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在北京時間12月12日9時54分,萬眾矚目的嫦娥5號在經歷了6天的等待,終於實現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開始從近圓軌道轉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里橢圓軌道。
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展示圖
在月球上收集的2000克樣本,已經被"攬收"了。在此次入射後,攜帶着這些樣本的軌道器和返回器,將選擇合適的時間機會進行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這樣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飛向地球。預計在北京時間12月17日1:26分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嫦娥五號探測器星下點軌跡
這份"月球快遞"價值在哪裡?
探月的成功,是我們國家的巨大進步,而帶回來的樣本也有助於我們科學家的研究。
確實這時候,月球的資源是我們用不上的。但是從長遠的時間來看,這將是我們進行深空探索的重要一步。
月球的土壤
已知地球上稀少而月球上存在的儲量非常可觀氦-3,這個是核聚變的原料,也是未來重要的能源,相對比目前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核電等等,掌握可控的核聚變將是未來理想的能源。而大量的原料就在月球上。
未來月球基地的想像
相信在不久遠的未來成功利用氦-3後,我們可以在月球建立基地,也就是我們地球探索的前哨站,深空探索飛船的能源就可以在月球就得到補給,以及地球的能源也可以得到滿足。所以探索月球也是我們進行其他探索必不可少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