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科學家把藜菜端上市民餐桌

2025年3月24日,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團隊研究優化的藜菜,正式端上市民餐桌,口感清香綿糯。

上海農科院專家在菜地檢查藜菜生長情況。

藜菜與菠菜、莧菜同屬一科,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纖維。

此外,藜菜的採收期短,平均每25天到45天即可收穫一次,年收穫次數可達6~8次。

值得一提的是,藜菜還具有極強的耐寒、耐鹽鹼特性。在上海這樣雨水充沛、鹽鹼灘涂地較多的地區,藜菜的種植不僅有助於改良土壤,還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經過研究,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植物細胞工程研究中心團隊成功創製了30餘份純合穩定的藜菜新品系,並在青浦、崇明、金山、奉賢等地建立了藜菜示範推廣基地。

上海農科院專家在菜地檢查藜菜生長情況。

藜菜長勢喜人。

目前,藜菜在叮咚平台上的銷價在每100克3元左右。除了傳統的涼拌、清炒及熬湯等食用方法外,研究團隊還在積極探索藜菜麵食、藜菜飲料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

藜菜豐富了上海市民的餐桌文化。

涼拌藜菜。

雞湯里放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