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勵勤接班劉國梁中國乒協主席職務後,從做強乒超、延長乒超賽程對國乒體制已開始了潤物細無聲的改革。
如今國乒正面臨關鍵轉型期!男隊青黃不接的隱憂尚未完全化解,王楚欽外戰穩定性待提升,新生代林詩棟等還需大賽淬鍊。而洛杉磯奧運會乒乓球項目規則大改﹣﹣金牌增至6枚,新增混團項目,男團女團改為雙打,傳統備戰體系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王勵勤也以早已蓄勢待發。
上任沒多久,乒超聯賽就大幅延長賽程,表明了王勵勤重振乒超的決心,也可以看出王勵勤對國乒現狀已經進行了更為深刻的思考,這與劉國梁全力打造WTT賽事形成鮮明對比,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路徑。
今年3+1的具體賽制還沒出,有可能是三輪大循環積分制。可以確定的是今年一定會有四站乒超 在不同的地方舉辦,對球迷來說是好事。其實在疫情之前,乒超都是主客場,戰線拉的更長且票非常便宜,我參考了2014年的規則,猜測是雙循環主客場後前4進行總決賽,做最後的角逐。
依靠王楚欽、孫穎莎、樊振東等明星球員的影響,眾大的粉絲和球迷群體會為了明星球員買單,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一些二線球員的收入,平常一些在世界大賽中甘當陪練的球員也有機會展示自己。WTT支線賽獎金很少,大滿貫賽和冠軍賽又有人員限額,一般要參照世界排名,除了前幾號主力以外,其他人沒有參賽的資格。如果做強乒超,不但會挖掘一些年輕運動員而且一些二線球員的動力會加大,畢竟,乒乓球運動員收入不高,而他們也需要養家。
去年乒超聯賽總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5天,第二階段3天,總共只有8天。當時引起巨大輿論爭議,批評者認為這壓根兒不能稱之為聯賽,就像5分鐘的電影,跟鬧着玩似的,賽程被極度壓縮,只為讓國乒球員把更多精力投入到WTT賽事。
乒超聯賽是乒乓球運動員收入的主要來源。俱樂部會給運動員發年薪,wtt一年打到頭才多少錢?俱樂部也可以利用舉辦乒超擴大宣傳提高知名度,不過現在門票這麼貴,乒乓球熱度高拉的贊助商也多,說不定還能盈利了!
乒超最重要的和最讓人振奮的是團魂。激發團隊里的人都想為之奮鬥。正如何卓佳所說,莎莎拿兩分,我怎麼也得給他湊一分。團隊會把原本不善言語的選手變得會表達會釋放;給年輕選手練兵機會;讓抗責任的選手能夠卸下包袱更坦然地面對,而不是固化範式而是推陳出新。這可能就是乒超的魅力。
劉國梁劉國梁也曾打算讓乒超聯賽對標籃球NBA,誕生一個超級IP,但後來通過WTT拓展乒乓球市場化職業化之路,取得了巨大商業成果。而拉動WTT商業價值的更多的是王楚欽和孫穎莎等中國球員,WTT的宗旨是讓乒乓球國際化,提高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和關注度,進而拉動票房與收視率,增加運動員收入,立足點不僅僅是國乒,而是站在這項運動的全球化視角。它的效應遠超乒超聯賽,但獲利的不是中國球員。
做強乒超和WTT之間其實並不是和諧共生的,比如國乒主力球員因為乒超聯繫放棄WTT比賽的話,那麼WTT的票房收入肯定受影響。這樣王勵勤和劉國梁兩條發展方向存在深刻矛盾,形成了蹺蹺板效應。
坊間傳言以後國手參加世界大賽不按照世界排名選拔,避免球員過多注意WTT商業賽,但是參加世界大賽又依據世界排名獲得種子位。最終,最難破局的則是運動員。
(文中照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