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暴紅色預警來了,多地現極光 專家:會影響短波通信,對人體健康影響忽略不計

5月11日,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在上午9時發佈地磁暴紅色預警:北京時間2024年05月10日23時起發生地磁暴,最大級別達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預計未來24小時,磁暴過程仍將持續,後續仍可能發生大地磁暴。

據悉,受地磁暴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電離層將會出現擾動,短波通信和導航定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高層大氣密度顯著增加,將導致低軌衛星軌道衰減加劇。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將密切跟蹤事件發展,及時發佈預報預警信息。

▲資料圖:2023年12月1日,黑龍江佳木斯出現絕美極光。圖據視覺中國

5月11日凌晨,新疆、青海、內蒙古、河北一些地方,再次記錄到明顯的極光。許多天文愛好者如願以償拍到了直衝天際的紅色極光。

什麼是地磁暴?據公開資料,作為最典型的太陽爆發活動,一次日冕物質拋射過程,能將數以億噸計的太陽物質以數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拋離太陽表面,不光是巨大質量與速度匯聚成的動能,它們還攜帶着太陽強大的磁場能,一旦命中地球,就會引發地磁場方向與大小的變化,即地磁暴。

隨着磁暴活動的逐漸加強,地球高層大氣被不斷加熱,進而膨脹並擴散至更高的空間中,這給航天器在軌飛行製造了額外的阻力,產生類似拖拽的減速作用,降低航天器軌道高度。而高度的降低對應着更加稠密的大氣環境,會進一步帶來更大的飛行阻力,這樣就形成了飛行速度減慢——高度降低——阻力更大——進一步減速——高度更快降低的惡性循環,給航天器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資料圖:2024年3月25日凌晨2:45,黑龍江訥河出現絢麗極光。圖據視覺中國

5月11日,北京天文館研究員朱進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地磁暴與太陽活動有直接聯繫,太陽活動有一個11年的周期,但具體來說沒有簡單的規律。今年是在太陽活動極大的年份里,更容易引發地磁暴。地磁暴對人類的健康沒有什麼直接影響,可以忽略不計。至於有人說的失眠或者嗜睡,沒有什麼依據。但地磁暴會給短波通信帶來影響,這種影響是太陽活動帶來的,不是太陽活動引發地磁暴以後帶來的,同時可能也會影響地軌衛星的壽命。歷史上,太陽活動特彆強烈還曾造成過高壓輸電線路的短路。

2023年11月30日,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曾發佈預測,2023年11月30日、12月1日、2日三天,會出現地磁暴活動,其中12月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預計地磁活動將延續到12月2日。受地磁暴影響,我國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均出現極光活動,北京也有清晰的極光目擊和觀測記錄。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吳陽 實習生 吳家欣

編輯 張雪嬋 責編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