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時竟然能電魚1200斤!將釣魚視為「主要問題」的那些專家們,是不是該醒醒了?
電魚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目共睹,這種行為不但讓魚類滅絕,還會造成水體電解,形成一片死水。日前,湖北天門4名電魚男子用3個小時就捕魚1200斤的消息,讓網友們再一次了解到了電捕魚的「威力」。
長江水域中有這樣的電魚人存在,禁漁成果肯定會被逐步蠶食。由此可見,電捕魚等非法捕撈行為,仍舊是目前長江禁漁面臨的主要問題。
聯想起一些曾將釣魚視為「長江禁漁主要問題」的專家、教授們,小編感覺有必要拿這個問題再來討論一下,好讓專家們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前有「張千斤」,後有「姚教授」!釣魚成了主要問題
說起那些將釣魚人視為「眼中釘」的專家們,有兩個人值得一提。
第一位就是號稱「日釣上千斤魚很輕鬆」的張有謙,他是某部門高級工程師,此人曾在公開場合聲稱:釣魚人一天釣上千斤魚很正常,讓不少網友大跌眼鏡。
除了著名的「張千斤」外,還有西南大學水產學院的姚維志教授,在受訪時聲稱「垂釣管理可能是現階段影響長江禁捕秩序的主要問題」。
連姚教授也把釣魚視為長江禁漁的主要問題看待,這樣「雷人」的觀點讓不少網友百思不得其解。
在這些專家們的影響下,不少地方確實將休閑垂釣看成了主要問題,禁漁好像就等同於禁釣,垂釣者抓了不少,而電魚人卻好像並沒有逮到幾個。
相關數據顯示,在2022年查獲的涉漁案件中,有近三分之一屬於違規垂釣,這個數據更是坐實了不少專家們口中的「垂釣成了主要問題」。
如果看到湖北幾名電魚人3個小時就捕魚1200斤,不知道這些專家們如何感想?釣魚真的比電捕魚更厲害嗎?真的成了專家們眼中的「主要問題」嗎?
如果不是湖北這幾名電魚者露出馬腳,大家還以為這些人都已經銷聲匿跡了呢。
拿釣魚和電魚相比,顯得智商有些「捉急」
把垂釣和電捕魚行為放在一起對比,連三歲小孩估計都知道哪一個更厲害。如果非要將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恐怕是iq有些問題。
因此,小編覺得沒必要來討論這個問題,之所以將其拿出來說道,就是想問一下個別專家,為何非要盯着垂釣者不放,而不是去多多思考一下影響魚類資源保護的癥結究竟在哪裡。
就拿長江水域來說,我們十年禁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魚類數量多起來。而目前影響魚類繁殖的因素,除了非法捕撈之外,就是自然環境的影響。比如無序采砂、排污以及水壩阻斷中華鱘、長江鱘等洄遊魚類生殖通道的問題,以上這些事情只要任何解決一個,就能為長江魚類造福。
但在這些問題面前,張千斤、姚教授們都選擇了避重就輕,讓人感到十分心寒。
垂釣的問題很多,但將其視為「主要問題」未免過於草率
休閑垂釣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這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多鉤垂釣、大小通吃、泥鰍釣魚、錨魚等行為仍舊層出不窮,釣魚人亂丟廢棄物等問題依然被廣為詬病,這些問題需要垂釣者正視,更需要通過上層制度設計去逐一解決。
但如果僅僅憑藉上面這些因素,就將垂釣視為「主要問題」,確實過於草率了!垂釣者是一個受眾極為廣泛的群體,上有80多歲的老人,下有幾歲的小朋友,尤其是對於上了年紀的垂釣者而言,釣魚可能也是一個剛性需求,而且在未來若干年內,存在一個數量持續不斷上漲的剛需群體。
如果將垂釣視為「主要問題」一禁了之,這些垂釣愛好者的業餘時間如何打發?垂釣行業從業者的生活如何保障?垂釣上游企業的生產估計也難以為繼,這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因此,專家們在對垂釣進行定性之前,需要完成科學充分的調研及評估,而不是張口就來,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樣只能讓網友們對其權威性及公正性產生質疑。
希望張千斤、姚教授等專家們能夠好好醒醒了,休閑垂釣不是洪水猛獸,釣魚人不應成為你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有時間多研究一些能體現「專家」二字價值的課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