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手!洛夫頓轉徐昕蓋帽視頻:全打在手腕上,沒碰到球,裁判不吹

北京時間4月6日,上海隊外援洛夫頓,更新了個人的社交媒體賬號動態。

具體為一則視頻。

仔細觀看,原來是和廣東隊上一場比賽當中,他和徐昕的那次對位,當時,大家看到的畫面是他被蓋帽了。

但是,他通過截取當時的視頻,配文表示:全打在了手腕上,沒有碰到球,不過,裁判並沒有吹罰。

看到這,很多球迷議論紛紛。很顯然,洛夫頓這是對此前的輸球還在耿耿於懷。

要不然,不會對這一次的判罰如此的「較真」。

接下來我們就展開說一說。

首先,對於這個球到底是打手還是蓋帽,從比賽結束的那一刻,就已經是在爭論不休。

基本上持兩種觀點的球迷是不相上下。

可以說,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判斷。

因為,受限於咱們現場轉播器材有限,包括像素的高清程度,很多接觸的動作,真的是很難看出來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再加上,本身這種動作就是「球手一體」。

很難說得清,到底是先蓋帽還是先打手。

其實,不要說咱們這個了,就是NBA,他們的現場拍攝機器的數量和質量都是最為高級和領先的了,照樣有很多動作在比賽結束之後存在爭議。

所以,這個還真的沒法說。

也許正如徐昕上場時候的那一抹微笑一樣,籃球場上的有些動作,確實讓人捉摸不透。

對此,只能說,還是尊重裁判的判罰。

其次,這就要說到所謂的季後賽了。

平時的時候,大家總說,季後賽和常規賽是兩種不同的比賽,那麼具體到細節當中,就是這樣的一個體現。

很多動作,如果不是特別明顯和誇張,那麼裁判都不會吹罰,儘可能的把比賽交給場上的運動員。

說句不那麼中聽的話,如果每一個回合,都糾的那麼真,那比賽就要照着3個小時去打了。

只能說,運動員要充分且深刻的理解季後賽。

無論是自己在場上是作為進攻的一方,還是防守的一方,都要有這個明確的意識。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就可以完全放開自己的動作了,可以不管不顧,哪怕是「傷人」動作也不在意了。

這個很明顯是不可以的。

相信,只要是做出了,那麼現場的裁判一定會明察秋毫的,輕則違體,重則驅逐,更甚至賽後被聯賽公司追加處罰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各位運動員,還是要保持理智,最起碼,保持底線。

總的來說,就是既要表現的強硬,而且還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包括,根據裁判前面的吹罰,來感受這樣比賽的一個整體對抗尺度。

如果是比較的嚴格,那麼就要交代清楚自己的每一個動作。

如果是相對的寬鬆,那麼就可以給到對方球員一定的對抗。

這個都是籃球比賽的一部分,只要是有着豐富比賽經驗的,都會運用的比較自如。

所以,也有很多球迷說了,所謂的季後賽那真的是一半實力,一半經驗,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能夠走的很遠的球隊,都有至少一個已經在退役邊緣的老將。

而且,這些老將,還每每能夠在比賽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廣東隊這邊,那就是任駿飛

上海隊這邊,目前還看不出來,不過,劉錚是比較符合的。

至於洛夫頓,只能說,作為CBA季後賽的「處子秀」,他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