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攝物妖,三頭人,女鬼

2022年09月30日10:05:23 故事 1406

攝物妖

奉節縣梅溪河岸邊有片樹林,綿亘數里,附近的人常到樹林里避暑納涼。有個盧姓富紳的兒子兩歲,乳母帶着他去樹林里玩,還跟着一個丫環一個童子。回來時,孩子的外套不見了。乳母記得進了樹林就給孩子穿上,什麼時候丟失的誰都沒發現。外套上的裝飾品價值幾兩銀子,富紳派僕人去樹林尋找,亦無所見。

孩子的外公住得很近,他聽到女兒責罵丫環,就趕過來。得知事情原委後,外公大驚說道:「此事非同尋常,聽說有種類似殭屍的怪物專門攝取人的衣物,然後就會加害衣物主人。趕快把孩子帶到三十里外,不然的話,恐怕大禍臨頭。」

富紳夫妻匆忙帶上孩子,坐轎子去了四十里外的親戚家。當天夜裡,夫妻二人和留守的家人惶恐不安,風聲月影都疑心為妖,整晚無法入睡。幾天過去,逐漸安定,但還是不敢把孩子抱回來。這是六月間的事。

到了七月間,有戶人家僱工割麥子,中午休息的時候眾人到樹林里歇息。一個姓馮的人躺在大樹下,忽然少了一隻鞋子。盧鄉紳家的事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眾人就勸劉某離開這裡躲避。馮某本是外鄉人,寄居在這裡的一個親戚家,他性格執拗不馴,又自恃單身沒有牽掛,沒把大家的話放在心上。

傍晚回到親戚家後,他把這件事當作笑話告訴了主人,並說道:「真要有妖的話也不怕,我身強力壯,看它能把我怎麼樣!」親戚卻很當回事,說道:「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你實在不遠走的話,這有一把洋槍,你拿去夜間防身。」親戚另外給他一支長矛,又找來幾個民團鄉勇在自家住下,以防不測。

馮某雖然強悍,卻也心裏忐忑不敢入睡。三更時,門外傳來一陣異常的風響,呼隆隆像帶着什麼東西。馮某手持長矛站起,門忽然打開,一個妖物沖了進來。妖怪頭大如瓮,嘴巴咧到耳根,兩眼細長向著臉頰傾斜,冒着熒熒綠光。

古代志怪故事:攝物妖,三頭人,女鬼 - 天天要聞

馮某舉起長矛用力刺去,矛頭扎中了怪物肩膀,怪物一把抓住露在外邊的半截矛頭,馮某既扎不進去,也撤不回來。相持片刻,怪物揮起另外一隻手,對着長矛桿用力一拍,矛桿斷為兩截。怪物肩膀上帶着矛頭,向馮某撲過來。馮某抓起洋槍開火,砰的一聲,火光四射,怪物腹部中彈,嗷的一聲轉身而逃。

其他人聽到聲音聒噪趕來,和劉某一起追趕。鳥槍洋槍一齊轟擊,怪物接連中彈,跑進那片樹林里不見了。大家點着火把尋找,直到下半夜一無所獲,只好回去。

村長知道這件事後,聚集了鄉老豪紳商議,都認為應該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富戶們集了錢僱人入樹林挖掘。以馮某躺的那棵大樹為中心,向四面延伸,挖地三尺。折騰了一個多月,把樹林翻遍了也沒發現古墓或棺材。怪物從此銷聲匿跡,也可能是受傷過重死掉了。終究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妖怪。

原作者總結說:這個妖怪不吃過往的行人,卻先偷一件衣物讓人防備然後入室行兇,真是不可理解。妖怪的世界不能用常理揣度,也許只有偷了衣物才能害這個人。《駭痴譎談》

三頭人

康熙年間,吳三桂叛亂,道路不通。有兄弟三人從雲南返回湖州,在山中步行了十多天,最後迷失道路,用樹葉草根充饑。

古代志怪故事:攝物妖,三頭人,女鬼 - 天天要聞

一天早晨,他們走到一處曠野,忽然一陣大風從西面吹來,伴隨着很大的聲響。三人有些害怕,登到高處眺望,看到一頭大黑牛跑過來,身子比大象還大,路過的地方樹木都被撞倒。

傍晚,他們看到前面的大樹下有房子,趕過去後,從裏面走出一個三頭男人,一丈多高。三頭人請他們進屋吃飯,態度很友好。屋裡還有一個三頭女子,稱呼男子為哥哥。她對哥哥說:「這個年齡大的人能長壽,兩個弟弟恐怕難逃一死。」吃完飯,男子送給他們一段樹枝,說道:「舉着樹枝,按照影子來辨別方向。切記,遇到廟宇不能撞鐘發出聲響。」

三人道謝後前行,次日遇到一個古廟,三兄弟坐在屋檐下休息,一群烏鴉來啄他們的頭頂。一個弟弟拿起石塊擊打,不小心打中了廟裡的大鐘。隨着大鐘鏘然作響,廟裡跳出兩個夜叉。夜叉分別抓住一個弟弟撕碎吃掉,又來捉兄長。忽然一陣風濤聲,那頭大黑牛也到了這裡。兩隻夜叉和大黑牛搏鬥起來。兄長得以逃脫。又走了幾十天,終於回到了家鄉。《子不語

女鬼

張安儒是東洛人,和兒子來往於淮南做生意,家裡很富。永和年間,安儒回到東洛後就生了重病,遍體浮腫,於是給兒子捎信,讓他趕快回來。兒子星夜奔馳趕回洛陽。不到十天,張安儒死去,家裡人非常悲傷。還沒下葬的時候,一個戴重孝的女子闖入靈堂,白色的帽子擋着臉,看不清面容。

大家問她是誰,女子不回答,跪在屍體前失聲痛哭,聲音哀怨凄婉,張家人和親屬都很吃驚,沒人知道這個女子是誰。

古代志怪故事:攝物妖,三頭人,女鬼 - 天天要聞

片刻後,她把帽子扔到地上,大家看到了她的臉,猙獰醜陋的像鬼一樣。人們驚慌失措,紛紛跑出靈堂。女子把門關上,不一會兒,聽到靈堂里傳來她和張安儒的說笑聲,飲酒聲,唱歌聲。大家不敢進入,徘徊在門口傾聽。一頓飯功夫,又聽到互相謾罵聲,搏擊聲,好久才安靜下來。

張安儒的兒子和親戚這才開門去看。女子和張安儒的屍體都化成了灰燼。(出自《稗海》搜神記。)

蘇州城裡大雲坊有個姚生,年少英俊擅長彈琴。萬曆乙亥年八月,姚生放舟過陳湖,借住在高某家。高某面黃無須,說話聲音尖銳,人稱高太監。

當天夜裡,姚生獨住一室,自奏一曲後關門就寢。屏風後忽然閃出一個婉媚婦人,大約二十多歲。上着白練衫,下束鵝黃裙,手抱一梳妝盒子。婦人神態從容,把燈挪到角落裡,打開盒子開始梳妝。姚生看她走路飄忽,懷疑是鬼,用被子蒙頭,不敢出聲。

婦人梳妝完把燈吹滅,掀開姚生被子笑道:「郎君害羞嗎?這麼沒有男子漢氣概?」說完脫衣上床。姚生經不住對方引誘,遂成歡好,感覺和正常人沒什麼兩樣。他問對方的名字,婦人說:「我是主人的小妾二娘,主人不能人道好多年了,你沒聽背後都叫他高太監嗎?」

纏綿到早晨,女子忽然不見了。姚生驚疑不定,向送水的僕人打聽:「你家主人有個叫二娘的小妾嗎?」僕人笑道:「的確有,因為不貞被主人逼死,已經五年了。客人昨晚是不是遇到了好事?」姚生大驚,趕快離開了高家。(出自《獪園》。)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裏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裏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裏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的士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