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遭淘汰的國乒球員誕生!被日本選手連扳四局,創歷史最差紀錄

北京時間5月17日,2025多哈世乒賽男單首輪比賽中,中國選手薛飛以2-4不敵日本選手篠塚大登,成為國乒在本屆世乒賽上首位出局的選手,這場失利不僅早早地終結了薛飛的世乒賽之旅,更以「一輪游」刷新了國乒自1953年參加三大賽以來男單項目的最差戰績,比賽開局,薛飛一度以兩個11-9佔據優勢,但隨後連丟四局(11-13、14-16、12-14、4-11),在關鍵分處理上屢屢失誤,最終慘遭逆轉,篠塚大登賽後坦言:「即便落後時,我也從未放棄,始終保持主動進攻的節奏。」

薛飛的出局,將國乒男隊的隱憂推至台前,作為目前隊內唯一的直板選手,他曾被視為許昕的接班人,但近年成績平平,國際賽事鮮有亮眼表現,儘管通過隊內選拔賽艱難獲得世乒賽資格,但外界對其「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質疑聲始終未歇,此次面對世界排名第29位的篠塚大登,薛飛暴露出心態不穩、技術單一的問題,尤其是直板打法的局限性在相持階段被對手徹底壓制

薛飛的失利,讓球迷將目光投向落選世乒賽單打的22歲新星向鵬,尤其是2025年,向鵬的表現堪稱驚艷:1月搭檔徐瑛彬,戰勝日本組合張本智和/松島輝空,斬獲WTT多哈站男雙冠軍,4月以4-0橫掃韓國名將李尚洙問鼎仁川冠軍賽男單冠軍,拿到個人職業生涯首個WTT冠軍賽冠軍,世界排名攀升至第12位,然而,在國乒隊內選拔賽中,向鵬首輪雖以3-0橫掃薛飛,卻在次輪淘汰賽中被薛飛2比0淘汰出局,最終無緣本屆世乒賽單打資格

球迷的「向鵬呼聲」背後,折射出對國乒選拔邏輯的質疑,一方面,薛飛在本屆世乒賽的一輪游,讓球迷們相當不滿,而向鵬則在2025年中的外戰表現出色,展現出更強的抗壓能力與衝擊力,另一方面,國乒此次選拔賽採取「一日定勝負」的緊湊賽制,雖強調公平競爭,但也被批評未能充分考察選手的穩定性與大賽適應性,日本前教練倉島洋介的嘲諷更添火藥味:「中國隊的選拔似乎不再是鐵板一塊。」

薛飛的潰敗,不僅是個人生涯的挫折,更暴露了國乒男隊的技術斷層,直板打法曾是中國乒乓球的標誌性風格,但隨着國際乒聯規則改革與橫板技術的全面崛起,直板選手生存空間日益狹窄,薛飛堅持傳統直板兩面反膠打法,但其正手殺傷力不足、反手缺乏變化的弱點被對手針對性破解,王皓作為直板出身的教練,雖在封閉訓練中試圖強化薛飛的特長,卻難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無奈

更深層的危機在於人才儲備的匱乏,樊振東的缺席、馬龍的淡出,使國乒男隊青黃不接的問題雪上加霜,林高遠梁靖崑等中生代選手狀態起伏,而黃友政陳垣宇新生代尚未展露挑大樑的潛力,王皓在賽前央視採訪中坦言:「這是國乒20年來最艱難的世乒賽。」 當技術革新停滯、梯隊建設失衡,曾經的「夢之隊」不得不面對「矬子里拔將軍」的尷尬現實;薛飛的一輪游,是偶然中的必然,他的直板打法在國際賽場已顯疲態,而選拔機制雖看似公平,卻未能將「外戰能力」納入核心考量,向鵬的落選固然遺憾,但若僅以單次失利否定整個選拔體系,亦非理性,真正的癥結在於國乒未能構建起適應新周期的培養模式,既要保留技術多樣性,又需強化心理素質與實戰應變能力

樂觀點,薛飛首輪遭淘汰,並且國乒的「至暗時刻」,但危機或許已至,正如篠塚大登的逆轉所揭示的,乒乓球的勝負,從不取決於過去的榮耀,而在於當下的每一分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