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波士頓的北岸花園球館,替補席上的德文·布克一臉落寞,身後的大屏幕上定格着103-123的比分。
儘管布克在這場比賽里砍下37分5籃板6助攻,但第四節還剩2分鐘時,太陽已經落後21分,比賽徹底淪為垃圾時間,他也只能投子認輸。
綠軍球迷的歡呼聲像一把鈍刀,緩慢而精準地切割着這支「豪華戰艦」最後的尊嚴——薪資聯盟第一(2.07億)、奢侈稅破億的太陽,如今卻要祈禱國王輸給活塞才能摸到附加賽的門檻。
而且,就算國王真的馬失前蹄,讓出附加賽的名額,以太陽現在的狀況,又能在附加賽里有什麼作為?
一、散夥飯前的最後狂歡
當杜蘭特在兩周前扭傷腳踝時,太陽的更衣室里或許暗流涌動,有人焦慮,有人解脫,但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着一種詭異的平靜——像極了公司里明知要散夥的同事,在離職前最後一周假裝熱情地分零食。
諷刺的是,杜蘭特缺席後的兩場比賽,太陽反而打出了久違的「團隊籃球」。
對陣凱爾特人,布克轟下37分,替補席上的無名之輩們居然貢獻了32分;輸給尼克斯的夜晚,全隊送出28次助攻,彷彿突然記起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這種「老大不在,小弟撒歡」的場面,像極了班級學霸請假後,後排學生終於敢在自習課上講小話的荒誕現實。
但短暫的「虛假繁榮」掩蓋不了殘酷現實:太陽未來五場要打尼克斯、勇士、雷霆、馬刺、國王,其中四支是季後賽球隊。而他們的救命稻草國王隊,最後五場的對手是騎士、活塞、掘金、快船和太陽自己。指望國王手下留情,就像指望比爾突然放棄交易否決權一樣魔幻。
二、杜蘭特時代,一場昂貴的煙火秀
時間回到2023年,太陽管理層的操作堪稱行為藝術:先送走保羅和艾頓,換回比爾和努爾基奇,徹底拆掉2021年打進總決賽的防守骨架;接着簽下七名發展聯盟級別的底薪球員,美其名曰「補充深度」。這套陣容就像用勞斯萊斯的發動機配三輪車的輪胎——踩油門時轟轟烈烈,轉彎時人仰馬翻。
不過等到太陽用布里奇斯和四枚首輪簽換來杜蘭特時,菲尼克斯的天空彷彿被鍍上一層金邊。球迷們幻想着「布克+比爾+杜蘭特」的三叉戟能刺穿所有防線,卻忘了這三人的年齡加起來幾乎有100歲。
當然肯定會有人舉出凱爾特人三巨頭的例子,但更為關鍵的變量在於,凱爾特人三巨頭雖然年紀也大,可彼此之間的特點卻非常互補,加內特主內+大範圍協防,雷阿倫主外+關鍵時刻打冷槍,皮爾斯負責掌控球權。
但太陽這邊,布克、杜蘭特和比爾,先別討論誰來防守,就三個都需要消化球權的得分手,場上到底該怎麼玩?
果然打着打着,杜蘭特成了唯一的遮羞布。36歲的他場均26.8分,真實命中率64.3%,看上去死神風采依舊不減當年。
但高階數據暴露了真相:當他在場時太陽每百回合輸0.3分,不在場時輸4.1分。這種「偽核效應」像極了公司里ppt做得最炫酷、但項目一塌糊塗的中層領導——存在感越強,系統崩得越快。
不是說杜蘭特不強,確實是太陽這個陣容有點過於畸形……
哦,我們是不是忘了說比爾?
這位今年能夠從太陽領走半個億美元薪水的老哥,接下來兩年還將領走1.1億美元,而數據顯示,比爾在場的1545分鐘,太陽百回合輸給對手7.4分,而他不在場的1848分鐘,太陽百回合能贏對手4.4分。
而且他還握有交易否決權哦~
三、布克,是孤膽的英雄,還是體系的囚徒?
當然還有布克。
如今的布克,已經陷入一個哲學悖論:在杜蘭特受傷之後,他的表現越來越好,可太陽的處境卻變得越來越糟糕。
對陣凱爾特人一役,他29次出手換來37分,第三節連得14分的表演讓人恍惚看到巔峰哈登的影子。但當他下場休息的4分鐘里,太陽瞬間輸掉12分——我們不能說太陽現在只能依賴布克,但如果連布克都指望不上的話,太陽又該指望誰呢?
而且布克的尷尬在於,他的強項和短板都太過鮮明:
在進攻端,他是聯盟最頂級的無球殺手,但持球組織時助攻失誤比1.55(控衛倒數第五),得分極其依賴於投籃手感;
在防守端,他足夠努力,可1米96的身高和普通臂展,讓他防不住鋒線巨獸,也追不上小快靈後衛;
要說精神屬性的話,他倒是兢兢業業、從不抱怨,但領袖氣質約等於「學霸班長」——能管好自己,鎮不住刺頭同學。
更殘酷的是,當杜蘭特決意離開,不動如山的比爾只想拿錢混日子,布克又該作何選擇?
他是太陽的「親兒子」,也必然是太陽唯一的門面,可問題在於:一個場均27分的得分後衛,究竟該當建隊基石,還是頂級拼圖?
這個問題不僅太陽管理層要深思,布克自己也需要深思。
四、重建悖論,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布克在賽後採訪時說:「我們要以正確的方式打完這個賽季。」這句話聽着耳熟——2016年科比退役巡演時,湖人管理層也總把「正確方式」掛在嘴邊。
可「重建」對於當前的太陽來說,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首先是作為薪資毒藥的比爾,他的超級超級巨大巨大的合同,已經幾乎完全鎖死了太陽的薪資空間,更慘的是,他手握的交易否決權,讓太陽連「貼首輪送瘟神」的機會都沒有。
其次,想要通過選秀來重建也不現實,眾所周知,為了殊死一搏,太陽隊2025-2029年的首輪簽都已經送出,擺爛約等於幫對手重建,但……呃,或許他們可以賭一賭自己的陽光,在二輪甚至是落選秀里淘一下,沒準老天開眼了呢?
當然,還有更嚴重的,就是他們的更衣室問題。
最近的新聞大家也看了,杜蘭特與教練布登霍爾澤基本算是撕破了臉,當然他一心走人,倒也無所謂,但「親兒子」布克與「釘子戶」比爾之間又是若即若離,來年球隊的更衣室文化,恐怕需要從負數開始重建。
而且站在布克的角度,他一貫忠心耿耿,不太可能主動離開太陽,所以未來他的選擇其實也不多。
要麼,徹底釋放持球潛能放開掄,像哈登那樣場均砍30+8+8(前提是他做得到的話),但需要忍受未來三年陪比爾養老的寂寞,以及大概率不會出成績的苦悶。
要麼,指望制服組來個神操作,等待新巨頭降臨,像2010年的韋德迎接詹姆斯,但現在的菲尼克斯,對球星的吸引力大概只比鹽湖城高半個檔次。
最現實的出路,可能是說服管理層用他換回年輕資產+選秀權——儘管這聽起來像是讓學霸主動申請轉學。
或者,他也可以嘗試轉型控球後衛?
五、餘暉中的啟示錄
太陽的隕落結結實實的給nba上了生動一課。
首先,想拿冠軍就堆巨星,這個思路不能說是錯的,但總要考慮一下巨星們之間的化學反應,凱爾特人三巨頭就不說了,而熱火三巨頭的成功,也是建立在韋德讓出球權、波什頂到五號位、詹姆斯轉型組織前鋒的前提下——就這,現在韋德還在天天發起清算呢,可見要說服球星犧牲真的很難。
其次,一個被聯盟證明了一萬遍的顛撲不破的真理——「防守贏得總冠軍」:2023年的掘金用約基奇+戈登+波普構建攻防一體陣容時,太陽卻迷信「得分能解決一切」,這種天真簡直不像成熟的nba制服組,更像是剛剛大學畢業的熱血青年。
當然,也不一定是制服組的問題,還有他們的老闆伊什比亞,他的「梭哈式運營」,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有錢可以任性,但沒法買來智商」。
無論如何,當杜蘭特今夏大概率離隊時,太陽的黃昏將徹底降臨。
但命運的諷刺在於:他們多年積攢下的選秀權,如今正在別人家的保險柜里閃閃發光,比如火箭?而這些籌碼,或許會讓其他隊伍升起下一輪朝陽。
不過另外一個確實非常有趣的消息是,火箭有可能會考慮用手中的選秀權(別問從哪來的),和太陽完成對杜蘭特的交易?
至於布克?他依然會在每個夜晚砍下27分,依然會在賽後採訪中說「信任隊友」,依然會在更衣室拍拍比爾的肩膀。
只是不知道他是否偶爾會想起2021年的那個夏天——保羅指着西決地板對他說「這次我們一起去」,而那時的太陽,真的離天堂只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