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乒的歷史上曾經遇到過許多的對手,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大滿貫瓦爾德內爾,但在老瓦的身邊卻有着另一位不容忽視的頂尖運動員,他曾7次奪得世界冠軍,打敗過陳龍燦、王濤、劉國梁、孔令輝、馬琳、劉國正等幾代中國隊主力,實力有目共睹。
但遺憾的是,這樣一位高手居然從未獲得過1枚奧運會的獎牌,即便他曾7次參賽、其中2次闖入半決賽,最終也都輸給了國乒運動員,職業生涯距離大滿貫僅一步之遙,最終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這位曾經威震乒壇的運動員來自瑞典,名字叫約爾根·佩爾森(Jörgen PERSSON)——你還記得他嗎?
1966年4月22日,佩爾森出生於瑞典南部的哈爾姆斯塔德市。當時的瑞典的乒乓球隊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已逐漸崛起,結果佩爾森很小就接觸到了這項運動,很快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隨後又得到了世界冠軍約翰森(外號「鎚子」)的指導,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就在比自己大1歲的瓦爾德內爾開始聲名鵲起時,佩爾森也成為了瑞典乒壇的希望之星,而且二人還分別來自瑞典的北方與南方,頗有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南帝北丐」的味道。
18歲那年,目睹瑞典一次次慘敗輸給中國隊之後,佩爾森發出了豪言壯語:「中國選手並非不可戰勝,如果我的技術能得到最好的發揮,如果分組時能抽個好籤,如果比賽中運氣好一些,我就能成為世界冠軍!」
佩爾森的諾言,在自己23歲的時候成為了事實——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賽,瑞典隊在男團比賽中5-0吊打國乒,拿下冠軍金牌;隨後不久,佩爾森又在男單比賽中連贏4位中國隊選手,最後與瓦爾德內爾會師決賽,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5局大戰(當年是五局三勝制)。
雖然那一次佩爾森輸給了師兄,但兩年過後他便捲土重來,在1991年的千葉世乒賽上3-0橫掃老瓦奪冠,同年還摘得了世界盃的單打冠軍,距離大滿貫頭銜僅一步之遙,同時成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當之無愧的「地表最強」乒乓球運動員。
但不久後,他便盛極而衰了。
早在1988年的時候,佩爾森首次參加奧運會便折戟沉沙,八強賽不敵後來的冠軍劉南奎而出局;1992年奧運會,他又被國乒選手馬文革3-0橫掃淘汰;1996年奧運會,佩爾森更是輸得慘不忍睹,小組賽不敵巴西選手小山雨果,最終未殺入16強。
2000年,佩爾森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二個小高潮,在團體世乒賽上連贏孔令輝、劉國梁,獨得2分助瑞典隊再次戰勝國乒奪冠。幾個月後,他又在悉尼奧運會上3-1逆轉淘汰國乒新星劉國正,首次殺入了男單的半決賽。
只可惜,接下來佩爾森沒能再威風起來,先是1-3不敵孔令輝,隨後又1-3輸給劉國梁,最終眼睜睜地看着以上兩人與老瓦一起登上38mm小球時代的最後一次領獎台。而此時的佩爾森已經34歲,算是老將中的老將,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再也沒有機會染指奧運獎牌了。
然而「意外」最終還是發生了。
2000年~2008年,佩爾森8年沒有打出什麼像樣的成績,結果卻在北京奧運會上再次闖入男單半決賽——此時的他已經42歲,而當時的四強名單里有三人都是國乒選手,誰也沒想到站到最後與中國隊過招的居然還是佩爾森,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此時的佩爾森也已經是強弩之末,面對王皓、王勵勤的阻擋,他實在是無力回天,最終又與獎牌擦肩而過。而在三、四名之戰中,佩爾森苦苦支撐到腿部拉傷、痛苦倒地接受治療的地步也沒有放棄,全場觀眾也對他報以了熱烈的掌聲:雖然沒拿下比賽,但他雖敗猶榮!
2012年,佩爾森第7次出現在了奧運會的賽場上,儘管這次他沒有掀起一點波瀾就被淘汰出局,但還有誰會在乎結果呢?佩爾森已經用他的堅持感動了所有乒乓球迷,最終他也在掌聲中揮手再見,不帶走一片雲彩。
2021年,佩爾森首次以瑞典隊主教練的身份帶隊出征奧運會,結果未能取得好成績。而且在這前後,他還與麾下弟子爆發了嚴重衝突:作為曾經的老將代表,佩爾森堅持要重用年輕選手,結果遭到了老將K·卡爾松的質疑,而截至發稿之日,二人之間的對立仍未消弭。
或許佩爾森再也不想當年「軍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情況再次上演,或許他希望自己成為本隊的最後一棵「常青樹」、希望瑞典男乒也能像中國隊一樣有無數年輕小將湧現出來,那麼這一切會實現嗎?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加油吧,老對手、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