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過去多久時間了。聽老輩子們一代一代傳下這個龍門陣。
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名叫歐碧歐略的地方,有座依山傍水的苗家村寨,寨名叫浪島。
浪島寨住着一百多戶苗家,他們都靠捕魚、打獵、種田、挖土過日子。寨里有個打魚郎,名叫蛟鯤,苗家人起名字有個習慣,對有名氣的人就在他的名字上冠上寨名或地區名,因蛟鯤是浪島寨頂頂有名的小蛟龍,所以人們就都習慣稱他為「蛟鯤浪島。」
蛟鯤浪島才學會爬,父親就在捕捉汛魚的浪濤中,被水妖吞沒了。
他從小就跟着阿媽——吾朵吉相依為命。蛟鯤長到七、八歲時,便發誓要殺死水妖,為阿爸報仇,並且捕魚撈蝦換來米供養阿媽。
因此,小小的蛟鯤浪島便成天在水裡來、浪里去。哪裡水深,水淺,哪種魚喜歡在哪個岩洞,他都了如指掌。
蛟鯤長到十七、八歲時,就可以在水面睡覺三天三夜,在水底摸魚一天一晚。他憑着一雙空手,捕捉那追波逐浪的魚,比獺貓還來勁。
所以,他每次下水,總是挑着白花花、沉甸甸、肥嘟嘟的鮮魚回家。母子倆的日子因此也過得安安穩穩的。
也正因為是這樣,寨上一位美麗的姑娘——阿娜辰悄悄地愛上 了蛟鯤浪島,兩人還在寨頭的大楓香樹——保寨神樹下,交換了手釧和戒指哩。
一天,京城裡的皇帝,聽一位大臣稟報說:「東海太陽升起的那邊,有座仙島名叫「尼波」,那裡有九千八百隻鳥雀,守護着一棵九千八百歲的長生樹,樹上結滿了晶瑩透亮的長生果,只要吃上一個,就可以長生不老。」
這位皇帝聽後喜得雙眉直跳,急忙下聖旨張貼榜文召天下最能幹的水手,渡海去取「長生果」。並且宣旨說:「有誰能取回長生果,皇帝就把他最心愛的公主許配給他,並陪嫁九百大箱金銀財寶,綾羅綢緞。」
榜文貼出不幾天,很快就有人揭榜,說在歐碧歐略的浪島寨,有個苗家小伙叫蛟鯤,是頂頂有名的小蛟龍,他可以在水底睡覺三天,也可以在水面躺睡八夜,一天一夜能游七、八百里,一定能為皇帝去東海取長生果。
皇帝聽了,喜得差點摔下龍椅來,馬上派出兩個欽差,騎了兩匹高頭大馬,向歐碧歐略奔去。
兩位飲差日夜兼程,翻越千山萬水,來到了歐碧歐略。
一打聽,浪島寨就在一條白浪滔滔的江岸上,兩位欽差馬不停蹄地趕到浪島寨。
這時,蛟鯤正在烏龍潭尋找水妖報仇。他在綠霞綠影的深潭裡,想鴨兒翻斛斗一樣,忽上忽下地尋水妖。
兩位欽差連喊老半天,他才從潭裡鳧上岸來。
欽差拍着蛟鯤的肩膀說:「老弟!你大紅運氣來了!」
蛟鯤說:「我家孤兒寡母,靠打魚為生,有什麼大紅運氣呀,你倆別開玩笑了!」
兩位欽差於是從懷裡掏出聖旨,在蛟鯤面前晃丁晃,說,「皇帝得知隔海那邊有棵長生樹,樹上結滿了長生果,專叫我倆來召你去摘長生果。你有這手好水性,定能完成這件事,只要你把長生果摘到手,皇帝願意將他的公主許配給你,另外還給你九百大箱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往後你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就用不着捕魚撈蝦了。」
「我不去,你們是騙人的。」蛟鯤說。
「嘿嘿,老弟,皇帝的聖旨, 哪由得你去還是不去。我倆踏爛了多少對馬掌,翻過多少座大山,如果你不去,我倆也不答應,你趕快收拾魚簍上路吧!」
磨了半天嘴勁,蛟鯤想:既然皇帝老爺曉得我的本領,不去是不行的,只好硬着頭皮去試一試。 萬一太遠,去不了,我就悄悄從水底潛回烏龍潭來, 他們以為我溺水死了,不會再來找麻煩。於是, 他答應道:「承蒙皇帝老爺看得起,我就試試吧。」
兩個欽差頓時高興得帽子都飛到半空中, 立即請蛟鯤上馬,又用一匹馬馱着蛟鯤的魚簍, 急急返回浪島寨。
第二天一早,浪島寨的男女老少, 得知蛟鯤要去為皇帝摘長生果,都提着糯米飯、米酒、 魚肉來為蛟鯤餞行。吾朵吉好象還在做夢, 抱着娃崽的頭痛哭。阿娜辰也傷心地淌着眼淚。
吃喝到晌午後,後生們吹起蘆笙,姑娘們敲起木鼓,一直跳到深夜,又從黑夜跳到雞叫。這時,阿娜辰拉着蛟鯤到他倆定情的保寨楓香神樹下,面對朦朧的月色,輕輕地唱道:
只因為畫眉鳥會唱歌喲!
才被關進竹籠。
只因為水牯牛肥壯喲!
才被推去角斗。
只因你水性出名喲!
才被皇帝知曉。
燕飛到千萬里路喲!
終歸戀着老窩。
青魚被洪水捲走喲!
不回到情侶身邊心不落。
阿哥你縱然到天涯海角喲!
老家浪島你可要牢牢記着!
第二天一早,蛟鯤穿上新衣褲,套上新草鞋,頭插錦雞尾,腰掛魚鱗刀,懷揣一根短簫筒,騎在兩位欽差為他準備的高頭大馬上,告別了親娘和情人,告別了鄉親父老,向皇帝住的京城去了。
追大陽,趕月亮,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和多少路,來到了京城。兩位飲差立即帶蛟鯤浪島朝見皇帝。
皇帝上下打量,看到這個眉清目秀的苗家小伙, 高興得差點跌下寶座。當即大辦酒席,招待蛟鯤。酒過三巡,皇帝叫公主上來,對蛟鯤說: 「你若取長生果回來,我的女兒就當眾許配給你, 還有九百大箱金銀財寶,嘿……」
蛟鯤浪島一心牽掛着阿娜辰, 看也不看公主一眼,說:「叫我去摘長生果就摘長生果, 摘得來放我回家就是。」
皇帝暗想:這個苗崽子倒還直爽, 金錢美女都打不動他的心,即使他拿到長生果, 也不會私貪的。這樣就更放心了。
第二天一早,皇帝和他的大小官員, 坐在一條船上,讓那花枝招展的公主站在船頭。這時, 只見皇帝舉起酒杯,文武百官齊聲呼喊「萬歲!」, 祝願他早日吃到長生果,返老還童。
酒罷,鳴炮三聲。只見蛟鯤浪島縱身一躍,像一隻矯健的魚鷹,劃破萬傾波濤, 消失在煙波浩渺的大海中。
整整遊了九九八十一天,戰勝了九九八十一次險惡風浪,殺死了九九八十一條水妖,九九八十一次死去活來——蛟鯤浪島終於來到了一個杳無人煙的水堡上。
蛟鯤浪島上得岸來,爬上一垛高岩,手搭涼棚張望:只見眼前丘陵起伏,樹木蔥籠,野草碧綠,花開如錦,果實累累……真是一個夢境般的人間樂園。
蛟鯤跳下岩垛,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情不自禁地吹起了隨身攜帶的短簫筒。
他這一吹,立即有一隻身披五色羽毛,頭戴五色羽冠的鳥王,帶着成千上萬的鳥雀圍攏過來聆聽。
蛟鯤越吹越起勁,鳥王帶着它的鳥民也越靠越近,
最後蛟鯤浪島竟與這些鳥徨交上了朋友。但他找了九十九天,覓了八十八役,爬遍了大山小嶺,問遍了千鳥百獸,都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只見過長生樹,沒見過長生果。」
蛟鯤浪島着急地哭起來,不覺迷糊地睡著了。夢中,他看見那鳥王飛到他的身邊,對他說:「鮫大哥,好朋友!天上倒有長生果,凡間哪有長生果?我給你出個主意吧,你不要想摘長生果了。這個地方叫尼波,你如果愛上這個地方,就回去向皇帝撤個謊,說有長生果,長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有神鳥守護着,無法摘到手。要皇帝派更多人來摘長生果。這樣,你就讓皇帝派一隻大船,把你苗家的兄弟姐妹一齊送到尼波這個地方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蛟鯤一覺醒來,回想剛才做的夢,他會意地笑了。發現身邊還有幾根五色羽毛。
第二天一早,蛟鯤浪島吃飽了野果,便向島上的鳥獸們告別,離開了尼波,返回祖國。他對皇帝說:「皇帝呀!我確實游到了海的那邊, 找到您日夜夢想的長生樹,長生樹也確實掛滿了晶亮、 晶亮的長生果。但是,那棵長生果樹在水堡中間, 足有九十九抱粗,九十九丈高, 樹下有九十九個魔鬼張着血盆大口等着吃長生果, 樹上有九千八百隻鳥雀保護長生果象我這樣孤零零一個人,不能戰勝魔鬼, 不能驅散鳥雀,長生果怎麼會摘得來呵!?」
皇帝聽了這一席話,真的相信了,便高興地問道:「那末用什麼辦法才能摘到長生果呢?」
蛟鯤浪島說:「只要製造一隻九十九丈長、三十三丈寬的大龍船,船上要裝上一條六十六丈長的天梯, 備足刀戈箭弩,糧草鋪蓋,鍋碗瓢盞……召集我苗家男女各三百人,乘坐這隻大船去殺死那些討厭的魔鬼, 驅散那些護果的鳥雀,架上天梯,才能摘下長生果來。」
皇帝更是喜上加喜, 隨即叫人擺上豐盛的酒席,請蛟鯤坐上席。席間皇帝又把公主叫出來, 再次對蛟鯤說:「你如果摘得這長生果來,我這女兒 就許配你了,還有九百大箱金銀財寶咧,哈哈,哈哈!」
蛟鯤還是沒有看公主一眼。他抬眼看見金殿上擺着兩個金晃晃、像蒸飯大盆樣的東西。 便好奇地問:「這是什麼?」
臣子們說:「銅鼓, 是皇帝繼位或調兵打仗用的。敲起來整個皇宮都得動。」
蛟鯤想道: 苗家只有木鼓,如果我得到這個東西, 帶到浪島寨敲擊,父老兄弟們會多高興! 我把這東西帶到海上去敲打,就會把水妖嚇跑,讓大家平安到達尼波。
於是他開口向皇帝秉道:「皇地啊!你的姑娘我不要, 金銀財寶我也不要,你送給我一面銅鼓吧, 讓苗家敲着好熱鬧。」
皇帝哈哈大笑道:「好!好!好!這面銅鼓本是皇宮的稀世珍寶。你用得着就拿去吧。
蛟鯤浪島看到兩面閃閃發光的銅鼓,用手輕輕地一拍,就「咚一嗡一,咚一嗡一一」地穿心振肺地直響,他決定要小一點的那面鼓,讓苗家見識見識。
不幾天,蛟鯤回浪島寨去召人。他到浪島寨邊上,把鼓敲得震天響,男女老少都跑來看熱鬧,瞧稀蛟鯤告訴大家:「這東西叫銅鼓,是從皇帝那裡要來的,皇帝還要大家一同去摘長生果呢!」
大家一聽,個個搖頭吐舌。蛟鯤撲哧一笑,並且一五一十地說出了真情。寨老們說:「我們這老地方山高土薄,只要那個地方像你說得那樣好,皇帝又給船、給糧,那麼我們就去吧。」
大家個個眉開限笑,異口同聲地說:「好呀!那才是有吃有穿的好地方呀!快走呀!」
於是大家高興地擊鼓、歡跳。末了,蛟鯤挑選了阿娜辰等三百位美麗的姑娘,布利金等三百位英俊的後生,並讓他們備上衣物、針線、蘆筆、簫筒、谷種、瓜種、菜種、花種等,準備出發。
臨行的一天,浪島寨的老人們,把大缸糯米酒到門樓邊,叫遠行的青年們拿着竹管各吸飲三大口,老人們也同飲三大口,然後由告婁香老人子執一把超茅草,邊念邊用草驅散邪魔惡鬼,好讓年輕人吉祥順利。阿娜辰和眾姑娘們熱淚盈盈地唱道:
「阿公、阿奶們呀!
是你們把我們扶養長大。
今天我們去遠了,
願您們老人護察守家。
等明天我們發福回來,
再向您們敬酒、掛花…」
蛟鯤浪島和眾男女們,就這樣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阿媽和眾鄉親,離開了山青水秀的浪島寨。
他們來到京城,皇帝已令人造好了大船,準備了充足的糧食,衣服、天梯、弓弩和鍋瓢等,併當面清點給蛟鯤浪島看。
蛟鯤浪島接受了皇帝的賞賜,帶領苗家六百男女青年整齊地上了大船。
鱗光閃爍的大龍船,滿載苗家兒女,在銅鼓咚咚,笙歌陣陣的歡樂聲中向太陽升起的方向一東方,劈波斬浪前進。
三年以後,太陽升起的水堡之上,便出現了錯落有致的、嶄新的苗家村寨。寨子周圍,肥田連綿、沃土成片,到了秋天,金谷飄香,瓜果滿園,牛馬肥壯,雞鴨成群。
逢年過節,大家就把從皇帝那裡帶來的銅鼓掛在村子中央,敲打起來,吹唱起來,小伙、姑娘們隨着笙歌、鼓點跳起來!一派喜洋洋的氣氛。
以後每年的這天,大家就集攏起來,敲呀、吹呀。唱呀、跳呀!藉以紀念尋找到好地方的日子。
長生果呢?自從皎鯤浪島帶領苗家兒女出海的那天起,皇帝一直望穿了限晴,伸長了脖子也沒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