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比0到2比2,成為了丟球的背景板,這一回張琳芃可能也不得不服老了。
作為球隊隊長,張琳芃在賽後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並明確表示,他的國家隊生涯該結束了。
單就從本場比賽的表現來看,張琳芃確實有點踢不動了。如果是讓他踢中後衛,他或許還能堅持。但是當國家隊鐵了心要培養朱辰傑,在4後衛體系里,他只能去踢對往返能力要求非常高的邊後衛;即便他是中國最自律的球員,但35、6歲的年齡,他也不得不服老。
但是張琳芃這麼一個責任心極強的球員,為什麼會在兩場打新加坡的比賽之間,宣布退出呢?一方面可能是力不從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被網暴怕了。
過去這幾年,中國足球的輿論環境是非常糟糕的。當國腳們的表現全部被放在了放大鏡下看,以至於我們的球員,因為害怕被網暴,導致很多球員對於代表國足出戰有着恐懼心理,他們害怕在場上出現失誤,害怕承擔責任,選擇儘可能的傳毫無必要的「安全球」,這才是國足亞洲杯三場0進球的原因所在。
當伊萬科維奇上任後,就迅速指出我們的球員缺乏自信、不敢冒險,他很清楚這是心理問題所導致的,他也很清楚不少球員不是很願意為國征戰。因此他在努力營造和諧、輕鬆的氛圍,試圖通過遊戲拉近與球員的距離,讓大家享受在國家隊的時光,來給球員卸下壓力,試圖重新激起我們的球員為國征戰的鬥志。
然而伊萬科維奇好不容易,剛剛給球隊積攢起來的一點點信心,在這場2比2之後蕩然無存了。而伊萬科維奇好不容易,重新給不少球員再次激發出為國征戰的熱情,也在這場平局後灰飛煙滅了。而這場平局,也同樣會讓整個中國足球圈徹底認清現實。
其實中國足球的問題,是過去很多年國青、國少在亞洲競爭力逐漸下滑就已經顯現出來的。但是這些年很少有人會去用國青國少的成績,去衡量國家隊的的競技水準,以至於外界總是對中國國家隊的戰鬥力,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
因此當中國國家隊的表現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時,大家會習慣於把所有的責任甩在李鐵,李霄鵬,揚科維奇頭上。但是這一回伊萬科維奇的帶隊首戰,在一場必須要拿三分的比賽中,從2比0到2比2,最後差點被逆轉,其實也把很多人最後的美加墨幻想給擊碎了。
對於97後以及00後球員來說,他們目前在國家隊還是在刷經驗,他們的美加墨幻想破滅後,還可以去衝擊2030。但是對於張琳芃這種超齡服役的老隊員來說,當他的職業生涯已經走上了下坡路,又完全看不到跟隨球隊打進世界盃的希望,還要承受着被網暴時,他又有什麼堅持的必要呢?
其實張琳芃這兩年在私下裡,不止一次承認,他現在的身體情況已經打不了邊後衛了。
揚科維奇覺得他不可或缺,所以改三中衛,張琳芃還能繼續踢。但是伊萬科維奇非要讓他踢右後衛,他身前的費南多能攻,但防不了,指望張琳芃一個防,他現在的能力已經不允許這麼踢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他退出國家隊的速度。
只不過在內部打對抗的時候,伊萬科維奇把鄧涵文算成了中後衛,只能說他現在對於中國球員很不了解,恐怕他對於不少中國球員的印象還停留在12強賽階段,在他的認知里,現在的張琳芃還是最好的右後衛。
當很多球員本身就因為害怕被網暴,而不想進國家隊的背景下,如果接下來伊萬科維奇繼續把一些球員放在不適合他們的位置上,接下來選擇退出的國腳只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