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看錯!撿冰雹能換「瑪瑙」還能助力科學研究

最近,全國多地頻發冰雹和大風天氣

前幾天北京出現了一場「鴨蛋大」的冰雹

你遇到了嗎?

與此同時

一則「冰雹換瑪瑙」的消息

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收集了冰雹真能兌換瑪瑙嗎?

「冰雹」被收集後用來做什麼?

一探究竟↓

為什麼要面向公眾收集冰雹?

「冰雹換瑪瑙」怎麼換?

 
 

由於冰雹天氣在小範圍內來去迅速

目前常規的氣象觀測難以捕捉其快速變化

同時冰雹形成的微物理過程複雜

天氣預報難以做到定時、定點和定量

2016年 張慶紅教授領導的冰雹研究小組

開展了這項行動

通過收集全國範圍內新降落的冰雹

來協助研究

△研究人員所收集到的冰雹樣本

根據項目團隊介紹

在「冰雹換瑪瑙」活動中

收集者一次需要收集外表、大小、數量

有一定要求的冰雹樣本

合理保存並記錄相關信息

聯繫課題組後

課題組會派人攜便攜式冷凍設備

以最快的速度上門取回樣本

並送上精美的瑪瑙紀念品一份

△研究人員為公眾參與者所提供的「瑪瑙」禮品

為什麼會想到用瑪瑙作為禮物?

 
 

2021年

在「冰雹課題小組」公眾號上

項目團隊發起了「冰雹換瑪瑙」的長期活動

課題組發現

有的瑪瑙在切片後

會呈現一圈圈的紋路

而冰雹切開後也有着類似

一圈圈透明與不透明的交替

△冰雹橫截面

 
 

每一顆瑪瑙的切片與自然界天然的冰雹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贈予的瑪瑙鑰匙扣不僅是謝意

更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能直觀感受這些自然奇蹟的關聯

收集後的冰雹用來做啥了?

 
 

課題組成員、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博士研究生

林翔宇介紹

課題組開展收集冰雹的科學項目

對冰雹進行研究

可以應用於未來天氣和氣候模式中的

微物理參數化方案

「我們可以更早地預測冰雹

對冰雹進行正確的評估

讓民眾有更多的時間

採取應急避險措施」

截至目前,張教授團隊在9年內

已成功收集了

來自全國各地的冰雹樣本

而「冰雹換瑪瑙」的活動

也已得到了63位朋友的幫助

今年5月9日,課題組用徵集到的冰雹

做出的最新研究成果正式發表

△冰雹內部交替出現的透明和不透明生長層

如何參與「冰雹換瑪瑙」?

 
 

課題組成員林翔宇說

「新的科學發現離不開大家的幫助

今年,我們再次懇請大家參與我們的冰雹追蹤計劃

幫助我們收集冰雹。」

那麼 如果想參與「冰雹換瑪瑙」

應該怎麼做呢?

課題組發佈了詳細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