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媒體《edaily》2月11日報道,韓國憲法法院對尹錫悅總統的彈劾審判進行了第七次辯論,前行政安全部長官李祥敏再次主張,自己從未從總統那裡接到過對媒體斷電斷水的指示。他表示,自己只是在總統辦公室看到了一張寫着「斷電斷水」的紙條,並給消防廳廳長和警察廳廳長打電話,但並非為了傳達指示,而是出於擔憂。
當天上午10點,憲法法院在首爾鍾路區憲法法院大法庭舉行了尹錫悅總統彈劾審判的第七次辯論。依次對前行政安全部長官李祥敏、國家安保室長申元植、前國家情報院第三次長白鍾旭和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事務總長金勇彬進行了證人詢問。
李祥敏在被告方證人詢問中表示:「我從未從總統或國防部長官那裡接到過對媒體採取斷電斷水措施的指示。我曾遠遠看到過總統辦公室桌子上的一張紙條,其中寫着有關消防廳斷電斷水的內容,但我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囑咐消防廳廳長把國民安全放在首位,仔細照料,並沒有像媒體上所說的那樣指示斷電斷水。」
還提到了在宣布戒嚴前夕,一些國務委員積極勸阻總統,國務會議緊迫進行的情況。李祥敏表示,在宣布緊急狀態之前,他和國務總理多次勸阻總統。國會方面的代表團提到,總統當天召集了一些國務委員討論緊急狀態,並表示「秘書長和首席們都不知道。如果我妻子(金建希女士)知道了,她會生氣的,大家都深思熟慮過了。在彈劾審計院長和中央地方檢察廳長的情況下,有沒有說過因為彈劾而絕對不能這麼做?」李祥敏回答說「有」,並補充道:「不是說不會持續很久,而是說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李祥敏表示,參加國務會議的11名委員應該意識到了緊急狀態的情況,以及當時的場合是國務會議。他列舉了國務總理向總統建議召開國務會議,總統指示召開;總統將對國民的談話推遲30分鐘,為了湊齊法定人數,一直等到11人為止等理由。後來參加的委員們也向周圍的委員詢問「發生了什麼事」,說明他們了解到了情況。不過,他補充道:「但這是否能被認定為國務會議,又是另一個問題。」
然而,在申請人詢問中,國會方面的代理人問:「有沒有人是知道要開國務會議才來的?」李祥敏表示:「我不是知道才來的」,並發言稱,其他國務委員也不是為了召開國務會議而聚集在一起的。關於當天沒有製作會議記錄的情況,他說:「當時似乎有一種氛圍,認為製作會議記錄是對內亂的同情或協助,因此,似乎無法再繼續製作。」
國家安保室長申元植也表示,他反對總統宣布戒嚴的意見。他表示,自己起初並沒有想到會實施緊急狀態,在戒嚴解除後,從國務總理韓德洙那裡聽到「糟了,國防部長官好像惹禍了。聯合參謀議長和戒嚴司令官好像都不知道,好像是部長官指示的」這樣的話。
申元植在申請人方的證人詢問中表示:「考慮到我所知道的歷史觀、軍隊現實和國民政治意識,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很有用的方法。」同時,他表示,尹錫悅為了敲響警鐘而宣布戒嚴,理由是反對黨的暴走等,「完全有可能」。關於總統再次宣布戒嚴的可能性,他表示:「總統立即批准了解除戒嚴,應該沒有考慮第二次戒嚴。」
尹錫悅總統方面反駁稱,要構成內亂,必須成立暴動,而當天投入國會的軍人沒有武裝,反而被市民毆打。尹錫悅總統當天也親自參加了辯論,他表示:「彈劾提案委員長說連續彈劾、預算立法暴行是國會的權限,宣布緊急狀態後的後續措施也是憲法上總統的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