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彪父親是個鐵匠,常年跟鐵器打交道,年齡一大,免不了五官變醜,手腳多動。
張小彪十歲起,就學村裡老人說話的口氣,語重心長地說:粗鄙的活,養命的錢,到頭一場空,沒出息。
張小彪長大了,越發對父親不孝。父親有啥體力智力不支,幹不了的事,請他幫忙。他說老不中用的,活着幹嘛?有用?說完大打口哨,屁顛屁顛就走。
張小彪是村裡一霸,他在外找了一幫半大不小的打手,包圓了村裡的土地,讓村民幫其幹活,自己做起了修理地球的老闆。收入不錯,被咒罵得也夠多。張鐵匠沒臉在村子裏住下去,背着兩件破衣服,過起了遊離四方的苦行僧。
張小彪有了些資本,心大了。要去城裡開店。張小彪收攏的小打手裡,有個人的父親是開傢具廠的,張小彪準備開傢具店。
開業當天,場面很紅火熱鬧。張小彪找先生寫了一句話,「沒有比開業更優惠的價格」。掛到門頭,以此吸引眼球。
店外來了一老漢,他是在這條街乞討的,看着那些店開了關,關了開,看得多了。他也不知道這是自己兒子張小彪開的。就隨口說了一句,誰說沒有比開業更優惠的價格,還有倒閉前的清倉。
老鐵匠一語成讖,張小彪傢具店開了三個月不到,因為經營不善,當然更大原因由於這人不但沒文化,不懂做生意,更不懂得做人。有人多看幾眼不買的,出了店門還要小心被打。
開店初始,張小彪心很大,賒賬弄了很多貨,結果沒賣出去十分之一。等到關店清倉時,一場大暴雨,給屋子喝了個大飽,大雨下了近半個月,木頭都泡成了泡沫。他虧得血本無歸。
張小彪沒錢付傢具款,被人追債四處逃竄。後來只得子承父業,干起了乞丐。兩父子在街頭相遇,一個滿含眼淚,一個踉蹌着要摔倒,緊緊地扶着牆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