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新冠變異株」JN.1來襲,值得擔心嗎?



最強新冠變異株來襲?

媒體報道,近期,一種名為JN.1的新冠變異株在全球快速蔓延,至少已在12個國家被發現。

英國美國的監測,該變異株最近迅速成為了增長最快的新冠變異體,預計它有可能成為全球流行的優勢毒株。

美國CDC於2023年12月8日更新了有關JN.1的信息。

據估計,截至2023年12月8日,JN.1在美國約佔到所有流行毒株的15%-29%,僅次於HV1。

JN.1最早於2023年8月與其祖先BA.2.86幾乎同步被發現。

JN.1這個名字看上去與BA.2.86相去甚遠,但是,JN.1卻是BA.2.86的直系近親後代。

我們知道,新冠病毒BA.2.86譜繫於2023年8月首次被鑒定,是奧密克戎BA.2兩個變異體重組而來的一個新變異體,因而與XBB和BA.2相比攜帶了大量的突變,僅在刺突蛋白的突變就超過30個,因而獲得了超級免疫逃避能力,成為一種優勢毒株。

WHO最新一期新冠疫情報告,BA.2.86譜系(包括JN.1)目前仍是全球範圍內僅次於EG.5

,排在第二位的流行毒株。

JN.1是BA.2.86進化出來的直系近親後裔BA.2.86.1.1,為了簡便起見才命名為了JN.1。

在美國,JN.1最早發現的時間是9月,到10月底,它在所有流行的毒株中佔比還不到0.1%,因而與其祖先BA.2.86一起被合併報告。

但是,最近幾周來,JN.1成為了在美國傳播最快的毒株,迅速搶佔了流行毒株的「第二把交椅」,稱為增長最快的毒株。

CDC認為,JN.1能夠快速持續增長,表明它要麼更容易傳播,要麼更善於逃避我們的免疫系統

但是,CDC同時強調,目前沒有證據表明JN.1比其他流行毒株具有更強的致病力,預計不會對公眾健康造成了更大的風險。

而且,目前使用的新冠病毒檢測和治療方法都對JN.1同樣有效;而且,預計更新的新冠疫苗對該毒株也可以提供保護。

JN.1不僅在英美快速增長,在法國西班牙更是反超了此前的優勢毒株EG.5.1和HK.3。

目前,有限的證據表明,JN.1的傳播超越了此前的上述王者,因而它應該是截至目前傳播力最強的新冠毒株。

這就是媒體將之稱為「最強新冠變異株」原因。

研究證據怎麼說?

日本東京大學於2023年12月9日「預發表」了一篇關於JN.1病毒學特徵的研究簡報。

研究顯示,儘管與其祖先BA.2.86相比,JN.1僅有4個突變,刺突蛋白上更是僅有1個突變,但它卻獲得了更強的傳播力。

使用來自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的數據,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認為,反映JN.1傳播力的有效再生係數(Re)明顯高於此前各代「傳播王者」XBB.1.5、EG.5.1、HK.3,以及其父輩BA.2.86.1,是有紀錄的Re數值最高的新冠變異株。

因此,媒體將之稱為最強新冠毒株似乎並沒有毛病。

使用XBB.1.5、EG.5.1和HK.3的突破性感染者血清體外實驗表明,JN.1獲得了高達3、4倍的免疫逃逸能力,不是迄今為止最能逃避免疫的毒株。

值得擔心嗎?

但是,對於一種病原體來說,無論它具有怎麼強悍的傳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對人類健康可能產生真正影響的主要還是其致病能力,發生感染後導致患者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在這方面,JN.1與此前所有奧密克戎變異體一樣,完全沒有顯示出任何更強的致病能力。

而且,病原體的「強弱」並不是其單方面可以決定的,與宿主的易感性和免疫力有直接關係。

隨着人們反覆不斷地自然感染和廣泛的疫苗接種,儘管獲得的免於再感染的免疫力不能持久;

但降低病毒傳染性和致病力的免疫性卻可以維持更長時間,而且可以反覆疊加。

這也就意味着,已經經過新冠病毒感染反覆考驗的人類,在這種已經熟悉的病原體面前已經足夠強大,即使感染,造成嚴重疾病的風險已經很小,致死的風險則更低。

因此,不管新冠病毒變異,只要仍在奧密克戎譜系內,人們和變異體都不再值得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