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10月2日電 題:奧運冠軍朱雪瑩的亞運首秀:「空中芭蕾」因夢想而舞
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起跳、騰空、翻轉,一套動作表現得行雲流水,當朱雪瑩穩穩落下之時,她應該知道自己的首次亞運之行不會空手而歸。

10月2日,杭州亞運會蹦床女子決賽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中國選手朱雪瑩獲得冠軍。圖為朱雪瑩在比賽中。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杭州亞運會蹦床女子個人項目決賽2日開賽,東京奧運會冠軍朱雪瑩攜手隊友胡譯乘為中國隊在該項目上實現衛冕奮力一搏。
蹦床運動起源於歐洲,因其將力量、平衡、協調性、韻律感完美結合,故而有「空中芭蕾」之稱。2000年悉尼奧運會,蹦床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蹦床公主」何雯娜為中國奪得首枚蹦床奧運金牌。在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隊包攬男女蹦床2金。
朱雪瑩的運動生涯從體操項目啟航,最終在蹦床項目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1998年,朱雪瑩在北京出生,4歲時便與體操結緣,然而幾年之後,她的體操之路卻遭遇變故,因被查出胯骨骨窩比較淺,出於運動安全的角度考慮,教練勸朱雪瑩放棄體操運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2008年朱雪瑩來到天津體操隊開始蹦床訓練,益於她從小接受體操訓練打下的基礎,「半路改行」的朱雪瑩迅速適應了這項運動。
2013年入選中國蹦床隊,次年朱雪瑩便奪得第二屆南京青奧會冠軍。2021年,東京奧運會女子蹦床項目的金牌在她胸前閃閃發光,她也因此成為中國第四位蹦床奧運冠軍。
人生成功和挫折常相伴而行,朱雪瑩的蹦床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2019年蹦床世錦賽,她在資格賽出現重大失誤,摔出床外。這次經歷對她的自信心造成了極大打擊,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因此一度萌生退意。
後來,在隊友與教練的開導下,朱雪瑩開始直面自己的問題,通過思考與分析,去尋找如何發揮優勢、規避劣勢的方法,逐漸從低谷中走出。
對朱雪瑩而言,她的夢想和目標不僅僅是奧運冠軍,而是蹦床項目「大滿貫」。如今,亞運會的金牌讓她向著目標又前進了一步。
當日的資格賽中,朱雪瑩排在第四順位出場,得到56.590分排名第一,隊友胡譯乘以55.500分位列第二。決賽中,身着藍白漸變比賽服的朱雪瑩,騰在空中猶如大海中翻騰的白色浪花。56.720分,朱雪瑩的亞運會首秀以一枚金牌畫上完美句號。
「從落選雅加達亞運會到現在,對於這枚亞運金牌我已經期待了五年,在這期間我加倍努力去訓練,今天能夠站上最高領獎台,是對我這五年的肯定。」朱雪瑩如是說。
朱雪瑩賽後表示,蹦床項目偶然性比較大,主要是自己跟自己比。明天就要開始為奧運積分賽做準備,希望拿到巴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在巴黎奧運周期,朱雪瑩受到胡譯乘、曹雲珠、范心怡、張欣欣等「後浪」的衝擊,對此她卻認為,「隊內競爭激烈是好事,隊友提高了,自己也會想着要提高,大家一起進步的感覺挺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