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重建的道路分為兩大環節:擺爛和選秀擺爛其實並不難,球隊可以通過降低競爭力來獲得更高的選秀順位
但選秀才是真正考驗總經理慧眼識珠的時候擺爛雖然能幫你拿到好籤,但如果最後選錯人,或者更糟糕的是選對人卻把他送走那就真是前功盡棄,下面我們來聊聊nba選秀當天最令人惋惜的六筆交易,這些交易讓當時的球隊白白錯失未來巨星,也讓球迷們至今扼腕嘆息
首先要提的是2006年芝加哥公牛用狀元簽球員拉瑪庫斯·阿爾德里奇換來了泰倫斯·托馬斯和一個次輪簽那個選秀夜
公牛手握榜眼簽,面對技術流的阿爾德里奇和身體流的托馬斯,管理層認為球隊更需要一位運動能力出色的前鋒來搭配中鋒本·華萊士
於是選了阿爾德里奇後馬上打包交易結果阿爾德里奇在開拓者成為全明星和兩屆最佳陣容成員,而托馬斯在公牛四年場均只有7分5板,毫無建樹
再看2011年印第安納步行者與聖安東尼奧馬刺的交易步行者為了補強後衛線,用小前鋒克里斯·倫納德換來喬治·希爾當時印城已經有丹尼·格蘭傑和保羅·喬治,
球隊需要的是一名能穩定組織的後衛希爾加盟後貢獻尚可,但格蘭傑次年賽季報銷,保羅·喬治獨自難撐大局與此同時
倫納德在馬刺快速成長,連續打出關鍵防守,並在2014年總決賽中單防詹姆斯斬獲fmvp,成為聯盟頂級兩端球員
更早之前的1998年,密爾沃基雄鹿將年輕的德克·諾維茨基和19號秀加里·蒂打包,換來小牛隊的6號秀羅伯特·特雷勒雄鹿當時需要一位內線硬漢
但特雷勒在nba徹底失去了大學時的統治力,四年場均只有不到5分4板反觀諾維茨基一路成長為常規賽mvp、總冠軍和mvp,他的外線投射正是雄鹿當年急需的元素
再往前追溯到1987年,西雅圖超音速用5號簽選來的斯科蒂·皮蓬和公牛交換,當時超音速選了中鋒布拉德·波利尼斯超音速陣中已有達雷爾·埃利斯、湯姆·錢伯斯和麥克·丹尼爾斯三大得分手,
他們渴望補強內線但波利尼斯在聯盟四年也只是邊緣球員,場均不到5分皮蓬到了芝加哥後成為喬丹身邊的超級幫手,幫助公牛完成兩次三連冠
如果說以上都是近現代的例子,那麼1996年夏洛特黃蜂的那筆交易更是直接改寫了nba歷史黃蜂當時用中鋒穆托姆博和1996年的首輪簽——科比·布萊恩特——換來了中鋒布蘭登·海伍德·戴維斯科比當時還是個青澀的高中生
場均只有7.6分,戴維斯卻是兩屆最佳防守陣容成員黃蜂一時賺了,可誰能預料科比會成為nba歷史級別的巨星,五次總冠軍得主,聯盟得分王和常規賽mvp?這筆交易如今看來簡直是天大的失算
最早也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一筆,要追溯到1956年當時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紅衫軍老闆和費城勇士隊達成一筆協議
用花樣滑冰表演周換取勇士放棄狀元簽,才讓綠軍得以用榜眼簽選到比爾·拉塞爾與此同時,費城老鷹隊本來擁有狀元簽
但為了避免拉塞爾與隊內已成體系的佩蒂特、科爾曼等球員衝突,他們寧可把簽位交換給凱爾特人結果拉塞爾加盟後幫助綠軍連續八年奪冠,開啟了nba最偉大的王朝之一如果他那年去了老鷹,歷史又將如何改寫,無人知曉
這六筆交易共同的教訓是:在選秀時不僅要看球員的天賦和當下的適配度,更要預見到他的成長潛力和未來的戰術價值管理層如果只着眼眼前的需要
往往會錯失能夠改寫球隊命運的超級巨星如今的球隊在重建時都格外謹慎,深度分析數據、考察球員性格、預估潛力,希望避免重蹈覆轍
參考資料:
nba官方網站
basketball-reference
espn歷史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