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神,世界盃都閉幕了。
對許多人而言,開幕的時候是宅在家裡看球,閉幕的時候也是宅在家裡看球。宅在家裡會有一種缺少參照物的感覺,感受不到時間的流動。實際上,阿根廷在輸球與贏球之間,已經隔了好多天。

哇,他們好開心!/unsplash
我就不一樣了,整個世界盃期間,我是一場球賽都沒看過,甚至就連剪輯出來的精彩瞬間短視頻都沒看過。所以,我的時間線有點不一樣。估計像我這樣的人,也有不少。
好多朋友質疑我,作為一個男生,怎麼可以不看足球?
我倒是有點不明白,作為一個男生,為什麼就要看足球呢?
世界盃與陽剛之氣
足球和陽剛之氣之間,還真有那麼一點關係。
你看,賽場上的對峙與交鋒,每一個衝刺,每一腳下去,飛馳、吶喊,都有點兩軍對壘的陣勢。毫無疑問,足球是戰略與力量的博弈,是荷爾蒙的釋放。這些詞彙,都非常符合對男性的刻板印象。
放到世界盃,這種刻板印象就更突出了。這種情緒到克羅地亞贏了巴西的時候到了頂峰。到了這屆世界盃,小小的克羅地亞居然戰勝了傳統足球強國巴西,怎麼能不讓人激動呢?

朋友為了跟我形容克羅地亞門將有多強,給我看了這張圖,然後我問:「所以他也會穿越時空是嗎?」
激動,是挺激動。我沒看比賽,但通過隔壁鄰居家頗具穿透力的吶喊和朋友圈的刷屏程度,已經能知道那場比賽的精彩程度和意義所在。
至於比賽本身,我欣賞不來。因為要搞懂帽子戲法、越位、點球這些深奧的術語,還要分清哪個球員屬於哪個隊、分別叫什麼名字、所屬國家曾經取得的戰果……難度太大了。
這個難度,就像一個從未看過漫威電影的人,現在讓他從頭來補;或者一個從沒看過《三體》的人,讓他評判動畫版《三體》難看在哪裡;或者一個沒聽過古典音樂的人,問他現在這首曲子是肖邦的哪個曲子。
我認為,這是專業問題,對我而言,超綱了。當然,足球絕對屬於陽剛之氣的表達,它肯定不是柔美的,但不是所有男性都能與這種陽剛共鳴,陽剛之氣也不專屬於男性。

足球是專業,而我沒選這個「專業」。/pexels
否則,健美大賽中女性展示的肌肉、戰場上的女兵、拳擊運動中的女運動員,又如何評價呢?依我看,這些都是陽剛之氣。陽剛之氣是一個中性概念,並不屬於性別特徵。
更何況,世界盃賽場之外的女性球迷也有很多,足球是全民運動,並非專屬於男性,儘管男性球迷數量上更多一些。
足球不是全部
像足球、籃球這樣的大球而言,是具備某種全民屬性的。
很多學校的操場中央,都會有一個足球場。至於籃球場,那就更多了,很多小區都配套有籃球場。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在和三五好友打籃球、踢足球中度過的。我也不想成為例外,小學時的一節體育課上,我興沖沖地拿起了足球,剛踢出去沒多遠,給踢了回來砸中了頭。迷迷糊糊之中,我暗下決心,這球我再也不碰了。後來又被籃球砸到了肚子,疼了一下午。

別人被球砸:「好好玩,站起來繼續。」我被球砸:「什麼玩意,再也不碰。」/pexels
跟這兩大球絕緣,也就基本上是告別體育了,但我發現了更大的世界。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榮的一個結果是,世界變小了,但精神世界變得越來越大了。世界變小,一方面是交通的便利,這是表面含義;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關注點不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亞文化圈層,一個個興趣小世界,組成了一幅光怪陸離的平行宇宙圖景。
你有你的潮玩圈子,我有我的漫威社群,他有他的徒步小組,她有她的影迷圈層,各自精彩,互相平行。
以往能包羅萬象的大足球,現在是屬於萬千興趣之一的小足球。
不同興趣圈層之間的壁,有時候是很厚的。朋友就不理解我為了沖一個《復仇者聯盟3》的首映,要只身前往香港去看。「不一樣是看電影嗎?等資源不就行了?」
他們不懂我對電影中那個世界的執念,正如我不懂他們對熬夜看球的那份痴迷。他們不懂我在美國隊長出場時要鼓掌,我也不懂他們看到梅西進球時的咆哮與歡呼。

玩這個我還勉強可以。/pexels
但我能理解到那種喜悅,阿根廷拿下這屆大力神杯,等了36年。36年啊,這比很多人的年齡都長,所以這種激動和喜悅。可能10年後美國隊長再回歸漫威電影宇宙時,我也會是同樣等級的喜悅吧?
在這個興趣多元平行的小世界裏,愛好也是術業有專攻的。哪怕就是細化到漫威這個門類,也有更小的興趣單元。有的人是漫畫粉,電影里一有新劇情或者新角色,就能對應到是哪本漫畫,具體改編如何也能說得頭頭是道;還有的人是手辦粉,不光買手辦,還會自己動手去做;還有的人是Cos粉,會Cos自己喜愛的角色,讓自己也融入到那個世界裏。
有的興趣讓人激情燃放,比如足球;有的興趣,則讓人獲得寧靜。
世界盃,再見
生命很多時候也在於靜止,比如閱讀的時候,你會獲得超越自身的人生體驗,會在一個又一個小世界裏來回穿梭,這是運動的激情無法賦予的。
我最近喜歡在嘈雜的環境里看書,比如地鐵上,科幻經典《沙丘》中充滿魅力的厄拉科斯、何兆武回憶錄《上學記》中對西南聯大的獨特記憶、小說《鼠疫》中的人性考驗、傳記《燃燈者》中的覺醒與擔當……
世界盃,4年才有一屆。激情是一時的,平靜的時候還是更多。

球迷平靜下來打一盤實況,我平靜下來讀讀書。/pexels
平靜下來的賽場,可能會成為旅遊景點、演唱會場館、周邊居民的體育場,也可能被拆掉。平靜下來的球迷,終將回歸自己的生活。平靜下來的球員們——有的還是兼職的,也要回到自己的崗位。至於職業球員,有的可能將要退役,告別這片自己揮灑過汗水的綠草地。
4年又4年,彷彿是一個輪迴,時間卻像車輪一樣一去不復返了。
媒體人和菜頭說:「我20多歲的時候,身邊什麼樣的人都有,可以說是男性標本大全。現在我47歲,那麼多年大浪淘沙下來,我驚奇地發現自己身邊的朋友基本上由書獃子組成,球迷真漢子一個不剩。只是說這種書獃子也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書蟲,有的人精專於商業知識,有些人精專於藝術和收藏,有些人痴迷於新聞和論文。」
我相信,梅西的時間也不都是分給足球的。隨着他年齡的增長,他也將會離開,儘管這次他表示將「以世界冠軍身份繼續比賽」。
我雖然不是球迷,卻也希望梅西留下來,再戰一屆。我不看球,但從故事的角度,覺得這樣會是一個傳奇。

激情仍會繼續。/pexels
世界盃結束了,對許多人而言,沒有大的變化。
不論如何,4年後見吧,雖然到那時候我也大概率不會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