生意又清冷不堪了。他們惱恨至極,便湊了百兩銀子讓齊掌柜轉送劉知府,懇求他將「賽華佗」趕出杭州。

劉知府受了賄賂,況且此事又關聯着內弟的利害,便爽然應允了這一請求,當即命人速去捉拿「賽華佗」。

鐵拐李被抓進知府衙門,直挺挺地站立在大堂之上。劉知府見狀大怒,「啪」地一拍驚堂木,喝道:「你這江湖騙子,見了本府為何不跪?」

鐵拐李俏皮地一笑:「我乃跛足之人,膝蓋骨不能彎曲。我是從來不跪的。」「你從哪裡來?叫什麼名字?」鐵拐李狡黠地笑道:「我無名無姓,人們叫我『賽華佗』。若問我從哪裡來,我可記不清啦!」

知府雙目一瞪:「你既是『賽華佗』,為何不先將自已的駝背治好?分明是一個詐騙錢財的歹徒!」鐵拐李聽了,舉手指向劉知府。劉知府頓覺脊背奇癢,似有什麼東西在爬動,不由伸手撓來撓去。

鐵拐李哈哈大笑道:「知府大人,多少世人管不了自己的事,蓋屋的為何住草房?種穀的為何餓肚腸?官府為何貪贓受賄?這些你為何不問?」劉知府聽了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劉知府惱羞成怒,將驚堂木拍得震天響:「來人呀,將他關進死囚牢!」

退堂後,知府覺得背部愈發癢痛,忙脫下外衣,令衙役們察看。原來,他的脊柱左側已隆起一個硬塊。

這硬塊長勢極快,片刻便成了一個療瘡,疼得劉知府在床上呻吟不止。師爺見狀勸道:「老爺,我聽說那『賽華佗』是個治瘡療的高手,不妨讓他診治,待醫好疔瘡再將他治罪不遲。」

劉知府痛癢難耐,只得差人去獄中將鐵拐李帶到內室,命他診治。鐵拐李對療瘡粗略地打量幾眼,將一貼狗皮膏藥敷在患處,便徑自回牢去了。

不料,一夜之間,劉知府背上的療瘡不但未見好轉,反而流膿消血,愈來愈大。

天明後,鐵拐李又被押到內室。劉知府卧在床上,怒聲吼道:「為何療瘡愈發疼痛?定是你在膏藥里暗放毒藥加害本府!」

鐵拐李不慌不忙地說道:「且慢,待我查看一番,再作定論。」他走近劉知府,揭起膏藥審視片刻,道:「這疔瘡里大外小,喚作『穿心爛』,因你平日作惡多端,故患此症,是無藥可救的。這與我的膏藥毫不相於!」

劉知府聽了,氣急敗壞地叫道:「該死的歹徒,竟敢辱罵本府!來人呀,將他拉出去斬首!」

「慢!」隨着一聲嬌滴滴的喊聲,從簾後走出一個面貌奇醜的婦人。此人乃是劉知府的夫人,她久聞「賽華佗」醫術高明,欲請他為自己改容換貌。剛才她在簾後聞聽劉知府要將「賽華佗」斬首,便趕忙出來制止。

夫人上前說道:「『賽華佗』你若能使我變醜為美,我便將你開罪釋放。」鐵拐李暗忖:我何不將這刁鑽婦人一併懲治。於是,他嘻嘻笑道:「貧道煉丹千日,始得變容仙丹,可使老嫗變為少女,醜婦變為美人!」

夫人聞聽喜不自禁,連聲說道:「快,快將仙丹送我服用。」劉知府氣惱地說:「夫人,他乃是江湖騙子,你…」夫人不待他說完,便喝道:「你你給我住嘴!」劉知府一向懼內,見夫人震怒,立刻閉口不語了。

夫人令差役們退下後,對鐵拐李道:「請速將仙丹交我服用!」鐵拐李回答:「且慢,貧道先要為夫人塗面,然後方能服用仙丹。」說罷,便取出紅、黃、藍等七種顏色,裝腔作勢地塗抹在夫人的臉上。

接着,鐵拐李從鞋底摳下一把泥巴,將其揉成一個黑蛋,又隨手取過桌上的一支玉盞,將黑蛋丟進盞內,衝上沸水,合上盞蓋,便閉目靜坐,低頭不語。

夫人見盞中黑蛋漸漸漲大,心中不由一陣噁心。劉知府忍耐不住,破口罵道:「你這個歹徒,竟敢如此捉弄夫人……」鐵拐李並不抬頭,冷冷地打斷他:「你如再胡言亂語,仙丹便會失靈,連夫人臉上的顏色也無法洗去!」

夫人聽了,厲聲斥責劉知府:「你若壞了我的大事,我饒不了你!」知府手指盞中之物,輕聲道:「夫人,這穢物如何下咽?」鐵拐李佯怒站起,說道:「如此攪鬧,貧道收法不治了!」

夫人見狀,忙向鐵拐李賠禮道:「道家不必羞惱,請繼續作法吧!」又返身在知府腿上狠擰一把,罵道:「老不死的,若再多口,我撕爛你的狗嘴!」

劉知府連連告饒:「夫人息怒,我再也不敢多嘴了!」鐵拐李朝劉知府狠瞪一眼,這才走到桌前,揭開盞蓋,對夫人招手道:「夫人,請過目!」

夫人急步趨前,細細觀看,突然驚喜地拍掌叫道:「我的天!」原來,透過玉盞隱約可見一位天姿國色的美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輕如鴻雁,靜若沉魚……

鐵拐李嘻嘻笑道:「夫人,服下丹藥,就可變作杯中美女模樣。」夫人眉開眼笑地問道:「當真?」說罷,迫不及待地端起玉盞,一飲而盡。

突然,玉盞「啪」的一聲落在地上,夫人雙目呆直,捧腹號叫一聲,便仰倒在地,翻滾不止。

劉知府顧不得療瘡疼痛,慌忙下床扶起夫人。此時,夫人四肢抽搐,已不省人事了。劉知府見鐵拐李在一旁嬉笑,不禁恨得咬牙切齒,大聲喊道:「來人呀,將這妖賊五馬分屍!」

差人們擁進屋內,正欲捆綁鐵拐李,卻見他哈哈大笑道:「你這無知之徒,毛毛蟲變蝴蝶,尚須冬眠成蛹。夫人如此醜陋,不吃些苦頭,豈能變容?!」他回身指着夫人,又對知府道:「你來看!」

知府回首望去,只見夫人打個哈欠,緩緩站起,果然面目大變,如杯中美女,貌似天仙。他疑惑地問道:「你是……」夫人嬌媚地一笑:「怎麼?認不出我了?」

知府這才轉憂為喜。此時,夫人實現了心愿,竟自食其言,吩咐差役仍將鐵拐李監押牢獄,聽候發落。鐵拐李暗想:果然是個刁婦,我定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夫人變容後,正逢皇帝在民間選美。夫人想以自已的美貌獲取皇帝的寵愛,討封作妃,便與劉知府商議:要假冒劉知府之女的名義進宮應選。劉知府懼她是宰相之女,只得忍氣吞聲地應允。

這天清晨,夫人精心梳洗打扮,穿得花團錦簇,喜眉笑眼地登上大轎。知府派遣幾十名家丁差役護衛,威風凜凜地向京城進發。

夫人來到京城,便派差役將自已的畫像送往皇宮。此時,皇帝正在宮中選美,殿內香煙繚繞,細樂輕奏,一排美女魚貫而進,隨着樂曲輕歌曼舞。皇帝一一看過,皆不稱心。

皇帝正在煩悶,太監呈上劉知府夫人的畫像。皇帝初觀之,面露喜色;再觀之,竟張大嘴巴久久不能合攏。

皇帝當即宣召劉知府的「小姐」進官。劉知府的夫人聞訊大喜,立即趕到宮中,在宮娥的簇擁下向大殿走去。

夫人一步三扭地進入大殿,伏地參拜皇帝,皇帝忘情地站起身來,嘻嘻笑道:「抬起頭來。」

夫人含羞抬首,不料,皇帝突然驚叫一聲,慌忙舉袖掩面,渾身顫抖,癱坐在龍椅之上。宮娥也如見猙獰惡鬼,嚇得四處逃散。

原來,鐵拐李在獄中暗暗作法,已將夫人變回原貌。夫人並不知曉,依然朝着皇帝大作媚態,頻送秋波。

片刻,皇帝醒悟過來,不禁大怒:「妖魔鬧宮,驚嚇於朕,拉出去處死!」劉知府的夫人聽了,有如霹靂轟頂,登時昏倒在地。

御林軍衝上前來,將劉知府的夫人拖出宮外。這個貌丑心歹的刁婦,頓時死於亂刀之下。

消息傳到杭州,劉知府大驚失色,即命差役將鐵拐李押進大堂,咬牙切齒地叫道:「你竟敢施展妖術,害死本府夫人。本府恨不能食你的肉,喝你的血!」鐵拐李聽了大笑:「狗官,你今日也休想活命!」

劉知府大吼一聲:「快將他綁出門外,斬首示眾!」話音剛落,門外忽然傳來一聲高喊:「欽差大人到!」接着,欽差在一群武士的簇擁下進入大堂。

劉知府連忙跪地迎接。欽差大人厲聲斥道:「你膽大欺君,以醜婦驚擾聖駕,罪該萬誅。左右,將他就此處死!」

劉知府苦苦告饒,申明此事皆為鐵拐李的妖術作怪。欽差大人哪裡聽他分辯,手一揮,武士們便將他的烏紗帽摘下;刀光閃處,劉知府的人頭登時落地。

欽差走後,師爺便令衙役們將鐵拐李緊緊捆綁起來,以「妖術惑眾」的罪名,將他押赴刑場問斬。

杭州城的百姓聞訊紛紛趕來。他們一面暗暗咒罵官府,一面眼含熱淚地望着鐵拐李,默默向他告別。

走上小石橋,鐵拐李停住腳步,向百姓們喊道:「各位鄉親父老,臨別無以相贈,請諸位收下幾貼膏藥吧!」說罷,一揚左手,空中便出現無數貼膏藥,飛入人群之中。

衙役們撲上前來,要將鐵拐李押走。鐵拐李大笑道:「不勞諸位大駕,我老李自行去也!」只見他縱身一躍,跳下橋去。隨着「撲通」一聲,河水濺起一簇水花,盪開一片漣漪……

百姓們大驚,齊向河邊擁去。忽然,水面上騰起一股青煙,只見鐵拐李身背葫蘆、拄着鐵拐,隨着青煙裊裊上升;他笑容滿面地向人們頻頻招手,漸漸隱入雲端……人們頓時明白了:「賽華佗」原來竟是仙人鐵拐李啊!

從此,杭州城的百姓時常懷念鐵拐李,每逢年節,人們總要來到小石橋上,盼望能見到這位仙人。於是,這座小石橋便被後人稱為「望仙橋」了。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裏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裏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裏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的士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