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文:青煙小生a
編輯:青煙小生a
前言
亞運會地乒乓球運動項目落下帷幕,而結果也正如同國人所期待的。
女乒團體賽再次戰勝日本,完成了自身的五連冠。
而男乒也不例外,同樣的三比零殺穿韓國隊,創下了八連冠地壯舉。
中國在乒乓球領域地強大, 世界都有目共睹。
但是日本乒乓球員水谷隼,卻表示稱「中國的強大, 並不是技術決定」。
這樣的言論頓時引發了很多人的好奇?不是憑藉技術,那又是憑藉什麼?
中國乒乓球確實擁有超強的技術!
乒乓球雖然不是中國發明,但是自從傳播開來,卻反倒成為了中國的國球。
也是中國,將這一項體育運動,徹底發揚光大。
讓英國人都沒想到的是,他們發明出來的乒乓球運動,卻被評價為最適合我國人的運動。
而關於乒乓球的技術開發,大多數都是我國運動員開發出來。
尤其是乒乓球領域地四大握拍姿勢,奠定了中國乒乓球在世界領先的地位。
在過去,中國流行的一直都是直拍打法,這種姿勢打法相當兇猛。
主要側重點在發球搶攻以及近台快攻。
但是其中的短板也相當明顯,之後被歐洲人攻克。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發明出來的橫拍直握姿勢重新流行。
並且再次讓中國乒乓球問鼎世界冠軍。
這個姿勢不但繼承了直拍地優點,還最大程度的解決了其弱點。
但是這還不算結束,國乒教練劉國梁是國人熟知地存在。
而由他發明的直拍橫打,更是讓劉國梁輕鬆站在了國際乒乓之巔!
之後,在劉國梁的教導下馬琳和許昕的不斷改進,讓中國的技術更加強大。
尤其是王浩的存在,更是讓中國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直到如今,我國幾位巔峰選手,基本上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打球風格。
而他們的風格也讓很多人防不勝防。
昔日的大魔王張怡寧,完成了自身的大滿貫之後。
因為沒有對手這才無奈選擇退役,而大魔王的退役讓全世界的女乒都鬆了一口氣。
對於張怡寧的存在,讓她們直面恐懼,完全沒有獲勝的心態。
但是問題來了,想必很多人都會發現。
雖然說中國在乒乓領域技術確實強大, 但是運動員是善於學習的。
對敵之中在熟悉了對手的球風之後,自然而然地也會找到如何可行的辦法。
比如說東京奧運會,上面的伊藤美誠和孫穎莎的比賽。
剛開始就是因為孫穎莎第一次和伊藤美誠打比賽,完全不熟悉對方的球風和打法。
但是孫穎莎師承劉國梁,而日本一直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對手。
平常研究的技術,也都是針對中國隊。
所以孫穎莎在前兩局相當吃虧!
但是孫穎莎在經過兩局的熟悉之後,也很快摸到了伊藤美誠的弱點,並且完成了極限反殺。
從這一點,其實運動員之間,大多數在技術層面,並沒有非常明顯的高低之分。
不然也不會出現球局比分,相互膠灼的狀態。
從這一點來看,中國隊獲勝不完全依靠技術,還是相當靠譜。
而中國隊依靠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心態!
比賽不僅僅比拼的技術,更是比拼的心態!
同樣以伊藤美誠和孫穎莎的對局為例,乒乓球的規則是五局三勝制度!
而伊藤美誠剛開始就已經連勝孫穎莎兩局,毫不客氣地講,孫穎莎當時確實是命垂一線。
正常人面對自己處於大逆風狀態下。
很容易出現慌亂以及焦慮等狀態,這些都是正常反應。
相信老師都教導過我們,考試不僅僅比拼的實力,更是心態!
心態越好,越能夠發揮出自身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伊藤美誠的心態發生了變化,通過嘴角若隱若無的笑意,完全可以看出她已經有一些飄飄然。
畢竟中國在乒乓球領域的地位,一直都無人能夠挑戰。
而她已經接連戰勝了馬琳和丁寧,足以說明伊藤美誠的強大。
如果能夠在乒乓球領域打敗中國,無疑是一個非常榮耀的時候。
但是孫穎莎卻不同,孫穎莎不但沒有慌亂。
反而是已經摸清楚了伊藤美誠的打法以及弱點,在這其中,瞬間扭轉了戰局。
很快將比分重新追回成為二比二!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穎莎繼續沉着冷靜乘勝追擊。
一絲喘息之機都不打算給伊藤美誠留下,而伊藤美誠早就沒有了起初的那種洋洋自得。
反而是變得有一些慌亂。
第五局也是決勝之局,對於雙方都很重要!
尤其是在最後的冠軍賽點,決定命運的一球,伊藤美誠身上的汗珠基本上沒停過。
最終還是棋差一招,讓孫穎莎完成了自己的驚天大逆轉!
而這就極其考驗選手的心態,心態平和,可以讓運動員的實力發揮十成,甚至是超常發揮到十二成。
但是如果心態炸裂,那麼一身實力能夠發揮出來六成,就已經算是不錯得了。
伊藤美誠弱嗎?很顯然並不弱,但是卻輸給了孫穎莎!
伊藤美誠沒有輸在技術,而是輸在了心態以及自身的弱點被對手發覺。
從這一點來看,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國隊員的強大確實不單單依靠技術,更重要的是有一顆扛得住事情的大心臟。
這種國際比賽代表着國家的臉面,運動員輸了,也就意味着國家丟了臉面。
所以說這種我們經常看到的運動員滿頭大汗的打球。
時不時的需要擦汗,原因就是內心背負着很大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完成驚天大反轉,孫穎莎不愧號稱新一代的「大白鯊」。
而在水谷隼看來,中國隊員的強大。
不僅僅是在這些,更重要的是在對於乒乓球的理解和隨時可以改變的球風和打法!
那麼水谷隼何出此言?
對乒乓球擁有獨特的見解!
如果說對大眾對乒乓球的娛樂停留在第一層,那麼正常的運動員停留在第三層。
而類似於這種可以代表國家隊的選手,對乒乓球的理解,停留在第四層。
那麼中國選手對乒乓球的理解,就在第五層!
技術上的創新是可以被學習的,這一點單單看日本就知道。
我國開創的很多種打法都被日本學了過去,但是對於乒乓球的理解,卻不是那麼容易學習的。
這是一種長期熏陶的結果。
而我國的運動員王楚欽,也曾經不止一次地表示「在比賽過程之中,意識才是最重要的。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常用打法被對手克制的時候。
你就必須要學會改變自身的打法,讓對方無法捉摸,同時也需要找到對方的弱點。」
仍然以孫穎莎和伊藤美誠的比賽為例。
剛開始的孫穎莎在經過兩局的失利,終於摸清楚了伊藤美誠的球風和弱點,並且迅速的給予反擊。
也正是如此,這才讓伊藤美誠迅速出現了失利。
當然,伊藤美誠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但是很可惜的是,伊藤美誠並沒作出有效的調整。
即便是伊藤美誠想要將戰局拉扯到自身的主場方面。
但是最終的結果卻依舊是被孫穎莎佔據主導地位,強迫伊藤美誠依照自己的想法來打比賽。
這也就讓伊藤美誠非常無奈,因為伊藤美誠此時即便是調整了打法。
也很容易被看出問題,在這種情況。
加上本身伊藤美誠的心理,也被強勢完成逆轉的孫穎莎給擊潰。
最終這才奠定了孫穎莎最終勝利。
不僅僅是孫穎莎,就連這一次馬龍和韓國選手的對敵之中,也完全可以看得出來。
剛開始馬龍丟掉了四分,讓很多人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但是更多的人則清楚,這是中國選手的慣例。
送三四個球就是試探球風,等到真正的清楚球風之後,就是強勢反擊的時候。
這也就讓日本的女乒教練感嘆:中國在這一方面構築的高牆,讓人難以逾越。
日本的女乒教練
如果經常觀看中國運動員,在乒乓球領域的打法,就可以看得出來。
中國的運動員在打法上,甚至出現了一個相同的特徵。
那就是開局的幾球都在送分,而目的就是進行試探。
這就是中國運動員的強大底氣,十一分,甚至連幾分的情況都做出了估計。
基本上都在四分的情況下開始出現逆轉。
起初給予對手四分,一方面是為了摸清楚對方的底細,第二方面也是為了讓對方輕敵。
然而這種情況就讓對手的心態容易爆炸。
畢竟剛開始讓對手認為自己有希望獲勝,最終卻將這個希望硬生生撲滅。
確實讓人容易爆炸,這也是很多和中國當對手的選手心態容易炸裂的原因。
中國在乒乓球領域的強大,已經讓國際賽事對中國選手做出了限制。
曾經國際賽事,將乒乓球的場地限制在三米範圍之內。
而這樣的行為很難不讓人懷疑就是在針對許昕。
因為許昕最擅長的就是遠距離的拉球!距離球台甚至可以遠出去五米!
而這也更加側重了,中國在乒乓領域的強大。
我國完全不介意對手的強大,甚至有網友將其稱之為養狼計劃。
就是努力的讓對手強大起來,從而讓中國選手一直具備憂患意識。
能夠有這樣的格局,也確實向世界證明。
中國在乒乓領域方面,不懼怕對手,還怕的就是張怡寧那般的,無敵是多麼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