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女科學家+女企業家」面對面講述自身故事 為科技創新貢獻巾幗智慧

潮新聞 記者 王璐怡

活動現場。省婦聯供圖

硬核科技只是「理工男」的主場?創業浪潮中女性只能扮演「配角」?19日下午,浙江省暨杭州市「女科學家+女企業家」面對面活動在西湖大學舉行,多位來自科研領域和企業一線的優秀女性代表走上講台,用自身經歷講述科技創新的女性力量,鼓舞更多女性投身核心主場。

「人生的舞台上,性別從來不是能力的界限。」浙大城市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楊波第一個登台,聲音柔和卻充滿力量。的確,楊波有這樣的底氣。在抗腫瘤藥物研領域,她帶領團隊不斷突破,其研究成果發表在《Blood》等頂刊被引超4000次,獲1類新葯臨床試驗批件推動癌症治療從實驗室走向臨床;在以男性主導的科研管理領域,她同樣表現亮眼,圍繞國家戰略所需、地方發展所需,她牽頭打造全國重點實驗室體系、促進地方研究院建設,孵化200多家公司,推動區域產業發展。

其實,居里夫人、屠呦呦等傑出人物的出現,早已證明科技進步離不開女性力量的獨特賦能。不過時至今日,女性科研工作者依舊面臨不小挑戰。以諾貝爾科學獎為例,由於各種原因,獲評女科學家整體佔比不到5%。

「女性科研人員常常面臨著無形的職業發展壓力。特別是來自社會對女性角色的傳統期待,限制科研能力的發展和發揮。」90後西湖大學生命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萬蕊雪切身體會到「漏灌效應」——女性科研人才在職業發展進程中不斷流失。正視並重視女性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現實依舊緊迫。

不過,這些年浙江致力營造友好環境,不斷聯合社會各界賦能女性成長,進一步釋放女性創新力。萬蕊雪所在的西湖大學就在3年前實施「西湖女性科學家發展支持計劃」,為廣大女性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發展環境,並打造開放包容的合作對話平台。活動當天,三位西湖大學的女博士後憑藉突出的科研成績獲第三屆「西湖優秀女博士後獎」。該獎項作為「西湖女性科學家發展支持計劃」的子項目,激勵更多女性青年科研人才勇攀高峰,為科技創新貢獻巾幗智慧。目前已有9位女博士後獲此殊榮。

現場,浙江省暨杭州市「女科學家+女企業家創新聯合體」也揭牌成立。該聯合體將在省婦聯、杭州市婦聯指導下,發揮女科協、女企協等團體會員優勢,搭建女性科創賦能服務平台,促進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加速女性科技人才的創新成果轉化。

多元共融消解科技領域偏見、助力女性突破瓶頸同時,女性自身特有的韌性,也讓女性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和產業革命的重要推動者。

活動現場。省婦聯供圖

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季紅麗,帶領團隊不斷學習新技術、研究新產品,最終成功用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大數據進行分析挖掘,打造了國內首個閱片機械人「啄醫生」,填補了國內醫學影像智能診斷的空白。「到現在我們和近3000家醫院合作,還開出了全國首家人工智能醫院『烏鎮智能醫院』。但最開始產品出來時,沒有客戶願意試用更不用說採購了。」輕描淡寫的背後,是季紅麗創業中不懈的堅持。

聯川生物創始人郎秋蕾,也是靠着一股韌勁,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憑藉對生物科學的熱愛,她在浙江大學微生物專業實現碩博連讀、又赴國外深造。回國後,她在起步資金僅50萬、員工僅兩人的情況下創立了聯川生物,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與發展,將其發展為基因測序行業領軍企業之一。

用科技與創新搭建起屬於自己的舞台,西湖大學工學院博士後江夢南分享了自己在無聲世界科學追夢的經歷;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湘雯用多個女性創業實例講述了數智時代下,「她力量」的蓬勃發展。柔韌如鋼,自成光芒。就像劉湘雯說的,「未來是科技的星辰大海,更是女性的繁花時代」。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