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剛剛結束的一場乒超聯賽女單比賽中,深圳大學一號單打陳夢2:3不敵華東理工大學一號單打王藝迪。
第一局一開始,王藝迪就對陳夢發起了猛攻,並一度4:0領先。隨後陳夢反擊,將比分追平,並以8:7領先。隨着王藝迪兇狠搏殺,陳夢連連失分,被王藝迪10:8拿到局點。雖然陳夢又奮力追到10:10平,但關鍵分表現上王藝迪毫無壓力,以12:10取得首局比賽的勝利。
第二局雙方開局就陷入苦戰,比分從5:5一直交替到9:9,11:11。王藝迪偷發陳夢正手長球被陳夢算到,陳夢12:11再次拿到局點,隨後一次成功的發搶戰術得分,陳夢13:11艱難扳回一局。
第三局開局陳夢彷彿適應了王藝迪的節奏,開局領先。7:3後,王藝迪放手一搏連得三分,陳夢被迫叫了暫停。回來後王藝迪得分勢頭不減,再次連得三分,陳夢在7:10落後情況下沒能挽回敗局,以9:11丟掉第三局。
第四局雙方再次陷入鏖戰,比分交替上升。11平後,陳夢破掉王藝迪的發搶得分,隨後自己一次成功的發搶再次得分,13:11,陳夢將比賽拖入決勝局。
決勝局,陳夢一度5:1領先。但換邊後陳夢同樣被王藝迪打出一波5:1的比分,雙方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線。此後兩人糾纏到7:7平,王藝迪兩次發球陳夢判斷失誤;陳夢發球輪的時候,王藝迪判斷準確,再得兩分,以11:7取得決勝局的勝利。
陳夢最終2:3不敵王藝迪。
縱觀整場比賽,我們不難看出:一方面王藝迪對陳夢的套路非常的熟悉,所以她每每在陳夢發動前就組織好了自己的反撲;另一方面就是王藝迪每每在關鍵時刻敢於搏殺陳夢。
因此,王藝迪在比賽中不僅僅能夠在陳夢優勢的相持技術中敢於變線,她還敢於利用陳夢習慣的接發球特點實現得分的目的。
其實這一切並不是王藝迪做的獨創,而是當今乒壇所有女選手的共識。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第一:東京奧運之後,陳夢就成了全世界女乒的研究對象,所以針對她們習慣的線路、發球搶攻的套路等技術手段,一些優秀的選手和團隊都有了自己相當深刻的研究。在這種情況下,陳夢比賽的時候就好像透明人一樣,幾乎沒有自己的秘密和優勢。要不是她出球的質量高以及防守能力特別突出的話,那麼她現在的境況恐怕更糟糕!
第二:陳夢作為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在役的奧運單打冠軍選手,每場比賽她都處於被衝擊的不利局面。而這並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她從東京奧運之後一直到未來某個階段,她都會一直被別人以低姿態向她發起衝擊她。
比這更糟糕的有嗎?有,那就是她卻只能被動防守,卻打不出東京奧運之前的勇氣和狀態。
所以,相對於第一點的技術被破解和被研究來說,陳夢在心態上的桎梏,才是她目前最艱難、最難熬的狀態。因為在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世界排名第二的耀眼光環下,陳夢不可能再像兩三年前那樣敢打敢拼,那樣無所畏懼了。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陳夢職業生涯最艱難的時刻已經到來!
那麼,陳夢該如何破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