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日之星冠軍杯正在上海火熱進行,主辦方特別設置教練員論壇環節,中外青訓教練近日齊聚一堂展開頭腦風暴。作為中國足協副主席,前國足主帥高洪波自曝:對諸多小隊員的跟蹤數據顯示,速度慢、體脂率高、缺乏個性化訓練,是當下國內青訓暴露的三大短板。

高洪波是徐根寶的大弟子,徐根寶退役後在北京擔任青少年足球教練時,挖掘出高洪波這棵好苗子。球員時代的高洪波善於用腦子踢球,很會在門前把握得分機會,曾擔任國足主力前鋒。退役之後,高洪波曾率長春亞泰隊奪得中超冠軍,並作為國足主帥多年征戰洲際賽事,如今他擔任中國足協副主席,分管青訓版塊。
中國足協此前已推出《中國足球協會青少年訓練大綱》,並舉辦各年齡段的全國精英青少年球員訓練營,全面摸底掌握國內各年齡段人才儲備情況,構建精英青少年球員人才培養體系,最大限度發掘和培養人才。
高洪波透露,對於入選全國精英青少年球員訓練營的小隊員,中國足協有關部門會持續跟蹤,即便這些小將回到俱樂部,依舊在觀察視線中。有關部門為這些小將組建信息庫,通過數字化平台建立12個模塊,搜集他們的基本信息、技術特點、體能數據等。

「通過兩年多的數據搜集,我們發現中國青少年球員暴露出一些問題。」高洪波通過PPT展示一張數據對比圖,「我小時候踢球時,徐指導包括國家隊教練給我們灌輸的理念,是中國球員在亞洲具有速度和靈敏的優勢,但從我跟蹤的青少年球員數據來看,從10歲、11歲到13歲、14歲,這批球員速度能力的差距越來越大。」高洪波認為,其中當然有選材不精準的問題,但他提出:「教練是不是也考慮下,裏面有沒有訓練不夠科學的問題,導致把中國球員速度、靈敏的優勢弄沒了?」
高洪波還透露,中國青少年足球選手普遍太胖,體脂率太高。「這兩年,我們國家隊和俱樂部教練評價職業球員時,都要求隊員的體脂率控制在9%至12%之間。」高洪波感慨,現在中國青少年的體脂率普遍高於12%,「一方面可能和中國飲食中豬肉較多有關,導致小球員體脂率較高;另一方面,青少年訓練也要進行優化調控,這裏面改善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前不久總局領導來中國足協調研,我也這麼說:除了讓球員養成科學飲食的習慣,我們教練員也要解決科學訓練的問題。」

足球職業化改革後,有不少歐洲豪門俱樂部在中國開設訓練營,也有很多歐洲球隊對中國青少年教練市場售賣日常訓練課程。不少中國青少年足球教練求知若渴,渴望學習,也把這些歐洲訓練課程,原封不動運用於中國小將身上。
高洪波認為,國外的模式化訓練當然很不錯,但要和中國小球員的身心特點結合,尤其中外小球員的日常學習環境、每周訓練時間完全不一樣,不能直接照搬。

「我記得,我和范志毅還是青年球員時,徐指導在訓練結束後,每天留我們下來,加練頭球和射門。」高紅波表示,中國青訓教練除了展開系統課程培養,也需要借鑒過去個性化教學的經驗優勢,「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和歐洲人不完全一樣,我們要根據中國青少年球員的特點,更多突出個性化的訓練,挖掘球員的技術特點。」
題圖來源:上海市足協
文內插圖:中國足協、上海市足協
來源:作者: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