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行星科學家一直懷疑,地球最內層的固體內核在旋轉過程中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形。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過去 20 年內核形狀發生變化的第一個證據,核心變形的跡象出現在地震波中。
一研究小組在2024年的一項研究中,使用了相同的地震數據,以解決關於內核自轉的長期爭論。他們發現,內核的自轉速度曾經比地球本身還快。但從2010年左右開始,固體內核的自轉速度減慢了。相對於地球的其他地方,它現在正在反向旋轉。
他們的新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利用了1991年至2023年收集的地震數據,以這一發現為基礎。之前研究的合著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約翰·維代爾博士說,科學家們之前在岩核旋轉方面的工作,幫助他們解釋了地震波高度的變化,將其定義為內核表面變化的指標。
在地球的所有層中,內核是最遙遠和神秘的。這個由鐵和鎳組成的實心球體大約為月球大小的70%,半徑約為759 英里(1221公里)。
內核的溫度高達5400℃,壓力可達365千兆帕(gpa),比地球上陸地的平均大氣壓力高300多萬倍。雖然無法直接觀察核心,但科學家們通過分析地震波穿過核心時的大小和形狀的變化來研究它。
「可視化內核表面發生的事情幾乎是科幻小說。」維代爾說。「這是一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時間尺度、不同的材料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
編譯/瀟湘晨報記者傅圓圓
(來源:瀟湘晨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