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才子佳人故事會,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8期《民間故事:一女嫁二夫,事敗後再嫁知縣七月得子,三夫爭當生父》,文中故事均為本人虛構,點點關注不迷路,關注我,每一期故事都不會錯過。
康熙十七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國號周,不到五個月吳三桂病死,其孫吳世璠繼位,清軍繼續追擊,吳世璠只得帶領手下退守雲貴;原來支持吳三桂的百姓擔心清軍屠城,也只得跟隨吳世璠退居雲貴;在此期間發生一起奇案,風流女子王氏,一女二嫁,周旋一年後露餡,正當兩男子爭執不下失蹤後,王氏轉嫁知縣後,七月誕子,三夫都以為是此子生父。
圖片來源:頭條號免費正版圖
康熙十六年,陝西王輔臣、福建耿精忠、廣東尚之信先後投降,清軍開始進攻湖南;湖南一富商王員外,多年前開始,與吳三桂的軍隊交易物資,清軍攻入湖南後,王員死於戰亂,留下獨女王氏,這王氏出身富庶之家,皮膚白嫩、身材高挑,姿色過人,還能讀書識字,王員外死後,康熙十七年,吳世璠開始退守雲貴,這王氏擔心父親幫吳軍採購物資,清軍來了後會報復她,思前想後,也就跟着吳世璠的大軍退去了雲南。
王氏初到雲南,無依無靠,本來還有些家產帶在身上,可惜在逃難的路上丟失殆盡,只得在難民街找了個地方棲身,好在王氏姿色過人,又是單身,引得不少男子前來獻殷勤,這個幫一點,那個幫一點,很快,王氏有了自己的小房子,簡陋是簡陋了點,好在有瓦遮頭。
王氏建房過程中,房子建成基本分文未花,對來獻殷勤來幫忙的男子,來者不拒,時間一長,大家以為王氏是個隨便的女子,導致王氏雖非寡婦,可她門前,是非照樣多,這其中劉一、吳二這二人最積極。
王氏一個女人在難民街生活,相當不易,王氏在建房過程中,養成了來者不拒的習慣,這些對自己想入非非的男人,發現他們不光分文不取幫自己建房子,就連一日三餐也能好吃好喝,所以對於劉一、吳二這二人,王氏也來者不拒,只是剛開始的時候,擔心周旋二人的時間衝突,不過經自己一段時間的巧言,王氏突然發現應付他們也不是那麼難。
一日,劉一來到王氏家,與王氏商量,希望娶王氏為妻,王氏告知劉一,只要白銀十兩就嫁給他,劉一心裏犯難,十兩這麼大的數字,他只得告知王氏,需要準備一段時間 ,等準備好了後,再來下聘禮;第二日,吳二來到王氏家,也是與王氏商量娶王氏為妻之事,王氏照樣告知吳二,需要十兩白銀,吳二同樣告知王氏需要回家準備,同樣與王氏約定準備好後,再下聘禮。
十天之後,吳二先來到王氏家,給了王氏十兩銀子,得了銀子後,王氏就答應了吳二,在戰亂的日子裏,再加上大家都是窮人,一切從簡,當夜王氏就陪了吳二,晚上吳二發功過度,第二日直到晌午兩人才起床,起床後吳二感覺腰酸腳軟,本打算陪王氏,可吃完午飯後,王氏打發吳二回家,說是兵荒馬亂的,如果吳二不回去,破屋可能會被流民佔了,吳二想想也是,就回去了,並約定,為了保護兩人的房子,兩人每四天在一起一次。
兩天後,令王氏沒想到的是,這劉一也來了,還給了王氏十八兩白銀,王氏見着白花花的銀子,就告知劉一,結婚也行,但自己的房子不能沒了,需要每四天在一起一次,平時兩人各自看着各自的房子,劉一想想有道理,現在逃難的猶如過江之鯽,只要兩三天不在家,難民街的空房子,分分鐘就會被占,就同意了王氏的要求,兩人同樣簡單的方式結婚了。
圖片來源:頭條號免費正版圖
就這樣,王氏每四天分別陪劉一、吳二他們一次,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很快兩年時間過去了,正所謂紙是包不住火的,陳東強發現了王氏,整日周旋於劉一、吳二,本來緬甸、雲南之地,當時一女二夫也不是沒有的事,可陳東強想藉此事做文章。
陳東強找到王氏,以將王氏醜事告知劉一、吳二,要挾王氏二十兩白銀,王氏不想出錢,又擔心劉一、吳二找自己麻煩,就色誘陳東強,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更何況陳東強並非英雄,但這王氏太傻、太天真,她哪知道,陳東強從王氏那,只得到溫柔,沒得到白銀,依然跑到劉一、吳二那,找他們兩要錢。
劉一、吳二娶王氏花了不少錢,哪還有錢給陳東強,當然管不了陳東強的要挾,跑去找王氏對質,王氏只得承認自己一女嫁了二夫,劉一、吳二知道真相後,都要求對方退婚,兩方爭持不下,就報了官。
大堂之上,知縣看着美貌的王氏,心裏也起了壞心思,胡亂判了王氏與劉一有婚約在先,與吳二結婚,王氏罰銀五十兩,吳二賠劉一聘禮錢二十兩,並罰銀三十兩,同時王氏與吳二結婚,又與劉一結婚,判王氏罰銀五十兩,劉一罰銀一百兩。
這知縣對劉一、吳二罰銀是想撈銀子,而對王氏罰這麼多錢,完全是想把王氏逼到牆角,令王氏對自己就範,同時劉一和吳二罰了這麼多銀子,根本沒有機會幫王氏,判完後,就放他們三人回去籌銀子。
劉一、吳二本想打官司評個公理,沒想到理沒評到,還惹了一身的債,而王氏更是後悔不已;當夜知縣找到王氏,告知王氏,只要做自己的第十房姨太,王氏不光不用交錢,還能每月有例錢,王氏無奈,只得從了知縣,做了知縣姨太,劉一、吳二得知王氏做了知縣夫人後,非常氣憤,可人家是知縣,劉一吳二也只能幹瞪眼。
很快到了劉一、吳二交銀子的日子,可這兩人都沒來縣衙交錢,衙役拿着知縣的海捕文書去抓兩人,結果發現兩人全部失蹤,只是從劉一的房中找到一封沒開的信,帶回交給了知縣,知縣得知兩個情敵失蹤後,非常開心。
知縣拆開信後,讓師爺讀給自己聽,只聽師爺讀到「此文章是才子佳人故事會的原創文章,如果你在頭條號以外看到此文章,那一定是抄襲文章,建議讀者向網信辦舉報」,知縣問網信辦是什麼部門,師爺說是幾百年後的一個官衙,知縣拿過信,結果發現,師爺讀反了,信在紙的另一面,大意是知縣亂判案,占人妻,不會有好下場。
自此之後,知縣就和王氏公開在一起,只是王氏平日不怎麼吃飯,七個月後,王氏誕下一子,知縣追問王氏生父,王氏堅持是知縣的,只是早產而已,並以此子只有四斤八兩為據,知縣剛半信半疑,後面為博得美人心,也堅稱此子是自己的,並不理會別人的閑話。
五個月後,康熙二十年秋,清軍突然攻至縣城,令知縣沒想到的是,領頭的小隊長,居然是劉一,攻下縣城後,劉一帶着吳二及一隊人馬,全縣搜查知縣及王氏,結果知縣及王氏都不見了,縣衙中只留下一男嬰。
圖片來源:頭條號免費正版圖
兵丁將此嬰兒交給劉一,劉一找來吳二,一起搜查此子,結果發現此子的肚兜里有一長命鎖,長命鎖上有此子的生辰八字,兩人看完後,接時間推算,都說此子是自己的兒子,互相打的不可開交,結果吳二抽刀斬了劉一,很快,吳二因殺自己的長官劉一,也被清軍執行了軍法。
兩個月後,康熙二十年冬,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三藩平定,新知縣到任,難民街也回歸平靜,百姓茶餘飯後,偶爾也會談起,王氏一女嫁二夫,改嫁知縣後七月生子,三男子都搶着當生父的笑談。
故事講完,歡迎來頭條關注才子佳人故事會,希望你能動動發財小手,順手點贊、點推薦、評論,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