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退役後,NBA聯盟的東西部實力差距是怎樣形成的?


13-14賽季東部排名


13-14賽季西部排名

自從喬丹退役之後,東部球隊的實力與西部球隊的實力差距被逐步拉大。自99年以後,雖然有04年活塞、08年凱爾特人、12和13年熱火、16年騎士、21年雄鹿奪冠。在產生的23個總冠軍中,東部只得到了6個,西部為13個。而且東西部球隊的均衡實力來說,比總冠軍數量上的差異更大。舉個例子,08和10年瘋狂的西部,進入季後賽的門檻提高到了50勝,而在東部則為40勝。自10年以後,東部球隊最好的戰績就是12-13年的熱火隊66勝,而沒有得到杜蘭特的勇士隊也取得了73勝,前一個賽季則為67勝。


15-16賽季東部排名


15-16賽季西部排名

我這裡沒有進行詳細的數據分析再來進一步證明東西部的差距有多大,因為無須證明,差距就是這麼大,那麼造成差距這麼大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首先,就在於球隊的穩定性。99年以後,在同一球隊從一而終的三個人,科比鄧肯諾維茨基都是在西部。球隊的穩定性提現在核心球員、教練組、管理層的穩定。

核心球員除了前面說的那3位,還有姚明納什,以及後來的庫里、杜蘭特(在雷霆9年)、維斯布魯克(在雷霆12年)等等核心球員,這些球員能夠堅守,就保持了球隊戰鬥力的穩定。

後來產生的著名教練幾乎都出自於西部,波波維奇斯隆、老尼爾森,以及後來的斯蒂夫科爾、卡萊爾,還有像德安東尼這樣子的怪才等等。而東部幾乎沒有拿的出手的,因為帕特萊利執教熱火時間不長,並且主要成績也是在西部獲得的,所以不算在內。

管理層方面,勇士、馬刺、太陽、火箭、小牛、雷霆等的球隊總經理一干就是好多年,不像在東部,動不動就被炒了。

其次,選秀的眼光和培養年輕球員的水平相差甚遠。東部和西部都有選秀出現偏差的時候,但是西部選秀成功的案例畢竟更多。舉幾個例子,比如說馬刺隊,吉諾比利帕克屬於低順位新秀,但是硬生生成為鄧肯的前期的主要幫手。萊昂納德一個首輪15順位的球員,在馬刺3年內給培養成總決賽MVP。再說管理層挑選樂透順位最好的雷霆隊,07年杜蘭特、08年維斯布魯克、09年哈登,這三個人分別獲得2014年、2017年、2018年常規賽MVP。勇士隊的成功也是靠着選秀,09年選擇庫里,11年選擇湯普森,12年選擇巴恩斯格林,都不是前3順位,2015年奪冠。

在看看東部,先說山貓隊,選擇了探花莫里森,選擇了榜眼邁吉吉。騎士隊選擇了本內特、4號新秀維特斯。熱火隊選擇了比斯利。76人隊,選擇的本西蒙斯奧卡福,至今不是逼着球隊交易就是被聯盟球隊裁掉。還有早些年,活塞隊選擇的米利西奇。對於奇才來說就更慘了,狀元沃爾、3號新秀比爾,這兩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最多就是東部季後賽第一輪,比起雷霆,這不科學啊。當然了東部的選秀也是有亮點,比如說雄鹿隊選中的字母哥、公牛隊選中的羅斯、騎士隊的歐文、76人選擇大帝以及凱爾特人的塔圖姆等,但畢竟選人、培養人方面做的實在是太差。

第三,留不住核心球員。詹姆斯、波什、歐文、沃爾、羅斯、韋德、喬治、萊昂納德、洛瑞巴特勒等都有被多時間交易的記錄,當然我說的這個時間是相對的,一般來說就是在一個合同期或者即將結束的時候被交易。不像西部,不說終老球隊,之前待個5到8年甚至是10年的時間。

第四,東西部經濟的差異。當然了這個純粹是拋開球隊運營方面來說的,東部經濟相對於西部較為發達。東部的老闆應該較西部的老闆更有錢,所以在球隊經營上採取了更多的是簡單粗暴的模式,選秀培養什麼的都太慢,直接交易巨星,當然了除了凱爾特人、熱火豪賭成功,其他的比如籃網組成的五巨頭幾乎斷送了球隊的未來。尼克斯隊自上世紀尤因過後,一直就是處於聯盟較差的水平。而西部小球市就比較多了,比如說聖安東尼奧、菲尼克斯、波特蘭明尼蘇達、俄克拉荷馬等小城市經不起折騰,對於每一個選秀,當然是樂透了更好就寄託着改變球隊未來命運的期望,能不盡全力做好選秀以及新秀的培養嗎?

當然了,經歷了疫情,以及兩個不完整的賽季,東部的不少球隊也進行了較為理性的補充,比如熱火隊引進了洛瑞,公牛隊引進了德羅贊,老鷹隊新星楊的成長。加上健康的籃網隊,還有已經奪冠的雄鹿隊,天賦滿滿的76人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東部球隊的整體實力。也許21-22賽季應該是東西部球隊實力差距和以往相比最小的一年。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