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輕吟
編輯 | 林輕吟
前言
全紅嬋自曝稱「我的時代結束了」,滿臉失落,看起來像是遭受了很沉重的打擊。
發生了什麼,為何全紅嬋會說這樣的話?
巔峰期已過
3月28日,全紅嬋迎來她的18歲生日,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她度過了很愉快的一天。
緊接着第二天,她就着手準備參加跳水世界盃比賽,這是她成年之後的第一場比賽。
18歲生日那天,國際奧委會發了全紅嬋的專訪視頻,在視頻中,全紅嬋一改往日的活潑,一臉心事的說道:「比賽輸的開始越來越多,開始有點壓垮我。」
她十分坦誠的表示,現在的她已經不再處於巔峰時期,逐漸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隨着中國跳水隊公布參賽名單,我們清楚看到,這一次全紅嬋和陳芋汐,兩人都只參加的「十米單人台」。
往常不管是大比賽還是小比賽,這對姐妹花都會合體參加雙人比賽,但這次並沒有像此前一樣,十米雙人跳台選手換新人了。
這背後除了是給予新人機會之外,最重要的可能就是,18歲的全紅嬋已經無法和14歲的她相提並論了。
14歲的她,小小的一隻,站在東京奧運會的跳台上,之前沒有人聽說過她,也不知道她將會帶給跳水界怎樣的震撼。
東京奧運會5跳3次滿分,全紅嬋一戰成名,此後開啟了屬於她的跳水時代。
超強的壓水花技巧,讓全紅嬋被稱之為「掌管水花的神」,可殊不知,天才的背後滿是艱苦。
從廣東農村到世界冠軍,全紅嬋的成長經歷了哪些磨鍊?
全紅嬋時代
喜歡全紅嬋,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全紅嬋出身於社會底層,家裡兄弟姐妹多,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雖不至於家徒四壁,但全紅嬋家經濟條件確實不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全紅嬋從小就學會幹家務活。
誰能想到,村子裏一個不起眼的小女孩,將來會有這麼大的出息,會成為全村,乃至全省的驕傲,全紅嬋自己都不敢想。
2014年,全紅嬋7歲,在操場上玩跳格子遊戲時,她一下子能跳很遠,瞬間吸引了體校教練陳華明。
在體校試跳後,學校發現她是一個可塑之才,當即聯繫全紅嬋家長,希望他們能支持孩子學跳水。
雖然家裡沒什麼錢,可全紅嬋父母很高興孩子被學校看重,他們舉雙手贊成。
慧眼如炬的教練,加上開明的父母,全紅嬋這個跳水天才,有了一展天賦的舞台。
那時全紅嬋才上2年級,距離小學畢業還有4年,這4年,她在體校她刻苦訓練,跳水突飛猛進。
2018年畢業那年,她成功被廣東省隊選上,成為全校的驕傲,父母也真心替孩子高興。
在省隊,跟全紅嬋一樣優秀的人很多,但除了天賦,比拼的還得是努力。
就像陳若琳所說,天才也得靠後天努力,不然就是曇花一現。
省隊不同於學校,訓練更加密集專業,全紅嬋的家庭給不了她助力,一切都得靠她自己打拚。
帶着全家的希望,全紅嬋全身心投入到集訓中,每天她還巴不得比別人多練幾個小時。
其他人喊苦喊累,全紅嬋卻懂得珍惜機會,本就天賦異稟的她,在省隊實力更是不斷提升。
短短2年時間,她就入選了國家隊,從一個普通小女孩,來到北京,成為國家隊的一員,全紅嬋只用了6年時間。
走得越遠,爬得越高,越知道自身的渺小,在高手雲集的國家隊,全紅嬋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世界冠軍的?
征戰奧運
在東京奧運會之前,很多人都不認識全紅嬋,甚至連她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這是因為2020年,她進入國家隊的時候才13歲,而她的成名之戰是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
中間只有不到1年的時間,全紅嬋沒有時間參加很多比賽,一步步打響名聲。
進入國家隊後,她就是奔着參加奧運會的目標堅持訓練,除了教練,沒有人知道她的真正實力。
東京奧運十米跳台,全紅嬋幾近滿分的成績,讓她一舉獲得奧運冠軍,首戰即巔峰,她的成績是很多運動員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之後「天才跳水少女」就成了全紅嬋的前綴,她也沒有讓人失望,接下來的3年,她始終站在巔峰,是跳水界最耀眼的存在。
如今的她已經是最年輕的「三金王」,但他也迎來了每個跳水運動員都會面臨的「發育期」。
跳水對身高體重都有很高要求,體重哪怕胖一點,身高哪怕高一些,都能影響跳水時的狀態,直接影響成績。
全紅嬋的前輩伏明霞,就曾因為身體發育的原因,離開了跳台,轉到跳板項目上。
18歲的全紅嬋,已經跳水11年了,這期間她經歷了多次生長給她帶來的壓力痛苦,但她都努力克服了。
可跳水運動員的花期太短了,即便控制的再好,都無法與生長規律抗衡,如今全紅嬋體重已經突破40公斤,這對她有着不小的影響。
她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適應新的身體狀態,慢慢調整,讓自己處於一個近乎完美的競技狀態,這個過程是很磨練人的意志的。
身兼數項比賽壓力會更大,所以專門攻克其中一項,也是非常明智的一種安排。
希望全紅嬋能拿下第九金,第十金,可以「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