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叫那達鄉的地方,這裡民風淳樸,百姓們也算是安居樂業。
這年村子裏下了一場大雪,很多村民都躲在家裡,即使外出也都步履匆匆。
有位村民去城裡辦事,沒想到居然發現一對母子躺在雪地上。
他們應該已經凍了很長時間,現在人都已經昏迷不醒。
村民趕緊回村叫人,眾人七手八腳地去救下了這對母子。
一天以後母親醒了,知道是村民們救的他們,她心裏十分感激。
「如果不是你們,我們母子恐怕早已經凍死街頭了。」
村民們都很熱心,村長還找了間空房子讓他們住了下了。
母親宋氏就帶着十二歲的周志鑫住了下來,平日就靠着宋氏刺繡為生。
宋氏去挑水,村裡的張大寶見到後連忙上前去幫她。
宋氏卻拒絕了他的好意,因為當初村裡的婦人曾經對她說過:「你離這個張大寶遠一點。」
張大寶就是個無賴,平日里在村子裏是偷雞摸狗,村民見他都躲得遠遠的。
宋氏也不例外,她在這個村裡沒有親人,為了避免麻煩,她一直是關門過日子。
可是有的人不是你想躲就能躲掉的,宋氏也是如此。
張大寶看上了孫氏,他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就上門提親。
可想而知他吃了個閉門羹,周圍看熱鬧的村民有不少嘲笑他的。
「也不看看自己長什麼樣,真是自不量力。」
大家誰也沒想到張大寶會因為丟了面子而心生怨恨。
就在當晚一聲慘叫讓人們從睡夢中驚醒,緊接着就聽見周志鑫大喊:「救人啊,張大寶殺人了。」
當人們趕到的時候,就看到宋氏倒在了血泊之中。
宋氏臨終前交代:「記住,你是永興周家的長孫,你早晚有一天是要回去的。」
她將一個金鎖交給周志鑫,這之後便去世了,只留下周志鑫在那裡失聲痛哭。
雖然官府全力地緝拿兇手,但是張大寶逃往何處誰也不知道,這件事就擱置下來。
等宋氏的葬禮辦完,周志鑫的去留又成了問題。
村民們很熱心,可他們都很窮,誰都不願意再多養一個孩子。
正當眾人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李老漢說:「就讓這個孩子跟着我吧!」
大家都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從此周志鑫就跟着李老漢生活。
李老漢無兒無女,但他會吹嗩吶,平日誰家要辦紅白喜事都會來找李老漢。
李老漢對周志鑫說道:「你以後就跟着我學嗩吶,將來有個手藝也能養家糊口。」
起初周志鑫並不願意學習,他認為以後可是要做大事,賺大錢的,學了也用不上。
對於學嗩吶之事是三天曬網兩天打魚,李老漢知道是時候給他一些教訓了。
李老漢說:「雖然你現在你跟着我,但我這裡不養閑人,你明天就去碼頭賺錢。」
周志鑫來到碼頭出苦力,他畢竟是個孩子,當一袋袋貨物壓在他的身上,他覺得每步路都走得十分艱難。
好不容易熬到了回家,老闆給了他十個銅板。
這下周志鑫不願意了,他質問老闆:「別人你給了50個銅板,你為什麼只給我10個?」
老闆說:「別人可以扛50個麻袋,你只扛10個,你怎好意思向我要多出來的40文?」
周志鑫聽完這話慚愧地低下了頭,他只能拿着辛苦賺的錢買了兩個包子。
李老漢看着周志鑫一臉沮喪地回來,並沒有急於教訓他,反而是給了他5兩銀子。
李老漢說:「你拿着錢去做生意吧!」
周志鑫拿着錢買了不少貨物,他走街串巷地買東西。
本以為這次萬無一失,沒想到他沒開張呢,他的貨物就被一群人搶光了。
據一位幹了很多年的賣貨郎講:「你去的那個村莊,我們都不敢去,他們那裡民風彪悍,人能活着回來就不錯了。」
這次的周志鑫賠光了銀子,當看到李老漢做好了飯菜等他時,周志鑫忍不住哭了。
他問道:「是不是像我這樣的人註定要一事無成?」
李老漢耐心地說:「你現在年齡太小,又不懂得人世間的險惡,吃點苦頭也在所難免。」
「你跟着我學嗩吶,也不過是有一技之長傍身,將來的事誰又說得准呢?」
從那天開始,周志鑫就跟着李老漢學習吹嗩吶,因為他很聰慧,兩年後他就能獨當一面了。
有時李老漢忙不過來,人們就會邀請周志鑫,漸漸地他在十里八村也有了些名氣。
李老漢看着自己的衣缽後繼有人,他很高興,了卻心事的他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周志鑫失去兩位重要的親人,他內心也十分痛苦,於是他就在酒館喝酒。
等回家時他看見一位少年倒在了地上,這讓周志鑫想起他和母親當日的情景。
如果不是村民們的幫助,他們母子早就不在人世了,如今他也遇到這樣的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他將少年回家中休養,過了兩天少年終於醒了過來。
少年名叫孫仲景,自幼父母雙亡,好不容易在城裡找了份打雜的工,沒想到老闆卻苛扣他的工錢。
孫仲景氣不過去找老闆理論,反而遭到了老闆的一頓毒打,沒有辦法他才逃了出來。
周志鑫動了惻隱之心,他將孫仲景留了下來,還要教他學嗩吶。
誰知孫仲景非但不學,還整日躺在家裡什麼活也不幹。
周志鑫覺得他可憐,頂多說上他兩句也就算了,但是這天他忍無可忍。
周志鑫辛苦了一天賺了二兩銀子,他回家打開箱子就想將銀子放進去。
可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錢袋裡的錢不翼而飛了,那是他辛苦攢下的幾十兩銀子,他急得團團轉。
恢復一些理智的周志鑫第1個懷疑的就是孫仲景,因為家中只有他們兩個人。
他出門去找孫仲景,最後在一間酒樓里找到了他,而那幾十兩銀子早就讓他揮霍一空了。
周志鑫憤怒地打了孫仲景一巴掌:「你知不知道我賺的這些銀子有多麼辛苦?」
孫仲景也生氣了,心裏想:不就是花了他一點銀子嗎,他何苦這樣為難自己?
於是孫仲景離開了周志鑫的家,周志鑫本以為事情已經了結,他也權當是破財消災了。
沒想到幾天後他外出歸來,卻發現家裡已經是被翻的亂八七糟。
趕緊去查看丟了什麼東西,這時才發現母親臨終前留給他的鐲子不見了。
那是他以後認祖歸宗的證物,如今沒有了他還怎麼去找自己的親人呢?
要怪只能怪他的粗心大意,明明已經將孫仲景趕出去了,為什麼不換一把鎖呢?
如果他再細心一點,孫仲景是沒有可乘之機的。
雖然很心痛,但是日子還要過下去,周志鑫覺得即使信物沒有了,他終有一天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一轉眼又是幾年過去,周志鑫仍然繼續吹着嗩吶,一曲嗩吶,道盡的是人間的悲歡離合。
突然知府的管家找到他,關鍵管家拿出了十兩銀子。
「知府夫人昨天病逝了,大人想請你去吹嗩吶以表示對夫人離世的哀痛。」
十兩銀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周志鑫想也沒想的就答應了。
等葬禮那天,周志鑫吹響了嗩吶,嗩吶聲的悲切之情讓大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知府更是幾度熱淚盈眶,誰都沒有注意到一位老者強忍着淚水連連點頭。
葬禮結束後,有一位老者拿出了20兩銀子請周志鑫去吹嗩吶。
周志鑫喜出望外,他覺得自己最近的財運實在是太好了。
他跟着老者來到山上,卻發現老者居然在墳墓那裡停下了腳步。
周志鑫有些害怕,雖然他沒少給白事吹嗩吶,那也是給活人聽的。
老者全當沒看見,他給周志鑫講了一個故事,聽完之後的周志鑫淚流滿面。
老者本是一名正直的官員,他為官清廉,很受當地百姓的尊敬。
老者與妻子也是恩愛有加,尤其是兒子的出生,這讓老者覺得此生無憾。
有一個老漢來報案,說是他的兒子進城賣瓜好都好幾天了還沒回家。
老者趕緊派人調查,最終在一處廢棄的房子找到了老漢的兒子,而他已經去世多時了。
通過抽絲撥繭,老者找到了兇手,他正是宰相的兒子。
此人從小在溺愛中長大,這養成了他目中無人囂張跋扈的性格。
他在賭場輸了錢,心情很不好,走在路上又被一個西瓜攔住了去路。
而賣西瓜的小販正是老漢的兒子,他二話不說就將老漢的兒子給打死了。
雖然解了心頭之氣,但是他畢竟殺了人,他很害怕,最後在管家的幫助下逃跑了。
這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宰相的兒子被關進了大牢。
這可把宰相急壞了,他趕緊去找老者老者求情。
「只要你放了我的兒子,金銀珠寶,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老者剛正不阿,沒有同意宰相的要求,最終宰相的兒子被斬首。
宰相因此懷恨在心,他安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老者關進了大牢。
宰相不甘心,他說:「我也要他常嘗嘗失去兒子的痛苦!」
已經覺察不妙的妻子為了讓兒子平安的長大,將孩子託付給自己的丫鬟並連夜逃走。
丫鬟前腳剛離開,妻子就被殺手殺死了。
後來宰相因為貪贓枉法被抓了,老者這才從大牢放了出來,可此時已經物是人非。
老者心灰意冷,他選擇從商,沒想到卻成了城裡的首富。
這些年來老者對妻子一直有虧欠,那天聽到周志鑫的嗩吶聲,他就想讓妻子也聽一聽。
周志鑫也百感交集,他對老者說:「希望你能活得高興一些,相信終有一天你會一家團聚的。」
老者笑着說:「我的兒子已經找到了,他現在就在我身邊。」
周志鑫也為老者感到高興,他們兩個都姓周,因此兩個人成了忘年交。
從那天起周志鑫經常去老者的府里,閑暇之餘兩個人在一起說說笑笑。
老者說:「我也不知道為何,一見到你心情就特別好。」
周志鑫也有這樣的感覺,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緣分吧!
過年那天周志鑫來給老者送年禮,他發現有一位男子的身影自己很熟悉。
等他走近,此人不就是殺害他母親的兇手張大寶嗎?
周志鑫大喊一聲:「張大寶,我看你哪裡逃?
而那人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那是拔腿就跑,沒過一會兒人就不見了蹤影。
周志鑫畢竟來府里的次數有限,對府中的道路也不熟悉,他也只能暗自懊惱。
等見到了老者,周志鑫就將此事跟他說了,老者二話沒說就將府里的下人都召集到院子里。
周志鑫明明看到了張大寶,但在這群下人當中並未發現自己要找的人。
管家提醒道:「少爺的下人還沒有查過,不過少爺現在出門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周志鑫也只能作罷,他打算等着這家的少爺回來再去看看。
周志鑫無奈的回家,沒想到正趕上修路,他只能走小路。
小路正好路過一個亂葬崗,他走着走着就聽見有人在說話,在這種地方說話想想都讓人害怕。
周志鑫想聽聽他們說的是什麼話,於是就躲在了一個大石頭下認真聆聽。
其中一個聲音說:「我們做小鬼的也不容易,過幾天有位叫周志鑫的男子也要和我們一樣了。」
周志鑫大驚失色,自己身體健康又年紀輕輕的,怎麼會死呢?
而且說話的居然是小鬼,那麼他們說的話八九不離十了。
另一位小鬼說:「那他有沒有什麼辦法能逃過此劫呢?」
小鬼回答:「周志鑫在緊要關頭一定要搶回那副金手鐲,金手鐲到手了自然也就平安無事。」
說完兩個小鬼就消失了,而周志鑫也將小鬼的話記在了心中。
等周志鑫再來到老者家,卻發現老者並未在家,正當他要起身告辭的時候,突然從屋裡竄出幾個人將周志鑫制服。
周志鑫被帶到了柴房,他到現在也沒想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直到從柴房進來兩個人,而這兩個人他都認識。
第1個是殺了宋氏的張大寶,第2個就是曾經幫助過的孫仲景。
周志鑫不明白這兩個人怎麼走在一起的,而且還狼狽為奸的將自己綁了。
周志鑫說的:「即使要死,也要讓我死個明白!」
孫仲景點點頭:「看在你曾經救過我的恩情上,我就告訴你事情的真相吧!」
當年孫仲景偷了周志鑫的鐲子,他本來拿去當鋪去換錢,當鋪的老闆一見到鐲子就叫來了老者。
老者一看便認定是他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兒子,還給他改了姓氏,他現在叫周仲景。
後來老者給他安排僕人,這位僕人就是張大寶,現在化名張大根。
當年張大寶回到家,越想越生氣,他一直在自言自語。
「其他村民看不起我也就算了,你宋氏憑什麼看不起我?」
於是他最終被憤怒沖昏了頭腦,拿起家裡的刀就來到了宋氏家中。
等他看到血,張大寶的意識終於清醒了一些,他趁着村民都沒來之際逃跑了。
後來張大寶無意間看到了鐲子,他曾在宋氏那裡見過,於是便明白這個周仲景是假冒的。
因此他威脅孫仲景:「你以後要聽我的,還要給我很多銀子,否則我就殺了你。」
孫仲景很害怕,萬一身份泄露,他現在的好日子就沒有了。
他本來是想將張大寶殺掉,可還沒等着動手,李大寶就慌張地說:「周志鑫回來了,而且還和你的父親見了面。」
兩個人有了共同的敵人,他們當即決定殺死周志鑫以絕後患。
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周志鑫說:「我不應該太善良,怪只怪我識人不清。」
兩個人拿起劍就向周志鑫身上刺去,而周志清這麼一擋繩子居然鬆開了。
他看到了孫仲景手腕上的鐲子,他想起小鬼說的話。
他趁跟孫仲景舉劍之際,一把將鐲子搶了過來。
就在孫仲景劍落下的時候,鐲子發出了一道光,直接刺進了兩個人的身體。
他們倒地昏迷不醒,之後被官府的人帶走,周志鑫終於安全了。
鐲子代表母親對孩子的愛,孩子有危險鐲子就會救他。
而老者終於知道周志鑫是自己的兒子,父子倆不禁的淚流滿面。
他們來到周志鑫兩位母親的墓前,感謝他們的捨命相護。
周志鑫和老者一直在一起生活,直到周志鑫子孫滿堂活到101歲安詳的去世。
總結: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了壞事想遮掩,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的。
有的人恩將仇報,這樣的人是毫無愧疚之心的,千萬別與這樣的人交朋友,否則自己吃了虧還不知道。
橫行霸道終有報,金銀財寶身外物;一心向善需看人,莫要招來白眼狼。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的原創民間故事,切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