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小球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球隊將注意力集中到進攻一側,也就讓更多得分手湧現了出來。
即便如此,能夠交出單場40+得分的球員仍是鳳毛麟角,就更別說在命中率符合"180俱樂部"(三項命中率至少:50+40+90)要求的情況下,還能交出單場40+的得分表現。
但仍有那麼一小撮球員,不僅能夠完成這樣的表現,還能多次達成這一目標。
為此,美媒《FW》近日也列出180俱樂部40+得分次數榜前五,其中KD第五,喬丹屈居第二,榜首實至名歸。
5.杜蘭特(21次)
毫無疑問,杜蘭特將出現在這份榜單的前五名之中,因為他是聯盟史上最偉大的得分手之一。
甚至一度因為他的身體條件與技術細膩度太過於完美,美媒頻繁用"作弊"這樣的詞語來形容KD在進攻端的表現。
因為KD擁有內線的身高、前鋒的速度、後衛的控球,以及絲滑到極致的手感,這一切,註定他是天生的得分手,即便是遭遇過跟腱斷裂這樣的大傷,KD新賽季在進攻端依然不可阻擋。
4.伯德(23次)
伯德被外界視作史上最強"垃圾話之王",而他的垃圾話之所以能夠奏效,原因是他擁有頂尖的個人能力,可以把那些看似吹牛的垃圾話一一實現。
這樣的伯德不僅征服了球迷,更是征服了場上的對手,在詹姆斯功成名就之前,伯德一直都是聯盟史上最偉大的小前鋒。
他也是史上最高效的進攻者之一,多次入選"180俱樂部",並且先後23次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完成40+得分。
3.哈登(26次)
無論你是否喜歡哈登的進攻方式,都不得不承認,他是聯盟史上最強的得分手之一,儘管他的效率可能沒有看起來的那麼高,但他會更多選擇站在罰球線上,來彌補這一點。
因此,當他一個夜晚20次站上罰球線時,他就可以在交出40+,甚至50+得分的同時,通過較低的出手次數,降低取得高效率的不穩定性。
即便這種方式飽受外界詬病,但哈登的所有行為,都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自然也算是能力的一種。
2.喬丹(28次)
如果一份歷史級別的得分榜單中,缺少了喬丹這名史上最佳球員,那麼這份榜單無疑將失去靈魂。
作為公認的聯盟第一人,喬丹在進攻端是高效率的得分機器,單場砍下40分對他來說不是難事,高效率對他更不是阻礙。
唯一阻止他拿下榜首的是,生涯整體表現不佳的三分球,但這是時代與體系打法所決定的,並非喬丹沒有這樣的能力,當他被激怒時,他也完全可以在進攻端扮演雷阿倫這樣的頂級三分手角色。
1.庫里(29次)
作為聯盟史上最偉大的三分球手,場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涵蓋在庫里的投射範圍之內。
每當他進入進攻節奏時,即便是面對多人包夾,庫里也能不斷在外線命中三分,這讓其成為進攻端的大殺器。
考慮到他是一名以三分球進攻為主的得分手,能夠以"180俱樂部"的形式29次拿下40+得分實屬難得。
加上庫里的生涯還遠未結束,他還有希望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排名榜首可謂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