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福州馬拉松如期舉行,我以3小時18分08秒的凈成績完成了比賽,這是我今年完成的第12場全程馬拉松比賽。
參加省會馬拉松之福州馬拉松,我去年就有計劃,報名後也中籤了,並訂好了機票。不料最後因工作原因而放棄,最後組委會給我寄來了參賽T恤等物資,讓我感受到了「跑福馬享福氣」的氛圍。
今年,福馬如願中籤,我起初開訂的是周五出發的航班,後因工作原因耽誤了,恰巧又遇上航班取消,於是周六一早7點20才從昆明出發。在長水國際機場又偶遇了同樣參加福馬的破三大神@隨風,還有江帆等幾位昆明的跑友。於是我們將民航客機送到目的地後,三人又搭乘同一輛車趕赴50多公里外(長樂機場是國內省會城市中離城區第二遠的機場,僅次於蘭州中川機場)的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向組委會報到領物。
12月15日,星期日這個周末,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寒潮來襲,包括四季如春的昆明也是被凍得瑟瑟發抖。這給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選手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不過,別稱榕城的福建省會福州卻有很適宜參賽的好天氣,當天氣溫只有8至15度。
比賽集結地在榕城三山之一的于山旁邊的五一廣場。這裡是一座典型的城市地標,周邊商廈林立,道路縱橫交錯,人潮洶湧,福州市每年的元旦和國慶的升旗儀式在這裡舉行,它不僅是許多福州人心中專屬的地標,更承載着老福州人最熟悉的記憶。這裡是福州的心臟地帶,5萬人蔘賽(國內第一)的福州馬拉松從這裡出發,數以萬計的賽事志願者為福馬服務,更多的市民為福馬讓路。這真的應該為以「跑福馬享福氣」為口號的福州馬拉松點贊。
參賽選手共分SABCDEFG區,我處A區,和S區的精英選手(幾十人)一起得以第一槍於7:30出發,最後的第6槍是8點整出發。福馬是又一個不設拱門的馬拉松,組委會是按報名成績以全馬半馬混合分區,這樣更科學,可以減少擁擠。我出發時被擠在A區中央位置,大約用了一分四十秒才過龍柱踏上第一個計時毯。我們彷彿在向這座城市宣誓,要用汗水與毅力書寫屬於自己的榮耀篇章。
這一次,因身體狀態不太好(咳嗽未好,左腳踝創口未痊逾,轉彎時還有痛感),並吸取了月初上馬第十公里右大腿後側疼痛的教訓,起跑後我並沒有急於衝出人群,而是採取了跟跑節奏,並且福馬人實在太多,前四公里幾乎很難超越他人。證書顯示前5公里我用時23分44秒,這是一個非常舒適的節奏。
隨着比賽的進行,我們跑進了福州的老城區——三坊七巷。作為一個5A級景區,這兒坊巷縱橫,白牆瓦屋,亭閣相間,有「明清建築博物館」「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的美譽。「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三坊七巷走出了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等大量對中國近現代進程有重要影響的人物,被譽為「近代名人聚居地」。賽前頭天下午我和@隨風一行曾來此遊覽,還參觀了林則徐紀念館等,我們穿梭在狹窄的巷弄間,似乎每一步都踏出了歷史的迴響,讓人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昔日那個繁華的古代。如今福馬賽道經過這兒,讓選手們充分感受這古老的歷史畫卷,領略灰黛的建築和飛檐翹角、精緻的鏤雕窗欞所展現出的傳統美感,組織者真是用心了。
出了三坊七巷的石板路,里程剛好是7公里。我跟隨的大部隊才追上了330兔子,這應該是近年來我在平原地區參賽最晚追上330官兔的一場比賽。這樣有點拉胯的比賽,基本上是不可能達到3:15左右的好成績的。何況我對自己的福馬本就沒有設立更高的目標。不過我的配速也略有提升。
之後的賽道為向南奔跑,經過白馬北、中、南路,延平路,學軍路,八一七中路等,來到了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還跑經我住宿的酒店位置「金馬大廈」旁邊(右轉)。這裡是一條閩江的內河(當地很多),河水輕輕流淌,茶館、古厝與歷史悠久的三通橋勾勒出一幅典雅的畫面。江風輕拂,茶香裊裊,彷彿在為選手們加油鼓勁。跑過的每一位馬拉松選手,或許都能感受到那份來自歷史的激勵,彷彿有無形的力量在推動着我們不斷向前。此時,證書顯示我的配速,半馬前每5公里用時都在23分鐘以內,即平均每公里43幾。
緊接着,比賽路線沿着閩江之心濱江大道而行。這裡展現了福州的壯美景色,愛情島、閩江北CBD等地標性建築在水面上的倒影,形成一幅動人的畫面。閩江公園北園更是一片生機盎然,運動、娛樂與休閑在這片綠色海洋中交相輝映。選手們在這裡既能感受到江風的清涼,又能欣賞到城市的繁華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我們先經閩江北港的北岸向西北方向奔跑,於西河園公園調頭折返。此處原來同福州又一串聯各大公園和森林公園的經典景觀大道「福道」相連。號稱全國第一條懸空鋼攬空中觀景大道的福道我於賽後第二天去遊覽了一番……
在第17公里處折返後,先後跑經金山大橋、尤溪洲大橋、三線洲大橋(即上挎愛情島處)、解放大橋,24公里處右轉閩江大橋。賽道也從閩江北巷的北岸跑向了南岸,之後又往西及西北方向奔跑。大約25公里時,昆明的跑友沙子哥追上了我,我們互相為對方鼓勵加油。他是大神,我說你怎麼還在這裡,應該早沖我前面呀。為了不影響他,我讓他先跑。後來我一直處在我的周圍不遠,我們也不時主動交流着。我問他今天目標是多少,他說爭取320。對呀,我雖不能Pb,但也不能太無欲無求了,就跟着他了,我今年成都和上海都是320多幾秒並沒有進320,今天的目標應該是320以內。後來我們都是318完賽,他慢了我半分多鐘,證書顯示名次相差60名。
在比賽後程閩北港南岸的奔跑中,因為是折返賽道,可以看到對面的選手奔向終點。當看到沖在最前面的非洲黑人選手抵達39公里時,而我處於26公里多,我算了時間,看來冠軍不可能跑進210了。再之後是一些跟跑的精英選手,再之後我和沙子哥都看到了雲南牛人馬亮武,再後來看到是一些破三大軍。在平時的比賽中,在這種折返的賽道上,前半程時選手會不時向對方賽道選手和路旁的熱情觀眾互動,互喊加油,而後半程,因為體力消耗後,大家都會安靜下來甚至變得鴉雀無聲。
但是,此次福馬,我沒有任何影響,只要有合適的時機,我都會不時與熱情的觀眾進行擊掌互動,或者胡吹上幾句。為了調節氣氛,在跑經幾個小孩旁邊時,我大聲說:「這小朋友,長大了是跑馬拉松的料!」。結果引來了觀眾的大笑。而如果遇到胖子,我會輕拍一下他的油肚,說有跑馬拉松的潛力。
福馬,畢竟是國內參賽人數最多的馬拉松比賽,最後,我們跑向了終點——海峽會展中心。在最後幾百米,衝刺賽道分左右兩道,我們全馬選手在左側,我的前後左右都是衝刺的選手,而位於右側的為半馬賽道,衝刺的人似乎更多。以前我參加的比賽,就是我的成績再好,3個多小時完賽的時候,已過了半馬關門時間。而這一次,是我第一次遇到我全馬完賽時還有很多半馬選手還沒有完成。原來,這是分槍起跑,最後一槍晚我半小時出發。我全馬衝刺時的確還有半馬選手沒到關門時間。畢竟是5萬人的大賽,人太多。我看很多半馬選手正在行走,後面有一部分肯定會被關門,我邊跑邊喊:「跑起來,跑起來,馬拉松是靠跑的,行走不是馬拉松。」但是,我看這些行走大軍里,有的可能真的是有心無力了。
最終,我以3小時18分08秒的凈成績結束了比賽。福馬,我已成功征服了。我如願跑進了320,創造了我今年全馬第三好成績,僅次於漢馬的313和南昌馬的315。沙子哥黃平從越野成功回歸全馬賽場3:18:46完賽,如願跑進320。@隨風大神陳雷259,生崖第N次破三;江帆首破330,還有雲南牛人馬亮武得到組委會私補以245創佳績。另外,男子全馬冠軍為非洲黑人選手奪得, 成績210,亞軍、季軍為中國選手李子成和李波,成績為212。
這照片,的確是擺pose。不過,我說,完賽時該檢驗一下自己的腿是否正常。
福馬是成功的,國內參賽人數最多的賽事,組織井井有條,就連號碼布上在標明存衣車(1-70多,我的為1車)的同時,還有三位數的存衣號,這樣,存取物品不用排隊,人員迅速疏散。真的該為福馬點贊。
福馬結束了,但福州賽道沿途的美景與人文氣息,讓我們在奔跑中充分感受到了福州這座城市的魅力與熱情。同時,福馬也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精彩瞬間。當然,精彩的東西應該繼續,精彩的瞬間可以拉長。於是,賽後,我抓緊時間穿核於福州城區,在各個打卡點遊覽,充分領略清新福建里有福之州的無窮魅力……
圖為五一廣場旁于山中「清風朗月」,或是叫「月朗風清」,按什麼順序、怎麼讀都可以。二者都有清新怡人之意。這是當年福州郡守李拔的題字,這古人真是有才。旁邊這棵榕樹在榕城福州榕樹選美評比中排第七。不知榕樹前六名長什麼樣,又分別在哪兒?或許在福州城裡我曾與老六、老五或老四甚至老三老二相遇過了。
城東郊的鼓山為國家4a級景區,千年古道是必須要走的,俊秀挺拔的山水景觀值得一游,如時間允許可再去探尋山巔風雨擂鼓的巨石風采,如有才可多品味一下花崗岩塊上的磨崖文化。
………
(圖:上下杭)
(圖:愛情島)
而煙台山,歷經百年滄海桑田,是一個濃縮了大半個福州城歷史精髓的文化腹地。作為近代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歷史文化風貌區,煙台山不僅承擔了延續城市傳統記憶的責任,還完整和真實地體現福州這座城市的傳統格局和歷史文脈。
最後,再讓我以這個用雙腳丈量出的軌跡圖,深情地俯瞰一下這清新之地有福之州的沃土——
這個截圖的左上角就是有福之州的核心區,由西北向東南流淌的閩江分兩岔,流過鼓樓區、台江區、晉安區、倉山區四區,地圖上稱之為閩江北港和閩江南港。而我丈量過的福馬賽道就處於北港兩岸。而此之下的下游,就是馬尾區和長樂區,長樂區居此截圖的右下角。對了,遙遠的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就在東海之邊,再往東就是台灣海峽和祖國寶島了。
怎麼樣,我親愛的朋友們,福馬要跑,福氣也要享,你可有什麼想說的?
(完)#福州馬拉鬆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