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隨着2025多哈世乒賽的正式開賽,國乒男隊主教練王皓在接受採訪時滿臉愁容的表示:這屆世乒賽可能是近20年最困難的一次。
王皓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以往的世乒賽都有衛冕冠軍帶着去打,但如今不僅馬龍升任副主席了,就連樊振東也不來了,這無疑令王皓心裏十分沒底。
而多哈世乒賽男單的首戰失利,更是印證了王皓的擔憂,種種跡象表明,沒有樊振東,國乒男隊的統治力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削弱。
5月17日,多哈世乒賽正式開戰,國乒男單出師不利,率先登場的薛飛慘遭「一輪游」,以2比4不敵日本選手篠塚大登,無緣六十四強。
這裡所謂的「一輪游」,就是指在第一輪遊走,即只進入了第一輪便被淘汰掉了。
作為國乒男隊出征多哈的五人之一,薛飛的出局看似意外,實則早有伏筆。
這位26歲的直板選手世界排名第37位,而對手篠塚大登雖排名29位,卻擁有巴黎奧運會團體賽歷練的實戰經驗。
比賽開局薛飛曾以11-9、11-9先下一城,但隨後連丟四局,關鍵分處理上和國乒老將相比還略顯稚嫩。
作為國乒男隊中罕見的直板選手,薛飛的職業生涯可謂是充滿坎坷。
自從2015年入選國家一隊後,薛飛便長期擔任主力陪練,直到本賽季才在WTT新加坡大滿貫賽上一鳴驚人,接連戰勝李尚洙、張本智和闖入16強。
此次通過隊內選拔賽力壓向鵬、陳垣宇等新生代好手獲得參賽資格,本是他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但沒想到最終竟慘遭「一輪游」。
這也證明了王皓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並且本屆世乒賽,國乒男隊首次以「全青春陣容」出征。
參賽的王楚欽、林詩棟、梁靖崑、林高遠、薛飛五人中,竟無一人曾衛冕過世乒賽冠軍,這種「斷崖交替」的困境,在巴黎奧運會後愈發明顯。
隨着馬龍升任中國乒協副主席,樊振東因個人原因缺席,國乒男隊失去了過去十年最穩定的兩大支柱。
尤其是樊振東,這位被球迷稱為「中國之壁」的選手,其技術統治力讓外協選手望而生畏。
樊振東的缺席,不僅讓國乒失去了奪冠的最大保障,更讓隊伍在精神層面失去了主心骨。
這種斷層在賽前就已顯現,部分歐洲媒體賽前便預言「中國男乒統治力削弱」,而首日薛飛的失利,只是這種困境的冰山一角。
不過面對困境,王皓選擇了「放手一搏」,他在採訪中反覆強調,年輕選手的成長需要時間。
幾乎每一個優秀的運動員都是經歷了三次、四次甚至五次以上世錦賽單打才能夠奪冠,馬龍、樊振東都是如此,這番言論既是對輿論的引導,也是對年輕隊員的鼓勵。
並且儘管男單遭遇挫折,但國乒在其他項目上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5月18日,在混雙首輪比賽中,王楚欽/孫穎莎以3-0橫掃美國組合梁吉善/王艾米,順利晉級32強,向外界展現出了巴黎奧運冠軍的統治力。
在混雙第二輪比賽中,孫穎莎/王楚欽更是憑藉3比0戰勝巴西組合雨果/高橋·布魯娜,晉級混雙16強。
而在雙打方面,林詩棟/蒯曼、林詩棟/林高遠等組合也都順利晉級。
到了5月19日,混雙賽場更是傳來好消息:因羅馬尼亞組合退賽,王楚欽/孫穎莎直接晉級八強。
這無疑為他們後續的比賽減輕了壓力,也讓國乒在混雙項目上保留了爭冠的希望。
需要強調的是,王皓的「最困難論」並非悲觀預言,而是對新周期的清醒認知,正如他所說:「即使輸,也要站着輸。」
王皓這種「拼出去」的精神,或許比一時的勝負更能定義國乒的未來。
從選拔機制看,國乒已在為新老交替布局,奧運冠軍直通、世界排名優先、重點賽事成績掛鈎等規則,既尊重歷史貢獻,又激勵新生代競爭。
林詩棟、向鵬、薛飛等小將通過選拔賽正朝着主力層攀爬,正是這一策略的體現。
目前,多哈世乒賽仍在繼續,對國乒而言,這既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也是一次蛻變的契機。
在這場「近20年最困難」的戰役中,國乒能否在逆境中殺出重圍,不僅關乎金牌歸屬,更將決定未來奧運周期的格局。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載於環球時報2025年05月19日關於「世錦賽開打,國乒又迎大考」的報道
2.原文登載於上觀新聞2025年05月17日關於「多哈世乒賽|國乒男單首戰即失利,直板選手薛飛遭遇一輪游」的報道
3.原文登載於金羊網2025年05月18日關於「王皓:這或是近10年或20年最困難的世乒賽,我們只有放手去搏」的報道
4.原文登載於央視新聞2025年05月20日關於「對手退賽孫穎莎/王楚欽直接晉級混雙八強」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