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時候,淳化縣小王莊有個莊戶人王老實,夫妻倆勤勞肯干,辛苦耕種着幾畝田地,日子雖然不富裕,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王老實的妻子早年一直不開懷,四十歲那年突然身懷有孕,十月懷胎生下一兒子,夫妻倆老來得子,高興得合不攏嘴。
王老實給寶貝兒子起名叫王仕順,寓意兒子長大後能取得功名,仕途順風順水。
七歲那年,王老實把仕順送進了縣裡最好的私塾,夫妻倆對這個寶貝兒子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讀書取第,光耀門楣。
然而事與願違,王仕順讀書到二十歲,雖然屢次參加考試,卻每次都名落孫山,以至於連個秀才都考不中。
王老實夫妻倆暗自哀嘆,自家可能真的沒有當官發財的命,於是便勸兒子不要再考了,棄學務農,老老實實跟着自己學種地。
可王仕順卻只顧怨天尤人,埋怨時運不濟,從此躺平,要麼躲在書房裡讀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麼出門訪友,遊山玩水。
這下可把王老實夫妻倆愁壞了,這個兒子打小嬌生慣養,凡事百依百順,現在成了這副模樣,可憐老兩口相對無言,無計可施。
如今王老實夫妻倆已是風燭殘年,地里的活兒干不動了,眼看着田園荒蕪,兒子不但無動於衷,反而每天還要吃香喝辣的,稍不如意便大聲呵斥,夫妻倆真是欲哭無淚。
這天,王仕順從父母手裡要走了家裡最後幾兩銀子,跑出去和朋友喝酒去了。夫妻倆看着空空如也的家,不禁抱頭痛哭,哀嘆怎麼生出這麼個不肖的兒子來。
正在這時,外面傳來了敲門聲,王老實急忙擦乾眼淚去開門,原來是一牽着毛驢的過路老漢,口渴討水喝。
善良的王老實立馬將老漢請進屋裡,王老婆子便去灶間舀了瓢水來。老漢接過水一飲而盡,道謝後,無意中發現王老婆子臉上的淚痕。
於是便好奇地打聽,夫妻倆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事兒?王老實夫妻見他是個熱心人,於是就把心中苦惱,竹筒倒豆子般,和盤托出。
老漢聽完嘆氣道:「慣子如殺子,你們這不是愛孩子,這是在害孩子!」
王老實慚愧道:「如今我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可事已至此,請問可有補救之法?」
老漢沉吟了一下,說道:「我先把毛驢留下,幫你們干幾天活,等我這幾天想好了辦法,再來找你們。」
王老實夫妻倆大喜,當即答應下來,期待着老漢能想出改變兒子的好辦法,恭恭敬敬地把老漢送出門外。
送走了老漢,王老實就把毛驢送到牲口棚里。毛驢不聲不響的跟着,乖巧得很。
王老實拴好了毛驢,又給它抱來一堆草料,但毛驢只是看了看,並沒有吃。王老實以為它不餓,也就沒有在意。
傍晚時分,王仕順醉醺醺地回來了,一頭鑽進卧室,大聲嚷嚷着口渴。
王母心疼兒子,趕緊端了一碗水送進去。見兒子喝了水呼呼睡著了,於是給他蓋好被子,輕輕關門出去。
凌晨,王老實早早起床,給毛驢套上繩套,開始拉磨磨豆子。
可不知何故,頭天溫馴的毛驢,今早變得特別暴躁,氣得王老實狠狠抽它幾鞭子,毛驢這才老實。
它瞪着王老實,發出「咴咴」的叫聲,聲音里充滿了委屈,彷彿一個孩子衝著父母撒氣似的。
一人一驢整整幹了一上午活兒,到了晌午,王母也做好了午飯,見兒子還沒起床,便去叫兒子起床吃飯。
王母推門一看,發現兒子睡得正香,不忍心叫醒他,於是給他留好飯,老兩口自己先吃。
哪知王仕順這一睡,整整就是三天三夜,王老實夫妻倆嚇得趕緊將郎中請來查看。結果郎中診治後發現,王仕順就是太困睡著了,身體什麼毛病都沒有。
王老實夫妻倆這才放心,果然,翌日一早,王仕順便爬起來大聲喊餓。
王母慌忙給他端來了飯食,哪知兒子突然飯量竟變大了,一連吃了平時好幾倍的食物,然後又倒床呼呼大睡了。
就這樣,王仕順一睡便是好幾天,睡醒了就狂吃一頓,完了繼續睡覺。
而毛驢則沒日沒夜地幹活兒,開始很暴躁,拒不配合,但挨了幾次打之後,毛驢變得老實了,每天任勞任怨的幹活兒,將草料也都吃得乾乾淨淨。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這天老漢突然來到王家,王老實見了急忙問道:「可否想到良策?兒子整日里除了吃就是睡,這可如何是好?」
老漢呵呵笑道:「令郎的毛病我已經治好了。請帶我去見他。」
王老實便帶着老漢來到兒子的床前,只見那王仕順依然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小黑,別睡了快起來,任務已經完成,咱們也該出發了!」老漢突然沖床上的王仕順笑道。
話音剛落,只見王仕順翻身跳起來,嗖地落在地上,王老實夫妻眼前一花,只見一頭黑驢站在面前,兒子卻不見了。
老兩口驚駭不已,大張着嘴巴合不攏。好半天才回過勁兒來,流淚問老漢:「你把我兒子弄哪去了?」
老漢呵呵笑道:「請跟我來!」說完徑直走向後院的牲口棚。王老實夫妻和毛驢緊跟其後。
到了後院,拴在棚里的毛驢見了老漢,頓時奮力嘶鳴起來,使勁兒想要掙脫韁繩。王老實夫妻倆看得莫名其妙。
老漢走上去對着毛驢輕輕吹了口氣,只見它渾身抖動了幾下,竟變成了王仕順的樣子。
王老實夫妻倆頓時目瞪口呆,此時老漢對王仕順正色道:「讓你干一個月的活兒,體會一下父母多年的艱辛,今後不要懶惰,要努力掙錢,孝順父母,讓他們安享晚年。你能做到嗎?」
「能,一定能!請仙長放心。」王仕順害怕老漢再把他變成毛驢,撲通跪下發誓道。
「既然如此,明日去李家村找李木匠,你與他有師徒緣分,好好學習木匠手藝,養家糊口沒問題。我已經替你算過了,你今生和功名無緣,不要再痴心妄想了!」
老漢說完,抬腿跨上毛驢,倒騎着飄然而去。
王老實看着老漢倒騎毛驢的身影,忽然想起了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張果老,頓時恍然大悟,急忙拉着妻兒,跪下磕頭感謝。
翌日,王仕順一大早便去了李家村拜師,從此跟着李木匠學習木工手藝。
經此一事後,他戒驕戒躁,勤奮好學,沒幾年便出師了,憑藉精湛的木匠手藝,掙錢養家,孝順父母。
李木匠見徒弟人品好,手藝精,便把獨生女兒許配給了王仕順,從此一家人過着幸福美好的日子。
編者的話: 墨雪原創故事,洗稿、抄襲必究!故事以事喻理,不涉及封建迷信。父母過分溺愛孩子,不是愛而是害。只有正確引導孩子的成長,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