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田徑場總矇著層淡金色的紗,塑膠跑道上深淺不一的釘鞋印,像時光鐫刻的勳章。十二歲那年的秋天,我攥着區運動會報名表站在這裡,指尖被紙張邊緣硌出紅痕——這是我第一次站上真正的起跑線,也是體育精神第一次以具象的姿態,撞進我的生命。
發令槍響的瞬間,腎上腺素如電流般竄過全身。我盯着前方飄動的號碼布,機械地擺動雙臂,直到彎道處被石子絆倒。膝蓋擦過塑膠的灼痛讓我眼前發黑,耳邊卻突然炸開此起彼伏的吶喊。當我咬着牙爬起來時,原本沖在最前的同班女孩竟放緩腳步折返,她汗濕的掌心緊緊扣住我的手腕:「我們一起跑!」夕陽把兩道歪斜的影子拉得很長,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看台上的掌聲比冠軍領獎時還要熱烈。這份超越勝負的溫暖,在我心中種下了體育精神的第一顆種子。
記憶的時針撥向2017年天津全運會的乒乓球賽場,馬龍在男單決賽中與樊振東鏖戰七局,決勝局9比10落後時,他突然下蹲式發球,手腕翻轉划出詭異的弧線。這個冒險的戰術成功打亂對手節奏,最終實現逆轉奪冠。電視鏡頭掃過他通紅的眼眶,汗水順着下頜線墜落在球台上,暈開深色的印記。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體育精神不僅是賽場上的榮耀,更是絕境中依然敢向命運亮劍的孤勇。
去年校運會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高三學長在4×400米接力賽中,最後一棒衝刺時突然抽筋,卻單腿蹦跳着把接力棒交到隊友手中。觀眾席先是一片驚呼,隨即爆發出排山倒海的加油聲。當他被同學攙扶着離開賽道時,夕陽為他倔強的背影鍍上金邊。這場沒有名次的奔跑,讓所有人心頭震顫——體育精神從不是勝利者的專屬勳章,而是每個全力以赴者的生命底色。
那些在運動中流過的汗、摔過的跤、收穫的擁抱,共同編織成體育精神的經緯。它藏在社區晨跑者呼出的白霧裡,在老年門球比賽時的喝彩聲中,在孩童初學跳繩時搖晃的身影間。體育精神早已超越競技本身,成為刻在我們基因里的生命密碼,教會我們如何面對失敗,如何在困境中堅守,如何用最純粹的熱愛點亮平凡的日常。
此刻窗外又下起了雨,雨水順着玻璃蜿蜒成河,卻澆不滅記憶中那些滾燙的瞬間。無論是少年時賽場上的牽手奔跑,還是全運會賽場上的絕地反擊,這些故事都在訴說同一個真理:真正的體育精神,永遠生長在每個不甘平庸、永不言棄的靈魂深處,如同暗夜中的星火,照亮我們奔赴下一場山海的征程。
文|尹強 湖南衡陽師範學院南嶽學院學生 記者 柴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