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約1500字,看完需要1.5分鐘)
快子是假設的粒子,它們的運動速度總是快於光速。愛因斯坦表明,這樣的粒子可以讓時光倒流的事件得以進行,但這也衍生出了宇宙基本規則的各種問題。雖然物理學家還沒有證明快子不存在,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們不存在。
任何有質量的東西都不能以光速傳播的障礙不僅僅是工程局限性的表現也是想像力失敗的表現。正如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所表達的那樣,它融入了宇宙的法則之中。
假設您想開始比光速更快的旅行,你從休息開始,給自己一點推動。因為你有質量,所以你的推動必須克服一點慣性才能讓你前進,但你最終還是會前進。例如,你點燃一枚火箭,然後發射升空。
但是一旦離開發射台,您就不會停下來。你有一些超級先進的引擎,可以讓你繼續推動,讓你繼續加速。在遠低於光速的速度下,一切都說得通了:你發動引擎的每一秒,你都會獲得相同的加速度和相同的速度提升。
但是當你接近光速時,一些有趣的事情開始發生了。
投入引擎的相同能量開始給你越來越小的加速度,所以你獲得的速度越來越低。儘管你的引擎運轉到極致,你還是發現自己一點點接近光速,但從未達到光速。在某些時候,您意識到想要達到光速,您就必須將無限量的能量放入您的引擎中——而您沒有。
這裡的問題是能量是質量,由 E = mc^2 給出。你移動得越快,你擁有的動能就越大,這意味着你越快越重。當你接近光速時,你的質量會變得無窮大,因此需要無限大的火箭能量才能達到光速。
但這些規則適用於質量開始低於光速的物體。無質量物體,如光本身,自動以光速行進,從不減速或加速。1967 年,在幾十年前的工作基礎上,物理學家 Gerald Feinberg 提出了一類新的粒子:具有「虛質量」的物體。(這裡的「虛數」指的是 -1 的平方根的數學術語。)這些被他稱為快子的粒子的行進速度永遠不會低於光速。事實上,它們將被迫始終超過光速,並且減速到光速的難度與我們試圖加速到光速的難度一樣大。
范伯格並不是第一個考慮超光速粒子的人,但他是為我們創造這個詞的人。愛因斯坦考慮了這個想法,但發現這些粒子違反了宇宙的核心規則: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是如此基本,以至於它是我們對宇宙運作的所有理解的基礎。簡而言之,因果關係表明原因必須先於結果。我必須在你的電話響起之前給你發短訊,我必須先把一塊奶酪放進嘴裏才能吃,等等。
但是快子能夠違反因果關係。為了解如何操作,讓我們進行一個小的思想實驗。當你在宇宙中進行一些偉大的冒險時,我坐在地球上。我想用快子向你發送信號,所以我啟動了我的快子發射器並發送了一條消息。
從我的角度來看,超光速粒子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向你的方向飛奔而去。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
如果你完全靜止不動,那麼最終,快子到達你的時間將比光到達那裡所需的時間更短。快子從你身邊經過之前你是看不到它的,這仍然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你有一個指向我的望遠鏡,你會在看到我按下按鈕發送它的圖像之前接收到快子。好奇,但仍然沒有大問題。
如果你開始移動,問題就來了。在相對論中,從你的角度來看,你站着不動,而地球似乎在後退。這引入了時間膨脹:從你的角度來看,宇宙中的一切——包括我按下按鈕的動作——都會變慢。事實上,如果你的旅行足夠快,你甚至可以在我按下按鈕之前收到我的快子並發送回復;您也可以及時發送信號。
一旦你允許及時發送信號,你就可以玩很多有趣的遊戲來製造矛盾。您可以發回一條消息以防止您的祖父母見面,這意味着您將永遠不存在——但您需要存在才能回到過去以防止您的祖父母見面。您可以觸發爆炸,在快子發射器收到您的信息之前將其摧毀。你甚至可以在自己的過去中毀滅自己。
而且因為我們並不生活在一個發生這些矛盾和違反因果關係的宇宙中,所以似乎不太可能存在快子。