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上午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在京揭曉

李德仁院士

獲得中國科技界崇高榮譽



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蘇泰縣溱潼鎮(現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11歲時,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學。他辦公室的書櫃里,至今保存着一張當年的成績單,除了體育,基本都是滿分。雖長期在湖北工作,但李德仁院士始終心繫家鄉發展。


李德仁珍藏的中學時期成績單


120年多前,泰州姜堰人李貞發寫下了80字的《李氏家訓》:「愛我中華、興我家邦、少小勤學、車胤孫康……」,要求李氏後人詩禮傳家、德才報國、勤學苦讀、奉獻社會。


李氏子孫耳濡目染家風家訓,不斷完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養,成就了李德仁、李德毅、李德群「一門三院士」



李德仁的弟弟李德毅是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他們的堂弟李德群是材料成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家三院士都有出國留學的經歷,但都毅然回國,懷着「德才報國」的家國情懷,為後輩樹立了為人處世的典範。


如今,享譽全球的李德仁院士,又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更是為傳奇的「一門三院士」故事,添上了厚重的一筆。


人物故事

李德仁:

畢生只為「祖國需要」




1957年高考後,李德仁被「分配」到了剛成立不久的武漢測繪學院(武漢大學信息學部前身)。



李德仁與妻子合影


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經39歲的李德仁,如願成為王之卓教授的研究生。


研究生畢業後,李德仁留校任教,隨後赴德國進修,在波恩大學,他提出的「選權迭代法」被國際測繪界稱為「李德仁方法」。在斯圖加特大學,只用兩年半時間,便完成了通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論文和學位課程,解決了誤差可區分性這一世界測量學史上的百年難題。


回國服務祖國


1985年,李德仁謝絕了國外科研院所的邀請,毅然回國,回到母校任教。


近40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提升我國遙感對地觀測水平,持續開展基礎理論和重大技術創新,倡導和推動建立了我國高精度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體系,引領了我國測繪遙感的跨越式發展。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榮譽會員」,成為我國獲得「布洛克」金獎的第一人。


李德仁和部分團隊成員


是什麼力量,支撐李德仁在攝影測量與遙感領域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他在此前接受採訪時,多次提到汶川地震對他的觸動。


當時,我國只有3米分辨率的遙感衛星,而且數量很少,無法第一時間「看清」汶川的情況,李德仁只能在全世界找朋友要衛星數據。直到第三天,才等來了意大利科學的相關數據。


「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我們遙感人沒能頂上!」因為這個巨大的遺憾,李德仁作為牽頭人向國家提出「建設我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的建議。而後,李德仁共同主持相關國家專項的頂層設計,帶領團隊攻克了遙感衛星高精度數據處理的系列瓶頸問題,大幅提高了我國衛星遙感影像精度。


這些年來,從支持青藏鐵路測量到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從北京奧運會安保到數字敦煌工程,從協助農林部門摸清家底到利用夜光遙感分析經濟情況,從南水北調可行性分析到助力城市智慧交通……李德仁和他的團隊,一直忙碌於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永遠創新的戰略家


今年,李德仁院士已經快滿85歲,他還在為一個「大項目」操勞着——計劃發射200顆衛星的「東方慧眼」星座項目。去年4月24日,「東方慧眼」智能遙感星座項目在武漢大學宣布正式啟動。


李德仁介紹「東方慧眼」項目


「以前的衛星要麼『拍照』功能強大,要麼可以導航,要麼用於通訊,而我們的衛星將這些功能集合在一起,就像智能手機一樣十分全能。」團隊成員趙泉博士說,它甚至能上傳安裝新的APP,實現應用功能更新。


李德仁暢想,「東方慧眼」星座將來會以非常低的價格來為全社會服務,幾乎每個人的頭頂上就有一顆「東方慧眼」星座的衛星,普通人就可以用手機「調用」頭頂的衛星,3到5分鐘內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圖片或者視頻內容,實現大眾「玩微信」向大眾「玩衛星」的時代轉變。



來源:央視新聞 極目新聞 泰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