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象棋斷案,被撥弄是非
古時候,北方有一個林姓的知縣,為人清正廉潔,斷案如神,愛民如此,人稱林青天。但是據說其剛開始上任時,並沒有什麼斷案能力。
林知縣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總算考取了功名,當上了知縣。但是林知縣心比天高,覺得自己能力強,但是卻被分配到一個苦寒之地,心想自己一個南方人,但是卻被分到北方做官,心裏對吏部的官員不滿,所以有點破罐破摔,很多公務都交給下屬去負責,自己做甩手掌柜,樂得清閑。
遇到有人告狀的時候,林知縣喜歡把公務交給一個李姓的衙役,誰對誰錯,全部按照衙役的暗示來裁斷。方法是:在大堂的公案上放一個小棋盤,盤內放兩枚棋子。一枚是「仕」,一枚是「相」。每次審理案件時,被告、原告左右站立,到審後斷案時,林知縣見李衙役把「仕」放在哪邊,哪邊就是有理的一方:「相」在哪邊,因為下象棋時常說「飛相」,取「非」的意思,就是無理的一方。
在前面的幾個案子,李衙役都能夠秉公處理,幾個案子都處理得很公正,林知縣心裏暗自得意,覺得自己有識人之能,是自己慧眼識珠,找到了一個好幫手。
然而,這個暗號被一個劉姓的衙役知道了,劉衙役與李衙役素來不和,看到李衙役受林知縣重用,心裏很是不服氣。一個審案,劉衙役乘給林知縣倒茶的機會,把李衙役事先擺好的兩枚棋子用手一撥,「仕」和「相」就換了位置。結果林知縣判錯了一案。
林知縣的夫人很有才氣,她知道林知縣斷錯案後,很快就知道的事情的原委,她告訴丈夫:「有人撥弄是(什)非(飛),今後應引以為戒。」
二、筆管斷案,變顛倒黑白
自那以後,林知縣再不用「仕」、「相」的辦法審判案件了。在審案時,改為由夫人在公堂的側室聽審,到要裁斷案件時,夫人就叫丫鬟拿筆筒給林知縣,內有一支筆管,筆管一頭黑,一頭白。若是黑在上,則原告無理;若白在上,則原告有理。用這個辦法,林知縣也斷了幾個公正的案子。
一日斷案,丫鬟送來筆管的時候,知縣為了掩人耳目,假意跟丫鬟多說幾句話,中途把筆管拿在手中撥弄,結果待丫鬟回去時,筆管的黑白已經顛倒,林知縣不出意外的斷錯了案。退堂後,夫人告訴林知縣又顛倒了黑白,並希望林知縣能夠學會自己斷案,否則遲早釀成大禍。
兩次斷錯案子後,林知縣心想:審案依靠衙役,被人撥弄了是非;依靠夫人,自己又顛倒了黑白,看來依靠別人判案終究不是個辦法。
三、奮發圖強,終成林晴天
自那以後,林知縣刻苦鑽研歷代審案方策,經常便服私訪,遇到案子都是先經過雙發的陳述與申辯,從中找出矛盾所在,利用矛盾反駁對方,再沒錯判案件,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林青天。
朝廷聽說林知縣的故事後,將他調回了南方故鄉任知府,林知縣終於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衣錦還鄉。
四、以史為鑒,以明得失
1. 自暴自棄,任用衙役猶如今天任用臨時工,釀錯只是遲早的事情。
2. 家有賢妻,成功逆襲是預料之中,每個男人成功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
3.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林知縣沒有剛愎自用,而是聽從夫人的建議,正視自己的錯誤,奮發圖強,聽老婆的話,沒錯。
4. 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學習斷案,雖能斷案一時,但不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