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泉州府有個叫孫滔的老實人,帶着一百兩銀子,去往南京買布。在船上,孫滔認識了同乘一艘船的汪蘭。汪蘭自稱是興化府人,兩府距離不遠,語言略有相同,所以同船幾天,孫滔與汪蘭兩人猶如他鄉遇故知,相處得極為融洽。
此間,汪蘭得知孫滔是去南京買布,便說道,自己出來得急,沒時間換銀,只隨身帶了一錠銀子,是雪花細絲白銀,足有十二兩重。如孫滔有碎銀,可否換取一些。
孫滔接過汪蘭的銀子,仔細地看了看,果然是十二兩重的雪花細絲白銀不假。但自己隨身帶的碎銀也不多,神色有些猶豫。
汪蘭是一心想換銀,見孫滔有些為難,便取過銀子又遞與同船之人查看。看過的人都道這是成色極好的上等銀。汪蘭借過船上的筆硯,提筆在一張白棉紙上寫下「十二兩」。
孫滔哪希望這樣的便宜落在人家手裡啊?一把搶過銀子,問汪蘭想換多少錢。汪蘭確實是心急,答:「弟只零買雜貨,憑兄銀色估折便是。」
孫滔摸了摸自己口袋,掏出了些碎銀出來,大概八九錢重,成色也只有九一二。
那汪蘭見到碎銀,笑着對孫滔說:「此銀是九四五成色的吧?和我的銀子一樣,都是好成色。」
顯然,汪蘭是高估了孫滔的銀子成色,見此,孫滔更是樂意與他交換。
於是取出一對天平,估折明白,稱好後,汪蘭雙從箱中取出白綿紙,當著孫滔的面,將兩堆銀子包作兩包,還特意用那張寫了「十二兩」的白綿紙包起自己的雪花細絲銀。
汪蘭假裝起身,走了幾步,又退回來,將那包寫着「十二兩「的銀子收入袖袋,說道:「這包是我的。」孫滔攔住他,說:「不對,你拿錯了,這包才是你的。」
汪蘭一邊稱自己好糊塗,一邊從袖袋裡掏出一包寫着「十二兩」的銀子遞給孫滔,轉身離去了。而孫滔接過紙包,見包得緊緊的,上面的字跡無誤,沒覺有異,就鎖到了自己的箱子里。
船到岸,汪蘭告辭先行。孫滔到了南京,下船住進客棧,打開箱子,拿出銀子,準備去買布時,發現這紙包里哪裡是什麼銀子,而是一坨錫錠,才發現自己上當了,被人使了調包計,追悔莫及。
這是古代的騙術,一真一假間就騙了一個貪便宜的老實人。
其實在現代,騙子依然很多。
安徽銅陵一男子想買一部蘋果最新款的手機,新的買不起,退而求其次,想在網上找一部二手手機。正巧有人正在售賣一部剛用不久的手機,心動的崔某立即聯繫了對方。
對方收到信息後,要求崔某私下詳談,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以6000元的價格達成一致。
這時,對方又稱要發貨的話,必須先轉1100元作為保證金。此時崔某想到即將用新手機的喜悅,沒想太多,就將1100元轉了過去。
又了兩天,對方又聯繫崔某,稱最近比較缺錢,如果他能將剩下的錢都先轉給他,那手機就以3000元的價格賣給他。
崔某一聽還有這樣的好事,當時就轉了1500元給對方,剩餘的400元等到手機到手之後再轉,對方也爽快地同意了。
沒想到,過了半個月,還沒見到手機的蹤影,崔某再次聯繫對方,發現自己已經被拉入了黑名單。
網絡購物是當今最為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很多人都有網絡平台購買或出售二手物品的經歷,其中上當受害的也不在少數。
如果崔某以平台為基礎進行購物操作,或者是他選擇了轉轉APP來購買手機,那他一定不會有這段糟心的經歷。
轉轉二手APP在二手手機3C市場,位居行業領先位置,這正是品牌的公信力,相當於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在回收手機時,轉轉集團履行用戶估價下單,專業人士質檢回收,一秒收款的全操作流程。所有回收的手機還將深度清理數據隱私。以保障前用戶安全。
如果你有二手手機想轉賣,不妨選擇轉轉,相信它能給你帶來良好的轉賣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